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媒体     
《飞碟探索》2008,(3):5-5
不要洗去化石上的DNA;聪明而健忘的古人类;巨象。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由一种被称为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组成的。一个人体细胞中全部的DNA总称人类基因组,包含了人体的所有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由DNA中四种不同的碱基来编码,它经常被比喻为一部用  相似文献   

3.
袁泉 《飞碟探索》2014,(3):44-45
英国《自然》杂志2014年1月16日发表文章称,德国马克斯一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位于西班牙的“骨坑”(Sima De Los Huesos)遗址中,解读出距今约40万年的古人类线粒体DNA序列。这项研究对于揭示人类进化历史和进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瑞典一个大学的科学家在一份杂志上说,他们选取了53名来自不同地区、种族、文化的试验者,对他们的全部线粒体DNA进行研究比较,据此发现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其实,如果以能够直立行走为标志,那么古人类最初出现于500万~700万年前,并于20万年前进化成早期智人,大约10万年前进化成晚期智人,我们现代人属于晚期智人,或称为解剖学上的现代人。国际学术界对于古人类起源于非洲的问题争论不多,但近几年对于现代人起源问题却有较激烈的争论。像瑞典的科学家一样,不少学者以基因检测得出的数据为依据,认为最早的现代人大约…  相似文献   

5.
基因作证: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 看过《猩球崛起》后,相信很多人的心里都会产生一种诡异的亲切感,因为类人猿太像人类了。的确,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与猿之间的区别已不像以往认为的那般遥远。 2005年8月31日,来自美国、以色列、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20余个科研机构的67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经过近4年的努力,他们初步完成了黑猩猩基因组序列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工作。分析显示,黑猩猩和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相似度达到99%,即使考虑到DNA序列的插入或删除,  相似文献   

6.
电离辐射广泛存在于地球和空间,会引起生物体内的DNA损伤,导致机体突变甚至死亡.生物体的DNA损伤响应对于稳定基因组的完整性至关重要.耐辐射奇球菌因其超强的DNA修复能力成为研究DNA损伤修复的模式生物之一.PprI-DdrO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且高效的损伤响应途径,PprI作为响应损伤的重要开关蛋白,通过酶切D...  相似文献   

7.
1.1月24日,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包含有一种源自伯尔纳病毒插入的DNA,这种病毒能够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和转录。日本和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人类8%的遗传物质来自一种病毒,而不是来自人类的祖先。  相似文献   

8.
如同中国的秦始皇陵墓一样,莫索林陵墓同样也是古人类创作的一个“沉默”的奇迹,它用一种“沉默”的语言向我们娓娓讲述着古人类的杰作是如何诞生的……  相似文献   

9.
正章鱼、鱿鱼和乌贼以能够完成复杂的行为而闻名,比如打开水族箱的盖子逃走或是迅速改变皮肤伪装色以躲避捕食者。一项由美国海洋生物实验室的乔舒亚·罗森塔尔、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伍兹·霍尔、伊莱·艾森伯格和诺亚·利什科维奇·布劳尔领衔的最新研究显示,它们的神经系统在进化过程中包含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机制:牺牲基因组DNA的进化来换取大量的RNA编辑。  相似文献   

10.
奇迹 《飞碟探索》2012,(1):56-58
摩索拉斯陵墓是古人类创造的一个沉默的奇迹,它用"沉默"的语言,向后人"娓娓讲述"古人类的杰作是如何诞生的。这座加里亚人民留下的文化艺术遗产以其建筑面积之广、雕刻装饰之华美而无与伦比,在建成后不久即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59年,为了配合珠穆朗玛峰的科学考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就曾派人去西藏参加雪人考察,后因西藏奴隶主叛乱而中止。1977年,中国官方组织了第一次大规模野人搜寻行动,中科院古人类所在湖北省发动了一个团的军人和25位科学家组成“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进入神农架,10个月下来除打死7头熊外一无所获。在神农架方圆3200平方千米野人出没区内,  相似文献   

12.
白剑 《飞碟探索》2011,(6):38-39
古人类(猿)是什么时期登上青藏高原的呢?  相似文献   

13.
庹勇 《飞碟探索》2001,(1):34-34
2000年6月26日,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值得庆贺的一天,这天美、英、德、日、法、中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了人类基因的结构草图。那么,什么是基因,现代遗传科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到表达。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一般认为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万~10万个基因,分布排列着30亿个碱基对。所谓人类基因结构草图,就是对这30亿个碱基对进…  相似文献   

14.
使基因沉默     
研究一个基因起什么作用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把它关掉后观察发生了什么问题,这通常是一个辛苦的工作。现在研究者们发展了一种在哺乳动物细胞里使特定基因沉默的新方法。虽然还在起步阶段,这种叫做RNAi的技术还是会加快基因研究。和分子生物学许多技术一样,这项技术也是受自然的启发。许多生物,包括植物、果蝇、线虫、很可能还有哺乳动物,似乎都天然地利用RNAi去攻击病毒和限制那些能跳来跳去打断基因组的DNA片段的活动。在RNAi中,双链的RNA分子用一段相应的序列瞄向一个信使RNA,阻止了该信使RNA制造蛋白质。最近科学家利用…  相似文献   

15.
《飞碟探索》2014,(5):7-7
一支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成功在人体细胞内植入人造基因组。与人体原本的基因相比,这种基因组的遗传基发生了500种变化。纽约大学的遗传学家伯克说:“改造基因组就像赌博一样,一个错误便会杀死细胞。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DNA是携带生命遗传指令信息的分子。现在,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局资助的研究人员在陨石中发现了这种遗传分子的构造元件。有证据表明,这些DNA构造元件有可能是在太空中合成的。这项研究为DNA组分的太空合成论提供了支持。该理论认为,DNA的各个部分在太空形成之后,由陨石载至地球,并在撞击作用的帮助下产生了生命,如同一个试剂盒一般。  相似文献   

17.
在基因组这部伟大的"人之书"里,有一部分是最灰暗的关于我们自身命运的描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个科学词汇——基因,由科学共同体走进公众视野,越发变得热门起来了。基因离老百姓已不再遥远,中国目前已经设立了"基因门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医院遗传与基因组医学科。专家们通过基因诊断技术,确定疾病"内因",直接为普通患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发现恐龙DNA     
美国研究人员相信,他们已发现生活在8000万年前的恐龙遗传物质——DNA,这是从美国西部犹他州深煤矿中发现的骨块中提取出来的。 科学家以前曾经试图从恐龙骨骼中提取DNA,但是这种古代骨骼已变成化石而DNA已经消失。但是犹他州研究小组声称,虽然骨骼在化石里边,矿物质却没有变成化石。他们认为,叫做泥炭的古代植物对骨骼起到了保护作用。领导这一研究小组的科学家苏格特·伍德沃德认为,这一恐龙显然是死于古代内海的沿岸,然后很快被泥炭所覆盖。 其他科学家认为要说明在犹他州煤矿发现的是恐龙骨骼还需要更多的证据。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纽约)工作的罗布·德索尔认为这种骨骼可能来自当时生存的蜥  相似文献   

19.
物竞天择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19-19
生物历经天择进行演化的基础有两项,一是不同物种间DNA的差异,另一则是相同物种不同个体间的DNA差异。凡是能够适应周遭生存环境的个体,都比较容易生存下来,同时可以将优秀的基因传给更多的后代。经过数代之后,适应力较强的基因就会占大多数。物种演化的条件除了个体的生存之外,还有繁殖能力的竞赛。这种说法似乎暗示天择只挑选具备有利变异的物种,而这些变异是由DNA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了错误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系统级电磁兼容分析的离散技术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系统级电磁兼容(EMC)分析技术—离散非线性分析(Discrete Nonlinear Analysis,DNA)的发展现状,该技术起源于线性离散EMC分析技术,后者是为开发系统内电磁兼容分析程序(Intrasystem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Analysis Program,IEMCAP)所提出的方法。DNA技术可应用于以下方面:在极端恶劣电磁环境(EME)中(调制信号数目高达100 000)对无线电发射和接收建模;在一次仿真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效应,包括线性(增益、衰减、滤波等)和非线性(互调、减敏、交调、相互混频、调幅调相转换等)效应以及高阶的非线性响应(25阶或更高);进行快速EMC分析(电磁环境越复杂,非线性效应阶数越高,DNA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的计算优势越大;自动搜寻非线性干扰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