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充气展开密封结构是未来空间站以及大型空间居住舱的理想构建形式,其外蒙皮由气密层、增强层、微流星体和空间碎片防护层、辐射保护层以及热控层组成。为了既满足对空间碎片的防护,又满足折叠、收纳以及展开的要求,空间碎片防护层需要采用多层冲击防护结构设计。基于多层冲击防护结构,采用国产的玄武岩纤维材料和芳纶织物的特性参数,根据弹道极限方程设定了柔性空间碎片防护层的设计参数,并通过高速撞击试验对根据设计参数生产的试验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与柔性多层冲击防护结构的弹道极限方程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自适应多层结构的概念,有机硅热防护材料是具有这种多层结构的雏形材料。文章以有机硅材料为例,实验结果为依据,讨论了有机硅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多层结构的机理;给出了这种多层结构热响应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算例计算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多层薄膜光学的椭偏测量原理以及测量方法,采用导纳矩阵计算多层的椭偏参数;采用统计试验法与单纯形法相结合的数值逼近法进行反演计算。更重要的是本文首次提出迭椭偏测量法,使测量的重复性和精确度都大大提高。所谓选代椭偏测量法是不断地优选椭偏测量入射角,从而选出对核样品来说最佳椭偏测量入射角。用这种方法精确测量了相变光盘记录介质膜晶态下的光学常数,这对于相变光盘膜系结构优化设计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多约束下备件多层多级库存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备件库存优化是提高装备保障效率和战备完好性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目前部队现有多约束多层多级备件供应模式及工程实践要求的问题,以舰艇编队索马里护航任务准备阶段备件携带方案优化为研究背景,以舰艇保障经费、载荷和仓库体积为约束条件,以舰艇编队期望短缺数最小和可用度最大为目标函数,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和边际效应法求出舰艇编队最优多层多级备件携带方案。通过实例将优化前后基地和后方仓库备件总的质量、体积及费用与对应约束指标上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和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编队备件携带问题,同时也可为其他领域解决此类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利用多层感知器自学习、非线性映射能力,提出一种自适应多层感知器信道均衡的模型,这种模型不仅对信道线性失真,而且对非线性失真也有很好的补偿作用。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ANN)均衡器的设计方法,由于精确地分析感知器均衡器的位误差概率很困难,故通过模拟仿真的方式结出了与线性均衡器的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空间多层打孔隔热材料中导热和辐射换热的复合传热问题,建立了关于反射屏的能量方程。结合有限差分法,提出了空间多层打孔隔热材料反射屏瞬态温度计算的模型以及内部辐射数值分析模型,空间环境作为整个模拟中的一个屏,使模型的边界条件方便处理。将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文献中相似工况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进行比较,说明了该模型在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另一算例的计算结果说明了空间多层打孔隔热材料的瞬态温度、漏热热流变化特点以及反射屏温度分布特点。该模型为多层打孔隔热材料热结构性能研究以及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的毁伤目标,依据多层次优化方法提出了以杀伤概率优化为目标的防空导弹多层弹道优化模型.整个模型分为3层:导弹中制导段、导弹末制导段以及钨动能杆杀伤增强器动能毁伤目标阶段.将一个层次视为一个子系统,多层次弹道优化问题实质上就是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通过系统分析与学科分析,提出了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和方法的多层弹道优化解决方法,用基于全局灵敏度方程的优化方法和一体化方法求解了系统优化问题.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解决多层次弹道优化问题,一体化方法的结果要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应力加速试验方法的智能电表寿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如何准确地分析、评估多应力-多参数下智能电表的可靠性和寿命是当前热点.首先分析了在温度、湿度、电应力、振动和磁场等条件下智能电表的性能参数内涵,通过失效机理分析提炼了关键参数及其敏感应力,然后通过强化试验探索了关键参数应力极限条件,设计了加速寿命试验方案并实施,对试验数据进行退化轨迹建模、多应力加速模型研究,综合评估了智能电表可靠性和寿命水平.本文成果能为改善智能电表可靠性和寿命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智能体联盟形成理论,分析了网络化条件下多平台多目标攻击任务分配问题。将协同任务分配的过程视为复杂联盟的生成过程,首先将对目标总体的打击任务分解为一系列子任务,各子任务再进一步分解为单个平台能够完成的任务单元;再根据联盟特征函数的定义分别建立联盟报酬、能力成本、通信开销模型,以联盟特征函数作为空战任务分配目标函数;最后引入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联盟生成,采用二进制矩阵编码形式,设计粒子可行性检查策略。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方法在协同制导条件下空战任务分配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确定通讯网络下的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鲁棒编队控制问题,也就是要在智能体间信息交互过程中产生的传输误差和噪声情况下实现编队的控制目标.把网络中的信道构建成一个统一的附加一个确定或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传递函数.对于确定和随机这两种情况,首先对每个智能体分别设计了分布式的补偿器并得出了实现补偿器内部状态达到编队控制的充分条件.随后,对每个智能体给出了一个基于观测器的控制律以实现智能体的状态跟踪到对应补偿器的状态,从而实现智能体状态的编队目标.最后,给出了一个仿真实例来验证的控制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多重互相关的相位差测量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相位差测量原理,利用正弦信号的特性,直接对两路同频的正弦信号进行互相关运算,得到两路信号的互相关函数,同时保存两路信号的相位差信息,并多次对两路互相关函数进行互相关运算得到多重互相关函数,再利用相关原理对两路信号的多重互相关函数进行求解相位差信息。同时讨论了AD量化位数,信噪比,采样点数,谐波含量对本文算法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的提取两路同频正弦信号的相位差信息,算法简单,物理意义明确,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特别适合与低信噪比或负信噪比下高精度的测量,并有很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天嵌入式软件测试环境通用化需求,提出动力学软件的通用化设计方法.基于航天动力学仿真的特点,设计灵活、通用和易于扩展的软件框架、接口数据结构和接口函数,适用于在研型号的所有接口处理方式.该方法在实际型号工作中完成应用,显著提高了动力学软件的研制速度,动力学软件运行稳定,精度满足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3.
设计一种轻量级软件总线体系结构,将软件总线思想引入到单机软件系统的定制与集成.软件总线技术源于分布式异构环境搭建提出的,应用于分布式系统.对传统软件总线结构进行改进,采用双总线结构,摒除不必要的分布式功能,使轻量级软件总线成为一种适用于单机环境的软件体系结构.通过创建一个基于轻量级软件总线体系结构的模拟银行服务排队系统,验证轻量级软件总线作为单机软件系统的搭建架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相关光子法测量单光子探测器量子效率的原理和测量系统,开发了一套用于该系统的测控软件。软件采用LabVIEW的标准状态机结构,使用 VISA串口程序库、ActiveX控件和报表生成器,编写了激光器控制、符合光子测量、测试报告生成等分支程序,实现控制状态机分支的切换,和其他各项功能的调用。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测控系统运行可靠、界面友好,满足单光子探测器量子效率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企业信息系统领域的软件建筑模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软件建筑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成果引入到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领域的软件建筑模型.首先对软件工程方法学的发展做了简要评述,指出了软件建筑在软件过程中的重要性.随后提出了企业信息系统领域的基于软件建筑模型,包括软件建筑模型、参考需求、参考建筑等.描述了基于该模型的软件开发过程,讨论了若干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根据拉线位移传感器性能测试的要求,开发了一套测控软件。本软件通过控制高速直线电机运动,拖动拉线位移传感器运动,采集传感器数据,从而完成对传感器的性能测试。软件以测控任务管理为核心,利用高优先级线程和定时器等来完成对伺服系统的控制和测试数据的采集存储。实际运行效果表明,该软件能满足任务要求,在实践中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万工显光栅数显微机测量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详细地阐述了测量软件中数据采集程序、测量元素评价程序和测试报告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射频识别卡读写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射频识别卡读写模块是射频卡读写器的核心.根据ISO14443协议,运用现代通信与信号处理的方法,采用最新的RISC指令单片机,设计了射频识别卡的读写模块.该模块没有使用专用的硬件ASIC和功率放大管,纯粹采用软件实现了硬件ASIC的功能.同时它性能稳定、价格低廉,对卡的读写距离在0~10cm.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计量测试软件的软件测评与计量验证区别的基础上,应用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计量测试软件的计量验证方法。应用提出的方法对铂、铜热电阻自动检定软件系统进行了计量验证,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中设备监控软件可重用性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可扩展的通用设备监控软件框架设计方案.结合模块化和抽象接口设计思想,简化了组件开发,提高了软件的复用性.通过控制反转技术,降低了组件之间的耦合,使框架更加易于扩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