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检测航空交流故障电弧的方法,通过频域中的滤波后,在时域中进行检测,在软件中加入甄别判据。最后,从民机的安全性出发,总结了电弧检测断路器在民机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飞机飞行试验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频域方法是比较方便的。频域极大似然法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具有频域计算简单,同时估计又是渐进无偏和一致的优点。由于飞行试验数据是时域数据,使用这种方法需要使用FFT的方法将实测的时域数据转换成频域数据后再进行辨识。在军用飞机等效系统参数辨识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飞机的纵向飞行品质参数,分析了时域法和频域法的优缺点,并针对某大型客机的纵向试飞数据特点,实践了相应的数据预处理过程,修正了试飞数据。分别建立了合适的时域气动模型和频域的传递函数模型,应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辨识。计算结果表明,时域法和频域法的计算得到的飞机本体和等效的短周期频率和阻尼比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RS码的时域编码频域译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于RS码的时域编码/频域译码的算法进行分析,找到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及转换方法,得出了时域编码/频域译码的混合编译码方法,提高了运算速度和纠错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卫  王莉 《飞机设计》2010,30(2):62-67
在综述了电缆故障类型和现有电缆故障检测与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两种电缆故障在线检测与定位新方法——序列时域反射法(STDR)和扩散频谱时域反射法(SSTDR),分析研究了两种方法的原理,选取了一种适用于两种方法的相关算法——改进的实序列频域相关算法,并在MATLAB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进行了比较,对实际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岳锋 《航空学报》1995,16(3):100-104
论证了结构自由振动的有限离散频谱可以作为结构频响函数而直接用频域法识别结构模态参数,实现了时域和频域识别技术的有机结合。仿真和实际结构的识别试验证明了这一论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噪声载荷作用下薄壁壳体的振动应力响应分析是声疲劳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利用声学分析软件SYSNOISE 5.6提供的流固耦合分析功能,计算了噪声激励下航空薄壁壳体的频域动态复位移响应,再将频域复位移响应导入ANSYS 10.0并经傅立叶变换转换为时域位移数据,最后基于时域位移响应在ANSYS10.0中计算出声激励环境下薄壁壳体的振动应力响应。  相似文献   

8.
《试飞研究》1998,(4):24-31
实验性飞行试验和工程飞行试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识别飞机系统的动态特性。系统识别用途很多,包括飞行品质研究,飞控系统设计和检验、模拟验证、气动弹性和振动研究以及规范的符合。直升机频域系统识别在过去十年间得到了发展。频域方法采用时域飞行数据(如频域扫描)并将其转换到频域。对于那种数据的各种应用已发表了广泛的资料,但有关飞行试验设计和实施方法的资料非常少。经验教训说明了规定训练及确定频域飞行试验方法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朱宇  张毅  袁东 《飞行力学》2012,30(4):310-313,327
对频域辨识求取直升机气动与操纵导数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建立了直升机横航向运动辨识数学模型,并介绍了频域辨识原理;利用直升机模拟器横向扫频飞行测试数据,进行了直升机横航向气动与操纵导数辨识,并对辨识结果进行了时域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频域辨识方法正确、可行,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图谱指标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准确地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非线性故障特征,将图信号处理(GSP)引入机械故障诊断领域,提出了基于图谱指标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转化为路图信号后,提取多个图谱指标;用Fisher得分(FS)算法对图谱指标的敏感度进行排序,并选取若干个最敏感的图谱指标作为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参数;用K-均值聚类算法识别滚动轴承的不同故障。应用实例表明:当分别选取1~5个最优的图谱指标、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对不同轴承故障进行识别时,图谱指标均没有出现错误,而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都出现了不同数量的错误,因此,图谱指标对轴承故障的区分能力优于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GPS软件接收机的捕获与跟踪算法。分析了时域串行滑动相关捕获算法和频域基于FFT的并行相关捕获算法,设计了适合GPS软件接收机的并行算法,实现了对空中可见卫星的捕获。针对GPS信号的特点,设计了基于DLL与PLL相结合方法的GPS跟踪算法。利用实测中频信号对上述捕获与跟踪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基于FFT的并行相关捕获算法能够有效增强软件接收机的捕获能力,采用DLL与PLL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实现对GPS信号的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12.
顾家柳 《航空动力学报》1988,3(4):295-298,380
本文是“整机振动规范及信号分析技术研究”、“发动机台架振动监视预研”两个课题的总结。本文着重分析振动诊断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总结研究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微动是反导系统中识别真假弹头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传统的通过距离像包络提取微动的方法分辨率较低,无法反映章动等幅度较小的运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宽带雷达距离像相位分析导弹目标微动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共轭相乘、时频域滤波及解模糊等步骤,从散射点的相位序列中提取散射点之间的距离微小变化,从而作为分析目标微动状况的依据.通过Feko软件仿真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通过距离像包络分析微动的方法,新方法对于微动导致的散射点距离变化的分辨能力提高了4倍以上,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目标的章动现象;并且,时频域滤波与解模糊的处理方法也能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鲁棒性,有效降低噪声和脉冲重复频率低导致的解模糊出错的概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现有的时频域融合算法中反复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而出现频谱混叠误差和频谱系数周期性重复的问题,采用快速抗混叠傅里叶变换取代原有的快速傅里叶变换,从计算精度和效率两个方面对时频域融合算法进行改进.使用改进后的抗混叠时频域融合算法对某真实叶片的非线性强迫振动响应进行了计算,并与原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抗混叠时频域融合算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计算速度约为原算法的4倍.该算法适合于有限元模型、精度要求高的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0.55m×0.4m低湍流航空声学风洞某模型及其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支撑系统和热线间接测量模型尾流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并分析了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涡激振动模态,给出了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功率谱分析方法,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的三阶振动频率分别为31.1、120.9和221.4Hz;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域滤波和频域积分方法,提高了有效信号的信噪比,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的振型和振动节点位置;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分离涡脱落频率的方法,获得了模型一阶和二阶振动的尾流涡激频率分别为31.1和124.1Hz,并从测量尾流速度脉动量获得了模型振幅变化和抖振边界信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从而分析模型振动的方法,有利于小尺度的模型振动测量,而且相对于加速度传感器装于模型表面的直接测量方法而言,对试验模型的绕流流场干扰较小,为测量风洞试验模型的涡激振动模态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冯峰  王强 《航空学报》2013,34(3):464-473
为拓展主涡对并气动声场计算分析方法研究,针对亚声速平面混合层主涡对并流动,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方法求解获取近场声源,利用二维Kirchhoff频域法和时域法外推声辐射远场,并应用Kirchhoff频域法对主涡二次对并声辐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Kirchhoff频域法和时域法具有一定差异性,但与主涡对并直接声计算结果对比,显示二者计算精度相当且均具有较高的精确性。通过Kirchhoff频域法应用分析,清晰揭示出主涡二次对并各声模态与主涡卷起、对并过程的对应相关性,利用频域法这种良好的计算分析性能,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混合层入口扰动相位差对涡并声场的影响,展现出主导声波在声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切削颤振发生过程最显著的频域特征是包含颤振频率的某个窄频段内振动能量的急剧上升。本文根据频段能量原理提出了一种可靠的判据,并利用微型计算机实现了切削颤振的在线监测。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本文还探讨了实际应用中的某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怀海  王鹏宇  孙建勇 《航空学报》2016,37(5):1544-1551
多输入多输出(MIMO)振动环境试验是振动试验的新方法,该方法比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方法更真实地模拟了结构在实际工作下的振动环境。传统随机振动试验的频域方法所模拟的是平稳高斯信号,但是实际振动环境往往是超高斯的,且超高斯激励和高斯激励对结构的损害差异很大,因此对MIMO超高斯振动环境试验的研究十分重要。驱动信号的产生是振动环境试验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逆系统的MIMO超高斯驱动信号生成方法。首先,根据给定的响应参考功率谱密度(PSD)和参考峭度值采用相位调节法生成参考响应超高斯伪随机信号;其次,利用逆系统方法生成超高斯伪随机驱动信号;最后,对伪随机驱动信号进行时域随机化处理得到超高斯真随机驱动信号。对一根两输入两输出的悬臂梁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所得到的驱动信号加载在梁上后,其输出响应谱与给定参考谱之间的误差完全满足工程中常用的±3 dB的要求,而且峭度也与给定的参考值十分接近,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