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嫦娥四号巡视器的无法与地面直接通信、月面地形崎岖和遮挡等技术特点,论述了根据技术特点相应的总体方案设计,如相对嫦娥三号巡视器的设备调整、在轨问题的完善设计以及系统安全的操控设计,随后开展了中继双向捕获跟踪和信息传输可靠性验证、嫦娥三号巡视器在轨问题解决措施的系统级验证、巡视器驶离性能验证和月面移动性能验证等针对性测试项目,最后介绍了嫦娥四号巡视器在月面的工作情况,其至今在月面工作时间已超过寿命要求,系统可靠运行,性能稳定,说明总体方案合理可行,可为后续我国月球和火星巡视器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的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两器一星,即月球软着陆探测器(着陆器)、月面巡视探测器(巡视器)、"鹊桥"中继卫星。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5个半分系统的研制任务,包括巡视器移动分系统、结构与机构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电源分系统、综合电子分系统移动/机构控制与驱动组件、着陆器一次电源分系统。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SA *算法的嫦娥三号月面巡视器机械臂就位探测规划方法。建立了机械臂的正逆运动学模型,满足机械臂与环境不存在干涉的约束条件,并通过碰撞检测避免机械臂与环境和巡视器本体发生干涉;利用SA *算法在机械臂的工作空间进行搜索,在机械臂位形切换次数最少的优化条件下,实现了月面巡视器机械臂就位探测规划;通过月面巡视器在轨任务执行数据验证了基于SA *算法的月面巡视器机械臂就位探测任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月面巡视探测器地面试验方法与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突破了软着陆、巡视勘察、月夜生存等一系列深空探测关键技术。由于任务目标以及月面环境的复杂性,对巡视器的地面试验验证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研制过程中,不但开展了常规航天器必做的试验项目,还开展了大量的专项试验,充分的地面试验对确保任务的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嫦娥三号”巡视器的地面验证需求、验证试验要求、验证试验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低重力模拟、月表地形地貌模拟、工程模拟月壤的制备与整备、光照环境模拟、月尘模拟等方面,对深空探测器试验方法与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11月25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在京组织召开“嫦娥三号总装工艺设计与实施”、“月面巡视器内场试验系统”、“嫦娥三号全任务周期热环境模拟技术”和“月尘综合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4项科技成果鉴定会。邀请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委唐长红院士作为鉴定委员会主任,叶培建院士、高金吉院士以及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作为鉴定委员会委员。所易忠总工程师主持了此次成果鉴定会,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发部孙国斌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张廷新调研员、孙泽洲总设计师和研发部的领导参加了此次鉴定会。  相似文献   

6.
月面巡视器在月表移动的过程中,月面起伏和月球(1/6)g重力会对巡视器的热控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在地面试验时对巡视器的热控系统的功能进行验证。文章通过对运动机构在真空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研究,研制了一套可以满足"嫦娥三号"巡视器真空热试验中使用的月表姿态模拟装置,该模拟装置通过2套螺旋升降机构实现了巡视器的俯仰和滚动模拟,并经过初样、正样热试验的2次大型试验的使用验证,圆满完成了试验任务,也为以后热试验中运动工装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三、十大技术成就,彰显探测器研制队伍科技强国的"中国心"嫦娥三号探测器包括月球软着陆探测器(简称着陆器)和月面巡视探测器(简称巡视器)2个部分。着陆器包括推进、着陆缓冲等11个分系统,月昼期间,在能源、热控和测控通信的保障下,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  相似文献   

8.
张平 《中国航天》2014,(1):39-40
举世关注的嫦娥三号是探月工程二期的关键任务,我国首次突破了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月面生存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对地外天体软着陆,树立了我国月球探测和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5,(5):14-22
针对月球探测器月面软着陆与巡视勘察任务特点,进行需求分析和细化,识别出月面探测任务过程中着陆器动力下降、巡视器释放分离、两器月面工作状态、月面区域地貌状态等成像观测任务的关键环节,兼顾设计约束,开展成像仪器系统设计。基于各个成像观测任务关键环节,结合月面状态、探测器姿态和光照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从成像仪器视场遮挡情况、成像目标的阴影状态、视频的连贯性和数据传输的匹配性等方面,确定成像仪器配置及功能和性能参数。此成像观测任务设计已通过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在轨验证,为探测器状态的判断、分析及任务实施过程的评估提供了支撑,可为后续深空探测的成像观测任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雨水 《航天》2014,(12):62-63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落月纪念封 中国邮政太空邮局制作。编号:TKYJ-2013-27;规格:230mm×120mm;印量:20000枚;封销“中国邮政2013.12.14.22太空邮局2”邮戳 嫦娥三号巡视器成功实施月面巡视探测纪念封 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制作。编号:JF27(2-2);规格:175mm×125mm:设计:董光亮、王颖;印量:2000枚;封销“北京2013.12.14.22航天城3”邮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