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揭秘生物钟     
正地球上的生命适应我们星球的旋转。多年来,我们知道,生物体,包括人类,都有一个内部的生物钟,可以帮助自身预测和适应当今的正常节奏。但这个时钟实际上如何工作?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窥探到了我们的生物钟,并阐明其内部机制。他们的发现解释了植物、动物和人类如何适应自身的生物节奏,使其与地球的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以奖励他们发现的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昼夜节律由内部生物钟驱动,这个微生物钟能预期昼夜循环以优化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生物体能够在生理和行为上适应昼夜节律的时间,这一发现已经很久了,但内生昼夜节律钟的存在一直到20世纪之后才最终确定下来。1971年,  相似文献   

3.
方天 《飞碟探索》2012,(4):21-21
日期:1979年1月3日侣时30分.1979年2月21日13时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州,海里亚市目击证人:多人 在1979年1月3日.费利波特·卡迪那斯当时与三位朋友在城市北部行驶途中汽车突然熄火.正当他与另一位朋友下车检查汽车发动机时,一个发出嗡嗡声的的发光物体来到汽车的上方。他在朋友的眼前被一束光线带进物体里面并消失了。2JJqt~后.25千米以外的一位警官发现了茫然的他。  相似文献   

4.
正首飞太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世界上第一位环绕地球进行太空飞行的人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他勇敢地跨入人类世世代代生存的大气层以外,开创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新纪元。加加林1934年3月9日生于苏联斯摩棱斯克州格扎茨克区(现加加林区)的格扎茨克市(现加加林市),其父母、祖父母都是农民。加加林15岁时  相似文献   

5.
张慧 《飞碟探索》2012,(4):14-15
在2006年11月7日,大约16时30分(美国中部时间),驻芝加哥奥黑尔机场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总部收到报告,称10余名目击者观察到了一个小的圆盘状金属外观的物体,盘旋于机场C17号门上方。该物体首先是由一名在停机坪上工作的员工发现的,他当时正忙着"后推"从芝加哥飞往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446号班机。该员工向其主管进行了报告,称该物体出现在他所在的C17号门几乎正上方的位置,看起来呈正圆形。据第一目击者描述,该物体有着金属外观,似乎在旋转。目击者通知446号班机的机组人员说,其飞机上方存在该物体。飞行员和副驾驶员也都看到了这一奇异物体。2秒后,该物  相似文献   

6.
《飞碟探索》2006,(4):19-19
考察队于1999年12月18日14时45分从北太平庄立交桥北口集合出发,走京八高速公路于15时30分左右到达昌平目击者同文明家。周小强对同文明先生进行了访,询问了他当时发现UFO的具过程和目击经过。同先生填了一张北京UFO研究会的UFO目击报告表,并到阳台上他发现UFO的地方指出当时UFO出现时的具体方位和角度。  相似文献   

7.
考察队成员周小强!秘书长"#胡尔平#赵健忠#张靖平考察设备摄像机,照相机,望远镜,汽车考察时间1999年12月18日14时45分~17时30分考察原因《北京青年报》于1999年12月12日登载的UFO目击案例考察目的调查事实真相,得出正确结论考察队于1999年12月18日14时45分从北太平庄立交桥北口集合出发,走京八高速公路于15时30分左右到达昌平目击者同文明家。周小强对同文明先生进行了采访,询问了他当时发现UFO的具体过程和目击经过。同先生填了一张北京UFO研究会的UFO目击报告表,并到阳台上他发现UFO的地方指出当时UFO出现时的具体方位和角度。阳…  相似文献   

8.
在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发现土卫六的350年后,冠以他名字的探测器终于让人类有机会一睹这颗橙色星球的神秘芳容。经历了7年的长途跋涉后,欧空局的惠更斯探测器终于于北京时间2005年1月14日18时13分进入土卫六大气层并成功向地球传回信号。结果好,一切都好。1月14日这一天,很难找到比这句俗语更贴切的词句,更能形容欧空局“惠更斯任务”参与者的心情。欧洲中部时间下午4时14分,当卡西尼号飞船上的高增益天线把惠更斯探测器从土卫六表面发出的第一组数据传回地球时,德国达姆施塔特市欧空局地面控制中心的所有在场者都欢呼起来。他们知道,这预示着67分钟前,惠更斯号探测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对土卫六表面的探测工作。这是迄今人类探测器登陆的距离最远的天体。  相似文献   

9.
蒋迅 《太空探索》2014,(8):46-51
<正>航天员,一个大学生的梦1962年,马希米诺出生于纽约市东的佛兰克林广场的一个意大利后裔家庭。他的祖父母在20世纪初移民到了纽约。小马希米诺就在纽约长大。当他七岁那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事件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关注航天,阅读与航天员有关的故事。那年的万圣节,他穿了一身航天服高高兴兴地出去要糖  相似文献   

10.
1959年,知名的瑞典画家、音乐家和电影制片人弗里德里奇·于根生,带着他的录音机来到他别墅附近的一个乡村胜地,想用录音机录下鸟鸣声.后来他发现,在他的录音机中不仅有鸟呜声还有微弱的人声,存用瑞典语和挪威语讨论夜鸟的歌唱.于根生起初以为是他无意中录下了收音机的某个波段.但是在再次录音时他听到了更多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有人告诉他是他死去的亲戚和朋友.  相似文献   

11.
被绑着的记录1958年巴西南部南里奥格兰德州的上空,每夜常出现闪烁着橙色光芒的巨大圆盘,威胁着附近的居民。5月14日晚,27岁的阿赫图夫·贝尔莱特驾着汽车行驶在通向萨兰迪市的路上。夜里21时刚过,他发现前方宽阔的农场一角射出离奇的光,心想:“或许那里埋藏着宝物也未可知。”因为自古以来流传着藏宝地点会飘荡着离奇的光芒的说法。他充满了希望,朝着发光的方向驶去。在隔离栅栏前,他停下车闯入农场内,继续向发光处悄悄地逼近。但是,那个离奇的光岂止是宝,而且是不寻常的东西,敢情是个直径30米左右的圆盘状物体。贝尔莱特见此情景大吃一惊,…  相似文献   

12.
冉浩 《飞碟探索》2014,(8):18-19
密尔顿·威廉·库柏,1943年5月6日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相信外星人与美国政府进行了交易,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一个有外星人介入的影子政府。2001年11月5日,库柏在家中与前来拘捕他的警方交火,最后被击毙。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闻周刊驻意大利办事处主任罗德·诺兰对卫星通信的好处太了解了。他接受了到战火弥漫的南斯拉夫采访的危险任务。当其它记者旅行12小时到最近的工作电话亭去发送当天战斗故事之际,诺兰却在受迫击炮火包围中的巴尼亚卢卡市里在与他个人卫星通信终端连接的一台个人计算机上编撰他的故事。诺兰通过卫星技术把巴尔干山脉战况以按钮方式带给全世界百万读者。  相似文献   

14.
约300年以前,荷兰德尔夫特市的安东·范·列文虎克开拓了一个新世界.他用第一架显微镜观看了一滴浸泡过干草的不流动的水,发现它充满着微小生物而惊诧不已,他写道:  相似文献   

15.
查尔斯·谢尔登(Charles Sheldon)是美国著名的情报研究专家。他诞生于1917年5月18日,逝世于1981年9月11日,终年64岁。在他的大半生中主要是从事于情报研究。由于他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在情报研究中既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又具有敏锐的分析鉴别能力,因此他博得了他的同行的尊敬。特别是在美、苏空间竞争的年代里,他为美国国会和白宫提供了有关苏联空间活动的许多极有价值的情  相似文献   

16.
飞镖形UFO     
据美国《杜兰戈先驱报》等媒体2003年10月27日报道,自从同年9月中旬以来,一种神秘的UFO多次出现在科罗拉多州杜兰戈市上空。它的形状和以往人们见到的碟形UFO完全不同———既不像碟子,也不像足球,而是像澳大利亚土著人所使用的飞镖!而且它在飞行过程中没有任何声音和热量,就像一个幽灵。据报道,杜兰戈市的录音师蒂姆·巴特勒在不久前目睹了这种飞镖形UFO。他回忆说:“9月28日傍晚18时左右,我和一位朋友正坐在家中阳台上聊天。突然我们注意到,一个奇怪的飞行物体从艾尼玛斯山谷方向飞来,无声无息地朝着附近的路易斯大学的上空飞去。当时…  相似文献   

17.
正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局局长是1992年上任、2001年卸任的戈尔丁,整整干了3517天。他经历了共和党总统老布什、民主党总统克林顿和共和党总统小布什,算得上是"超长待机"了。一毕业就干航天戈尔丁出生在纽约,是个标准的大城市城里娃。他1962年在纽约市立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拿到了自己的科学学士学位,毕业当年,就进入了美国宇航局设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路易斯研  相似文献   

18.
马里乌什·科瓦尔斯基是波兰东北沃尔希廷市的一名飞碟爱好者,他收集在该省观察到的UFO的资料差不多有15年了。不久前,他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送到了《飞碟时代》杂志编辑部,该杂志登载了科瓦尔斯基收集的资料中最有趣的几个事件。经《飞碟时代》杂志编辑部的允许,我们把这几起目击事件介绍给我们的读者。1986年7月初,沃尔希廷,加达村大约8时左右,四个小伙子从瓦顿格湖的捕鱼地动身回家。半路上,他们的汽车发动机突然熄火了(当时机器一切正常,但是无论如何发动机就是发动不起来)。这时他们中的一个抬头看了一下天空,发…  相似文献   

19.
宗合 《太空探索》2004,(3):14-15
父母李春谨和管毓秀书籍是李荣兴与生俱来的爱好。70年代在中学读书时,他每星期都会去两三次上海图书馆。此外,南市区俱乐部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他看了很多科技书,小说也看。少时的李荣兴有许多爱好。小学时吹过笛子,初中时又喜欢上刻章,还对木工发生过兴趣。上海父母家中的五斗橱就是他的作品。让许多男孩着迷的半导体也吸引了李荣兴。邻居的收音机坏了常会让他来修。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李荣兴的成绩都很好,然而因为文革,他初中毕业后被分进了技校(中华造船厂)电焊班。但他仍然爱书,天天看到晚上11、12点。1977年12月5日~7日,让家里人…  相似文献   

20.
高歌 《太空探索》2012,(7):50-51
理查德·尼克松曾任美国的第37任总统,他就任的1969年正是阿波罗计划"瓜熟蒂落"的阶段。同年7月16日,美国发射了载有三名航天员的阿波罗11号飞船,随后尼克松参与了航天员成功登上月球和安全返回的有关活动。7月20日,当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踏上月球时,尼克松在白宫与他们通话,祝贺人类首次登月成功;7月24日,他又前往太平洋迎接凯旋的航天员,在航宇局局长佩因博士和阿波罗8号指令长博尔曼上校的陪同下,于当天中午12时乘直升机降落到回收船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