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四号"的发射,是近年来我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的一件大事,本文将和大家聊一聊与"嫦娥四号"任务相关的一些情况,就大家都关心的几个核心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胡杨 《太空探索》2012,(11):1-1
1962年11月1日,苏联的"火星"1号探测器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启程,飞向遥远的火星。这枚探测器成功进入了前往火星的轨道,计划于次年6月19日到达火星,但是当它3月21日飞行到距离地球1.06亿千米时,与地面失去了联系。"火星"1号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第一个飞往火星的探测器。毫无疑问,这次火星之旅失败了。站在整整50年后的今天回望,人类的火星探测之旅可谓悲喜交加。"悲"的是,截至目前,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火星探测器,特别是早期发射的探测器,"出师未捷身先死",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使命。事实上,"火星"1号并不是人类火星探测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3.
"旅行者"2号的发现"旅行者"2号是美国航宇局于1977年8月20日发射的无人星际探测器。它依次拜访了木星、土星和天王星,1989年8月25日到达海王星附近,对被4850千米厚的云层覆盖的海王星进行了考察。"旅行者"2号探测器在飞行期间,不断地将大量星际信息发回到地球,由此扩大了人类对星际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装备先进 "隼鸟2号"是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研制的小行星探测器.它于2014年12月3日在日本种子岛航天中心,由日本三菱重工设计制造的H-2A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奔赴龙宫小行星的旅程. "隼鸟2号"的重量为609千克,在探测器家族里并不算特别大,但它却拥有遥感、巡视和取样探测等三方面的功能."隼鸟2号"上安...  相似文献   

5.
悄然兴起的小行星探测热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逐渐认识到,探测小行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些年在全球掀起了小行星探测热潮,尤其是美日竞相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与爱神亲密接触的"尼尔"1996年2月17日,美国"德尔它"2号火箭发射了世界首个小行星探测器"尼尔"(又称"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它重805千克,由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学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用于探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9月5日是人类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成功发射升空飞行40周年的日子,它是历史上飞行距离最远、最长寿的航天器,尽管已经距离地球很远,它每天仍与美国宇航局联系,继续探索着人类未知的深空。"孪生兄弟"旅行者1号和2号为了探测太阳系的行星和观测太阳以及更远的深空,美国宇航局先后于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6日,分别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又于1977年8月20日  相似文献   

7.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1,(8):64-65
这是"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所见的最终景色。已经超期服役近8年之久的"勇气"号在调查火星表面的这个火山坑时,因为困在火星泥沙之中而终结了它的探索之旅。照片的中上部分,有着浅色山顶的山丘是"冯布朗山",是"勇气"号陷入困境前的规划探索区域,它可能是火星上  相似文献   

8.
率先在火星着陆的『海盗』 "海盗"是美国早期发射的火星探测器,是"水手"探测器的改进型,是世界第1个在火星着陆的探测器.1975年8月20日和9月9日,美国分别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探测器.  相似文献   

9.
正40年前,一个轿车大小的设备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35年后,它成为唯一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航天器。一路上,"旅行者"号探测器爆出了飞越木星、土星和土卫六的头条新闻。"旅行者"探测器发射时,弗兰·巴格纳尔还是一个学生。那时,她就探测器围绕木星收集的数据写下了博士论文。现在,作为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天体物理学和行星科学教授,以及美国航空航天局外行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7月30日,美国火星2020探测器从佛罗里达州升空。与以往的火星任务不同的是,这次不仅携带了毅力号火星车,而且还有一个"小家伙"跟随升空,它就是即将在火星上翱翔的首架无人机——"机智号"。"机智号"有多大美国最近的这次火星探测任务主要是将毅力号火星车送上火星,"机智号"不过是个"添头",因此它一点也不起眼。这从对它们的投入就可以看出来:"毅力号"耗资24亿美元,而"机智号"仅仅0.8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关祝 《太空探索》2010,(8):40-40
<正>2013年8月,日本和欧洲合作研制的"贝皮·科伦布"水星探测器将被送上天。它是继美国信使号探测器之后的第2个水星探测器,飞行6年(约70亿千米)后于2019年进入绕水星轨道,展开为期一年的水星探测活动,拟完成五大任务:①使用其携带的高科技设备完成对水星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8月初,美国宇航局研制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它是美国第七个火星着陆探测器、第四台火星车,也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至今,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期间,"好奇号"一直前进着,它穿过盖尔陨坑的平原,来到5.5千米高的夏普山下,截止今日,它已经行驶超过了17千米。那么在这五年  相似文献   

13.
李鉴 《太空探索》2012,(2):38-41
2011年将近尾声的时候,迄今为止人类飞得最远的空间探测器——美国航宇局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再次带来有关太阳系边疆的最新消息。传回的信号表明,它已经进入了太阳系和星际空间的交会区——太阳风层顶(heliopause),在那里,从太阳向外流  相似文献   

14.
“先驱者10号”在茫茫太空中遨游了25年后仍在向地面发回信息。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空间考察器中飞行时间最长和距离地球最遥远的星际探测器。 “先驱者10号”探测器是美国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系列,从1958  相似文献   

15.
<正>1月3日,透过嫦娥四号探测器相机的镜头,人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月球背部的模样。当天10时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嫦娥四号"着陆的全过程牵动人心。上午9时许,"嫦娥四号"从月球正面上空出发,一路掠过"阿波罗""勘  相似文献   

16.
谢懿 《太空探索》2012,(1):49-51
"信使"水星探测器最新发现水星包含有意料之外的成分和"歪斜"的磁场,而其环形山的永久阴影区中可能还蕴藏着水冰。2011年3月17日行星科学家们都长舒了一口气。经过15分钟的发动机点火,美国航宇局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终于减速并被水星的引力束缚住。这标志着它97亿千米的旅程宣告结束,而与此同时它对水星为期至少1年的在轨探测任务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7.
正这张最高分辨率的小行星贝努表面的全球地图,由2155张冥王号在2019年3月7日至4月19日之间拍摄的图像拼贴而成,图像涵盖贝努小行星表面3~5千米范围内的区域"冥王"已经觊觎"不死鸟"很久了。现在,它终于抓住机会亲吻了它。这是不久前发生在距离地球大约3亿千米外的太空中的真实一幕。与神话故事不同的是,这位"冥王"是一枚探测器,而"不死鸟"是一颗小行星。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5月5日,宇宙神5号火箭搭载美国宇航局的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器从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启程,开启了为期205天的太空之旅。它将于2018年11月26日登陆火星表面,在火星上安置一枚火星地震仪(以下简称火震仪),并把一根长长的探针刺入地下。火星内部的秘密也将被一一揭开。"抠门"项目之一"洞察号"是美国宇航局的知名抠门项目——"发现(Discovery)"项目的成员之一,有多抠门呢?就是每  相似文献   

19.
凌夫 《飞碟探索》2007,(5):50-51
最近几个月,"卡西尼"号探测器围绕土星旋转的卫星拍摄了许多精美的照片.从传送回来的图片来看,土星与它的卫星就仿佛是热气球周围飘浮着许多颗粒.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飞得最快的航天器、人类发射的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经过约9年的行星际旅行,于2015年1月15日抵达距地球约47亿千米的冥王星附近,开始探测冥王星、冥卫、以及它们所处的柯伊柏带其他天体。柯伊柏带是1992年才发现的太阳系新大陆,虽然冥王星已被重新定义为矮行星,却从一颗颇具争议的行星成为数千颗冰冻小天体的"领头羊"。本文介绍了"新视野号"的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分析了"新视野号"采用的探测器长期休眠、木星借力、太空核能等关键技术,探讨了冥王星和柯伊柏带探测的意义。作为太阳系的冷库,柯伊伯带天体保留着太阳系形成时的原始状态,对它的探测,有助于揭示太阳系行星形成时的关键环节。"新视野号"也可能发现新的太阳系行星,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太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