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僻静之地     
这是地球北极的落日影像吗?不管网络上流传的谣言是怎么说的,答案为否。上面这幅图描绘的景观,是要呈现一个想象中安静且祥和的天堂之地,故命名为僻静之地。这个景观不可能在地球上任何的地方看到,因为从地球看出去,太阳和月亮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张角,最明显的例证是在日食发生之  相似文献   

2.
这张精彩的日全食影像拍摄于土耳其安达尔耶附近的安卓山,拍摄者是勤勉的天文摄影家Stefan Seip。这张数位影像记录了月亮穿越太阳与地球之间的数个阶段。在最中间的定格,可见到月亮完全遮掩太阳的日全食,当时全黑的月面周围镶着太阳壮观的日冕。前景是在有阳光时拍摄的,它也是  相似文献   

3.
《飞碟探索》2012,(6):27
2012年4月,水星运行到西侧离太阳最远的位置,和太阳的最大视距约为27°,而且有月底的眉月相伴。它们一同出现在清晨的天空中,一同往陡峭的黄道面攀升。在这张取景佳妙的时序影像里,月亮和水星悬在澳洲昆士兰省布里斯本市灯火的上方。右侧是水星,它和月亮相隔8°。  相似文献   

4.
众眼看宇宙     
马静 《太空探索》2014,(11):62-63
<正>沙滩与晚虹在夏威夷的莫洛凯岛这片渺无人烟的沙滩西边,一道美丽的晚虹在地平线上方散发着七色光芒。我们知道,只要空气中有水滴,而阳光正在观察者的背后以低角度照射,便可能产生可以观察到的彩虹现象。彩虹拱以内的中央,其实是被水滴反射放大了的太阳影像。当观察者看到彩虹时,它的位置必定是在太阳的相反方向,同样的道理,晚虹是与月亮反向的雨滴反射月光所致,因此,在这幅图中,刚过满相数天的月亮,位于摄影者的正后方,低悬在东方地平线附近。  相似文献   

5.
媒体SCAN     
这幅在云层上方拍摄的动人影像里,下弦月高悬在死火山哈雷阿卡拉的火山口及天文台圆顶上空。这张2006年5月31日从夏威夷的茂伊岛往西拍摄的影像,也记录了地平面后方檀香山市的灯光。在大幅过度曝光的弦月附近,可以见到明亮的土星,此外,也可以在这片星野里找到火星及双子星——北河二及北河三。当然观星人可以在这天初晚的星空里,找到位于月亮和土星之间被称为鬼宿星团的M44。随着火星持续靠近土星,它在2006年6月17日掩过鬼宿星团前方,所以在这段时间,如果爱好者仔细观测,可以在西方的夜空中看到这一奇特天象。众所期盼的土星、火星和著名鬼…  相似文献   

6.
似水月华     
《飞碟探索》2008,(1):56-56
从月球看地球,会是什么景像?绕着月球运行的“月亮女神”号宇宙飞船拍摄了这张新版的照片。日本的月球探测任务——“月亮女神”号(Sele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Explorer,简写为SELENE),昵称为Kaguya,主要目的是研究月球的起源与演化.2007年10月,“月亮女神”号已抵达月球轨道,并开始传输数据和影像回地球。  相似文献   

7.
金星合月     
《飞碟探索》2007,(9):56-56
在2007年5月13日~19日,夜空中最明亮的两个星体擦身而过。5月19日晚上,月亮和金星位于天空中相当接近的位置,两者相距不到1°。上面这张金星合月的影像是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魁北克市附近拍摄的。上图中,金星位于画面  相似文献   

8.
《飞碟探索》2006,(4):56-56
在和太阳分开后。2005年4月14日的月亮优雅地照亮着初黑的夜空。在这张美丽的望远镜视野里,它纤细的月龄3眉月正和附近的昴宿星团(昴宿星团又称七姐妹星团)争辉。影像中。被阳光照亮的眉月曝光过度,而位于日夜交界处的陨石坑和山峰让日夜交界线呈现锯齿状的外貌。在阳光被地面反射后所形成的地球反照光的照耀下,位于黝黑夜面的月面结构也都清晰可辨。昴宿星团里的众多姐妹星出现在月亮的右方,不过它们在望远镜影像里通常很迷人的蓝色反射星云,被更明亮的月光给淹没了。  相似文献   

9.
<正>天球的概念天球是一个假想球,主要用途是帮助人们直观地观察天体运动。在几百年前,当人们仰望天空,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等天体,但却不能知道它们究竟离人类多远。因此,科学家们做出一个假设,他们假设太阳、月亮以及其它天体都散布在以地球为中心的一个透明圆球的球面上,这个透明的圆球就是天球。虽然天球不是一个真实的球体,但天球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天体相对于地球是如何运行的。  相似文献   

10.
曹军 《太空探索》2001,(9):16-17
月亮是地球的近邻,古往今来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虽然现代科学已经证实月面上是一个死寂的世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继续欣赏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佳句。 月亮也是最美丽的天体之一。许多人将他们的望远镜所对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月亮。由于没有大气,月亮表面的细节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到。 月亮表面构造形态主要有月海、月陆、环形山(月坑)、山脉和月溪、月谷等。  相似文献   

11.
第七节人造月亮月亮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在茫茫的太空中孤零零地围绕地球旋转,已经经历几千万个世纪了。只是到了公元20世纪中叶,月亮才开始有了许许多多小兄弟,它们就是人类送向太空的人造卫星——人造小月亮。月亮有伴了,它会不再觉得寂寞了吗?如果月亮真有生命的话,它也  相似文献   

12.
日落与月落     
《飞碟探索》2014,(6):6-6
2014年4月29日,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省东南角的布里斯本市的天空中,太阳与“新月”同步西沉。这幅组合影像除追踪了日食的进程外,也记录了西方地平线附近从云层漏出的云隙光和月亮剪影。今年的下一次日食将发生在10月23日,届时大部分北美地区都可看到这一天象。  相似文献   

13.
图片信息     
正2017年1月31日,月亮、金星和火星会聚在刚刚日落后的西方地平面上空,在云层和雾霾后方绽放光芒。此外,仍然在阳光中闪烁的国际空间站,短暂参与了这三个天体的聚会。空间站明亮的光束看似从火星跃出,移向影像顶端的较幽暗天空。  相似文献   

14.
巧云 《太空探索》2013,(3):54-55
在光污染较少的郊外,我们可以看到满天闪烁的星星。或许不少人还不知道,天上的星星也像月亮和太阳一样在太空中移动。由于星星比月亮和太阳小得多,数量也很多,我们平时不大注意到星星的移动。由于地球每天都在从西向东自转,因此从地球上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的运动轨迹是从东向西移动。一些摄影师通过长时曝光的方法,用照片向我们展示了星星移动的轨迹,这种轨迹简称为"星迹"。拍摄星迹图的时间一般是一整夜,大多是10小时左右。好的星迹图中所有的星线是有  相似文献   

15.
星敏感器光学系统及成像阵列易受太阳和月亮强光干扰.针对弹载捷联星敏感器提出一种规避强光的解析几何方法.通过天文公式解算出观星时刻太阳、月亮矢量,将其转换到当地地理坐标系下;将太阳、月亮方位、地心指向和星敏感器圆视场的几何分布关系划分为3种类型,并结合星敏感器遮光罩太阳月亮规避角参数,分别建立矢量公式求解星敏感器光轴的指令指向;利用STK仿真软件进行算法验证,选择任意时间段并设定星敏感器光轴指向,经本算法解算的光轴指令指向均可成功规避太阳月亮和地平.该算法可实现星敏感器光学系统的自主保护、观星窗口的选择,可以通过姿态机动实现太阳和月亮的规避和有效星光观测.  相似文献   

16.
林清 《太空探索》2004,(12):28-29
卡西尼在逼近土星的途中拍下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高分辨率土卫九的照片,展现了这个小“月亮”伤痕累累的表面特征。大量的证据表明这个小天体主要由冰组成,表面覆盖着一层厚仅300-500米的暗色物质。  相似文献   

17.
1.月亮的起源之谜科学家们大体上提出了三个主要有关月球起源的假说。尽管三个假说都存在严重的缺陷,不过至少有一个假说是以阿波罗登月计划获得的资料为依据的。其中一个理论提出,月亮是与地球同时产生于46亿年前的一团原始星云。另一个理论指出,月亮是从太平洋海床分出去的地球的一部分。可是阿波罗登月计划收集的数据显示地球和月亮的化学元素截然不同。科学家们现在推测月球是地球在很久以前从宇宙空间俘获并固定于目前这个地球轨道上的。反对这一看法的人指出,这种“俘获”的可能性极其渺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  相似文献   

18.
齐郁 《飞碟探索》2012,(4):47-47
抬头看看夜空,数一数,月亮有几个?只有一个吧!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只一个”的话,一定会有人对你投以异样眼光!但即便你看不见,绕着地球公转的月球,数量绝对不下于一。话说,地球确实有个大月亮环绕在侧。所谓的“地一月系统”,是指地球和月球二者共享一个重力中心。在地球过去的历史中,某一段时问,它可能曾经有过两个大月亮,直到比较小的那个撞上了比较大的那个,形成了月球背面的大凹坑为止。该事件发生于40亿年前,不过这里要讲的重点也不是这个。  相似文献   

19.
《飞碟探索》2006,(2):56-56
细长的新月及漫游的水星,就在日落的西方的天空,周围相伴沿着法国里维埃拉河岸的灯光.天文学家杰克在2005年3月11日,当月亮与水星距离不到3°,拍下这个美景.当然,月相新月的出现位置通常是在接近水平的方向,也是水星经常出没的地方,水星伴随着太阳,所以这时比较容易看到它.接下来几天可能就难看到水星,因为太阳系的内行星,在夜空中呆的时间不长.过几天,蜡黄颜色的月亮将又和另一颗明亮的行星--土星会合在天空中.  相似文献   

20.
点点的繁星;缥缈的银河;光辉灿烂的太阳;柔情似水的月亮……无不勾起人们对茫茫宇宙的向往,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为此,我们特别开辟了“望星空” 这个栏目,和大家一起去观星、看星,去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宇宙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