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有这样一种生命:它们看我们人类的活动就像人类看蚂蚁一样。蚂蚁在想些什么?换句话说,蚂蚁的思维如何,人类怎么能理解呢?你能知道鸟儿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吗?你能知道牛儿们在聊什么吗?你不知道,你也不可能理解!就像人类不理解蚂蚁,蚂蚁也不理解人类一样。蚂蚁们惊叹:人类力大无比,他们竟能搬掉它们头上上百斤重的石头,竟能随手抓起硕大的一只茶杯。总之,蚂蚁会认为人类了不起,能任意移动一个它们根本无法想像的大物体。那么,我们人类有没有类似蚂蚁的惊叹呢?比如说,堪称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5000年前的古埃及金字塔,…  相似文献   

2.
正桶水母最先被发现,是在大西洋东北部和地中海,是一种有毒、会蜇人但不会对人类构成生命威胁的水母。它们体型巨大,成年后直径可达1米,但只吃浮游生物。这张照片拍摄于夕阳西下的海中。摄影师说,当时,它就像一个被伞包裹的泡泡一样,漂浮在水面  相似文献   

3.
钱磊 《飞碟探索》2006,(9):34-35
公众的冷漠常使一些重大的问题前后矛盾。当然,在我们研究宇宙和人类自身位置的道路上,像罗斯韦尔这样的事件会引起很大的分歧。但正是因为这样,它才值得我们坦诚地探讨。政府官员应该认识到,该是他们为自己的行为和失败的后果负责任的时候了。起初,没有人会置疑掩盖事实真相的  相似文献   

4.
你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有一种比人体细胞还微小的东西,外观像船舰。它不仅能穿梭于病人的血液之中,还能发现和锁定病变细胞,透过其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释放出一定剂量的药物实施治疗。尽管这样的场景更像是从好莱坞科幻大片中剪辑出来的,但事实上这是一项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主人公被称之为“纳米外科医生”。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研人员正着手试制这样的“纳米外科医生”———一种非常微小的胶囊。一旦纳米胶囊试制成功,人类不仅可以用它来治病,还可能在它们的辅助下实现另一个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登陆火星,甚至移居太空。科学家发…  相似文献   

5.
船舷 《飞碟探索》2011,(9):52-53
回顾“机遇”号和“勇气”号先后成功登陆火星的表现,虽说都传回大量火星图片与物质成分数据使人类第一次对火星表面有了直观的了解。但遗憾的是,二辆火星车在凹凸不平、沙砾遍布的着陆点多次遇到麻烦,有二次甚至是命悬一线,耗资数亿美元的宝贝差一点像一堆废铁扔在火星上。历经206天,行程4.8亿千米才辛苦降落火星,  相似文献   

6.
“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是我们孩童时常问的话题。人类其实也像个孩童,一直在探究着人类的起源。人类祖先到底是谁?科学家们给出的不同答案会让人们感到莫名其妙,但科学家们却说得振振有词。  相似文献   

7.
正如果你切断蝾螈的腿部,它们会重新长出来,人类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其原因并不简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充满神秘色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埃尔文分校发育和细胞生物学教授大卫·加德纳说:“实际上人类也有再生能力,例如表皮组织。此外,人体也可以再生部分肠道黏膜。但是,人类无法再生更复杂的身体组织。”  相似文献   

8.
黑洞是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吸尘器,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甚至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  相似文献   

9.
电影中的外星人通常都像是人类的远亲:它们以令人不悦的方式和我们相似.这并不奇怪.好莱坞创造出观众可以识别的角色,因此其外星人都类似于人类(这也是唐老鸭更像人类而不是鸭的原因).抛开外形,电影中的外星人还有另一个难以置信的特征:它们的技术的复杂程度几乎总是和我们的一样.我们经常和它们交战或在空中追斗.  相似文献   

10.
王文轩 《飞碟探索》2013,(11):54-55
在100余年前,地质学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海的深度是永恒的吗?从那时起,特提斯海就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孜孜以求的热门研究课题。那么,它的持久魅力何在……希腊神话所叙述的故事,离我们足够遥远的了,但精彩动人的故事一直吸引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地质学研究的是地球的演化历史,地球至少有45亿年的历史,人类只在最近大约300万年前才开始出现。与人类相比,地球有着远古的历史。神话故事、地球历史都能令人深思,产生遐想,它们之间也就会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钢铁海龙兽、木偶兽、机械邪龙兽和小丑皇是《数码宝贝》中有名的大坏蛋,小朋友称它们为黑暗四天王。《数码宝贝》中的数码世界应该指的是电脑里的虚拟世界,所有的物体本质就是一些数据,这些数据构成像人类世界一样的天地,产生像人类一样具有生命的数码宝贝。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化石发现,或者确切地说是没有宏体可见的化石发现,因此前寒武纪曾被称为隐生宙。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发现,这种观点才被改变。但埃迪卡拉生物与现生生物截然不同,它们有些似乎像水母,但不会游泳漂流;它们像动物,却似乎更像植物。这些奇形怪状的生物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正几十年来,研究人类起源的科学家已经把东非大裂谷找了个遍。现在,他们的追寻征程意外地在摩洛哥西部绕了个道:研究人员将在欧霍德山的山洞里发现的一个一直被忽略的头骨重新定年为30万年,还发掘出了新化石和石器。这个头骨是目前最古老的智人化石,把人类出现的时间又提前了10万年。这个头骨的面部和现代人类似,比较扁平,但后脑比较瘦长,不像现代人这样像个球形。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掉进黑洞,你可能觉得会一命呜呼。但也许你会开始一段更为奇妙的旅程。谁都有可能碰上这种事:也许你正在太空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新行星,也许你在地球上走着走着突然滑倒了。不管是什么情况,在某个时刻我们都会面对这样一个古老的问题:如果掉进黑洞会发生什么?你觉得也许会被压死,也许会被撕成碎片,但事实会更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生存已经有了久远的历史.在沧海桑田的巨大变迁中,人类经历了磨难,懂得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一次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使得地球这个小小星球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人类的过去曾经像一部科幻小说,人类的未来也必定会像一部科幻小说.然而今天是人类幻想的东西,明天依然会是幻想吗?在人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谋求新的科学进步的今天,幻想和现实只有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16.
旋转的地球     
<正>假如没有闰年会怎样?地球就像宇宙飞船,依靠自身的旋转运动和有限资源来支撑人类生存。如果地球停止运转,它将没有夏天和冬天、没有白天和黑夜。地球的运动属于复合式的运动,这是因为它包含两种不同的运动,一个是自转,另一个是绕太阳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天,比人类规定的年多四分之一天。这样每过四年就会多一天。所以天文学家就把这多出的一天放在闰年里,把闰年的闰日加在2月的最后一天。因此,凡是闰年的2月都是29天。如果不这样规定,大约在780年后,元旦将会同夏至碰在一起。规定闰年的目的是建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匹配关系。  相似文献   

17.
黑洞是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吸尘器,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甚至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18.
何宁 《飞碟探索》2001,(3):17-20
搜寻地外生命已成为天文学和生物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很少有人记得这个课题是怎样在 40年前被提出的。 1959年 9月,物理学家考康尼和莫里松在英国《自然》周刊上发表了一篇“寻找星际通讯方式”的文章。考康尼和莫里松认为,射电望远镜已变得十分灵敏,足以接收到来自遥远恒星周围的文明发射的信息。他们认为,这样的信息可能以 21厘米的波长发射,这是宇宙中最普遍的中性粒子元素氢的无线电辐射的特征波长。外星人可能将它们用于电磁波中的一种逻辑信号,像我们这样的搜寻者会想到在这一波段上进行搜索。   1960年 4月,射电天文学家…  相似文献   

19.
飞出地球,遨游环宇———这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如今,它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要实现宏伟的目标,太空发射方式是关键所在。目前,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陆地发射方式。不过,我们将会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它们之中有的已接近实用,但多数还停留在方案设计和实验室试验阶段。它们代表了太空发射的发展方向,为人类飞向宇宙增添了许多希望。海上发射海上发射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向地球“借得”30%的运载能力。这可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数字。原因在于,如果在赤道上发射,据理论计算可使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的角度为“零”,这样就可“节省”卫星变轨时…  相似文献   

20.
张楚 《飞碟探索》2008,(9):46-47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演进史中,三叶虫、恐龙等众多生物都曾经主宰过地球,但是如今它们都逐渐退出地球这个大舞台。或许有一天,我们人类也会像它们一样,文明消失、物种灭绝。《终结者》、《恐怖地带》、《天地大冲撞》、《黑客帝国》、《后天》等电影设想了各种各样的灾难,让我们科学地分析一下,哪些灾难最可能毁灭我们的文明,我们的世界将以何种方式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