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飞碟探索》2008,(2):5-5
第一:类太阳恒星的死亡;第二:中子星“吸食”小星体;第三:火星表面曾有水;第四:“宇宙之眼”旋涡星云;第五:超强磁星体爆炸  相似文献   

2.
星体自转在宇宙中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但这种动力来自何处,却是一个未解之谜。 康德关于太阳系形成的假说认为星体的自转动力来源于“第一次启动”,即所谓星体最初形成时的压缩斥力。但他无法解释斥力为什么一定要引起星体自转,也不能解释这些星体为什么会数亿年转个不停。尽管他指出牛顿对斥力没有像对引力说得那么清楚,但他自己对斥力的解释同样是模糊不清的。  相似文献   

3.
塞多尼亚区     
塞多尼亚是火星的一个区域,这个名称最先用来指星体返照特点(特别颜色区),地球上可以通过望远镜观察到.今天这个名称包含火星上的三个区域:"塞多尼亚蒙赛"平顶区,"塞多尼亚科莱"多山区和"塞多尼亚兰比林苏"山谷交叉的复合区.  相似文献   

4.
老诚 《飞碟探索》2010,(9):46-47
在美国,NASA向天文学家们披露了一则惊人消息:2008年“凤凰”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探测中,在火星不远处发现一颗怪异的星体,根据照片上的颜色考证:它可能是天文界争议已久的一种冷热共栖星体。  相似文献   

5.
地月转移轨道研究的基本模型主要是限制性二体模型和限制性三体模型。在限制性三体建模下,基于轨道分类理论的地月脉冲变轨比传统的霍曼变轨节省了更多的燃料(至少13%以上)。单独的"地球-月球-飞行器"的限制性三体问题无法应用轨道分类的理论进行轨道设计,必须加入太阳。文章考虑了月球升交点赤经、黄白交角,以及正确的地月系统稳定流形的方向,整个"太阳-地球-月球-飞行器"系统拆分为"地球-月球-飞行器"的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和"太阳-地球-飞行器"三维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Matlab仿真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电话电报公司第二研究所试制出1992年将发射的“工程试验卫星-6”用的大型天线平台。其目的在于验证天线结构强度。此天线能够采用 K、C、S 三种频率。从重量和容纳性观点来看,天线是两面的。为了星体接合简化,使用天线塔架方法在卫星上组装。  相似文献   

7.
季礼 《飞碟探索》2006,(1):37-37
天文摄影的起源宇宙中蕴含了数不清的星体,绝大部分都是人眼无法感受到的。人眼虽然精良,但毕竟“口径”太小,威力不足。所以人类发明了望远镜。有了望远镜,人类的视野在一瞬间拓展了千百倍,看到了更多新的星体、新的现象。但可惜的是,人眼无法累积光线,所以仍然力有未逮。19世  相似文献   

8.
日月 《太空探索》2004,(5):34-35
变星都是缓慢变化着的星体,后来发现,除此之外,宇宙中还有另一类急速变化着的“激变星”,其中引类急速变化着的“激变星”,其中引人注目的则是“新星”与“超新星”。  相似文献   

9.
三维引力辅助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星际探测中的引力辅助技术,通过引入两个参数,将平面椭圆型限制性三体模型拓展到三维椭圆型限制性三体模型.通过逆向与正向积分,得到引力辅助前后飞行器的能量和角动量,据此将引力辅助轨道划分为16种类型.深入讨论了这两个参数对轨道类型、轨道能量和轨道倾角的影响,总结出了相应的变化规律.以地月系统为例,针对不同任务要求,给出了通过月球引力辅助,实现地月系统俘获与逃逸的引力辅助参数的选择区域,并对引力辅助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在限制性三体问题中,路径搜索修正法是一种基于平动点周期轨道垂直穿越Poincare截面的几何对称性计算平面及空间平动点周期轨道近似初值的方法.采用路径搜索修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在圆形限制性三体模型中,对地月系中几种典型的平面及空间周期轨道近似初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简化方法得到的周期轨道近似初值不唯一,由近似初值经微分修正得到的精确结果中通常同时存在Halo轨道和大幅值逆行轨道(DRO).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某些临界初值下,精确结果中Halo轨道将消失,同时可能出现平面Lyapunov轨道及Vertical轨道.上述计算中,搜索初值与结果中轨道类型的对应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跟踪模式是星敏感器的主要工作模式之一,跟踪过程的快速性直接影响星敏感器的整体性能.提出了一种快速星跟踪算法.在跟踪算法的3个耗时环节,分别采用了分区星表、阈值映射、先排序后匹配识别这3种方法,以提高跟踪过程的快速性.其中分区星表法将整个天区分成了若干个子天区,使得在星体映射时,只是搜索星敏感器视轴指向附近的部分子天区,而不是搜索整个天区,减少了搜索星体的数量;阈值映射法,在满足精确度的情况下,设置被跟踪星体的数量阈值,只有被跟踪的星体数目少于此阈值时,才进行星体映射,减少了映射次数;先排序后匹配识别法,先根据星体在星图中的坐标值进行排序,然后再进行匹配识别,减少了那些距离较大的无谓的星体间的匹配识别.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的采用,提高了跟踪算法的快速性,提高了星敏感器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2.
在希腊神话中,厄里斯是纠纷与不和女神(女祸神).在神话中,厄里斯女神挑起了女神们的不和,爆发了特洛伊战争;在现实中,“厄里斯”星体又让科学家围绕行星定义争论不休,最后直接导致冥王星退出行星行列.因此,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依据希腊“不和女神”为其命名为厄里斯.  相似文献   

13.
针对超静卫星星体平台无陀螺、载荷敏感器与星体平台执行机构非共基准安装时整星存在姿态异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观测器估计星体平台姿态的复合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星体平台/Stewart平台/载荷的动力学模型,并获得Stewart平台作动器关节空间的等效动力学模型。针对关节空间等效模型,设计super twisting观测器,以作动器平动位移为输入,以载荷和星体平台之间的相对姿态和角速度为输出,实现星体平台姿态和角速度估计。其次,以载荷测量姿态信息为输入,设计Stewart作动器的积分滑模控制律,实现载荷高精度指向控制。以观测器估计的星体平台姿态信息为输入,设计星体平台控制器实现星体平台的稳定控制。Lyapunov稳定性分析表明所设计的观测器和控制器能够保证闭环系统渐近稳定。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在星体平台有陀螺时,载荷能够实现0.1″指向精度;在星体平台无陀螺时,采用观测器估计星体平台姿态并进行控制,载荷亦可实现0.1″指向精度。  相似文献   

14.
行星连珠     
《飞碟探索》2008,(6):56-56
在2008年3月6日,从地球看去,水星、金星和月亮出现在非常接近的位置。这张行星合照片摄于澳洲新南威尔士省的纳拉布赖小镇附近。前景为澳洲密集阵列射电望远镜,它总共有6座射电望远镜,每一座都比一栋房屋还大,是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射电望远镜之一。令人印象深刻的行星合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这次行星合非常容易在日出前拍摄到,因为它们都是天上最明亮的星体之一。在这张凌晨所拍摄的照片中,水星是三个明亮星体中仰角最高的一颗。  相似文献   

15.
银河系像一个旋涡,星体、星系在其旋转臂上围绕中心旋转。这样的奇特中心是怎样形成的呢?康德《星云假说》论述过星云———旋转———星体形成,旋转引力增大,旋引小星体———恒星形成,恒星旋转引力增大———星系形成……从康德《星云假说》可以推论,银河系中心原应是一个质量很大、高速旋转、温度很高的星体,是比太阳系的太阳质量大很多倍的高温球体。为什么现在观测到的银河系中心是呈旋涡状的呢?依据牛顿万有引力,任何一个物体围绕一个中心或大质量的物体的旋转都有两个作用力:向心力和离心力。银河系中心体由大质量、高速旋…  相似文献   

16.
据1989年3月18日英国《国际飞行》报道,巴基斯坦声称它将于今年底发射自行研制的“巴达尔-A”(Badar)卫星。该卫星星体是个26面的多面球体,重70公斤,主要功能是贮存和传输数字信息,象一个轨道邮箱。卫星将进入600公里近极地轨道,倾角95~98度,运行周期100分钟,每天飞越巴基斯坦3~4次,每次15~20分钟。  相似文献   

17.
黑洞是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吸尘器,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甚至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宗树 《太空探索》2001,(11):34-37
2001年9月11日,台湾一位负责科学事务的“官员”说,“我们希望到2011年,台湾将能够设计和制造卫星星体和星上安装的大部分主要有效载荷。台湾将成为卫星数据的供应者,而不是像  相似文献   

19.
姚承 《飞碟探索》2008,(6):26-26
在1967年,天文学家观测到一种奇异的星体。它直径10千米~20千米,发出稳定的无线电脉冲波,具有每秒几周甚至几十周的自转速度,磁场是太阳的上亿倍,密度也大得惊人——这就是中子星。这种星体属于恒星的范畴,也是一种变星。物理学家分析,这种星体是超新星爆发时把星体内部的电子几乎全部挤压到原子核内与质子结合成为中子而形成的,故取名中子星。  相似文献   

20.
目击实录     
“月亮船”奇观始末1996年盛夏的一个夜晚,满天星斗,我与钟灵乡医务人员吴庆生躺在卫生院楼顶平台架起的木方上乘凉、聊天。我仰望着星空,仔细观察人造卫星出现的频率。21时20分许,我发现遥远的星际中有一颗不太显眼的星体上下左右晃动,约5秒钟时间,然后迅速下坠至另两颗星的位置之下。我急嚷着:“庆生,快看。快看。”此刻,该星体开始变大并喷射出电焊般的白雾强光,强光宛如一把大手电照向地球,射来的光柱使我有幸看到了真正的光束。光束逐一射过两个星球,每射过一个星球约需2秒,被照射的星球因强光而呈橙黄色。历时约6秒后,可见光才到达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