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照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时期党中央和国家“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总要求,以及世界一流企业和国内优秀企业水平,航天领军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及国家重大需求,航天领军企业应进一步深耕厚植基础研究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的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积极抢占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打造航天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使航天领军企业成为真正可依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2.
1前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是“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的尖端产业、战略产业和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航天科技工业强国兴邦的历史使命责无旁贷。在提高航天研发能力的同时,迫切需要大力提升航天制造能力,发展航天核心工艺技术,引领国家相关制造技术的发展。中国航天工业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走出了一条符合科学规律的自力更生之路,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形成了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卫星和飞船等较为完备的研制生产体系。作为航天产品研制生产的基础技术,航天工艺也从无到有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序言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航天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高技术产业。发展航天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5,(10):3-6
航天科技工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航天科技工业是国家及国防科技工业战略性发展的重点。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制定了铸造国际一流宇航公司的战略目标。新体制、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集团公司质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团公司质量工作面临着新挑  相似文献   

5.
赵磊 《中国航天》2023,(3):54-59
<正>航天产业基础设施是指为航天器设计、制造、发射和运营提供基础服务的软硬件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和企业正常开展航天活动的支持系统。航天产业基础设施商业化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高效、低成本、全球化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航天产业基础设施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其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介绍了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航天产业基础设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1月23-24日,以"航天产业军民融合与成果转化"为主题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届军民融合高峰论坛在山东省日照市召开。本次论坛旨在推进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日照市徐淑利副市长在致辞中指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在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在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作出  相似文献   

7.
廖春发 《卫星应用》2006,14(2):17-24
新一轮世界航天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各主要航天大国都将航天领域视为展示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竞争舞台,投资航天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各大国的战略共识。航天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也呈现新的态势。月球、火星成为未来太空探索新热点,小卫星技术发展迅速,全球航天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卫星服务业展现新商机。本文按“国家和地区”及“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两条主线分别对最近3年世界航天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8.
正太空是国家安全的高边疆、新边疆、远边疆,发展航天力量"关乎我国战略安全和军队未来",必须加速建设和尽快形成太空作战能力。航天装备发展及运用在太空作战体系和天基信息体系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航天装备必须在实战化环境中进行试验,才能充分考核其效能、检验其在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航天作战力量只有在实战化环境中进行训练,才能提升作战能力、形成高智优势,成为能打胜仗的新型作战力量。因此,有必要开展航  相似文献   

9.
战略使命和奋斗目标 战略使命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承担着探索开发宇宙空间、保障武器装备供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责任,肩负着推动我国发展成为"空间基础设施完备、军事航天装备强大、导弹武器系统精良、科技创新能力领先、产业带动作用明显、自主保障体系健全、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国际竞争实力突出"的世界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0.
航天系统工程随着航天科技工业和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不断变革和不断创新。经过近50年航天型号研制的实践与探索,航天系统工程融合了几代航天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创业初期,在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倡导下,航天系统工程就开始树立起“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的“三严”作风。1966年,周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几十年来,周总理的“十六字方针”一直作为航天科技工业科研生产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成为几代航天人的座右铭。本文将结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质量控制战略,谈谈航天系统工程的预防型质量文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欧洲、俄罗斯等航天国家注重航天军、民、商综合协调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综合发展的战略。这些战略对我国制定军用、民用、商业航天综合发展的方案具有借鉴和启发价值。一、美国、欧洲、俄罗斯的综合 发展战略 1.保持在军用、民用和商业航天三个方面已经取得的地位。 美国在制订新的航天政策和发展战略时宣称:将通过支持一个强大、稳定和均衡的国家航天计划,继续保持美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对子“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以及民用和商业利益都是极为重要的”。俄罗斯在制订2000前航天计划时也强调:“保持和发展国家空间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航天,无论是代表国防科技支柱产业之一的国家航天科研工业系统,还是新崛起的民营商业航天科技力量,都是强国之本,是大国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正在成为引领国内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需要有效提高航天型号飞试与商业发射的首次成功率;遵循航天型号研制规律,  相似文献   

13.
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始建于1916年4月,原是一家汽车生产厂。1922年开始转产飞机。1961年工厂更名为赫鲁尼切夫机器制造厂,并以前苏联当时的航空部长米哈伊尔·赫鲁尼切夫的名字命名。1962年工厂转产航天产品。由于其在俄罗斯航天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93年该厂被国家命名为“赫鲁尼切夫国家科研生产航天中心”。赫鲁尼切夫航天中心的发展史可以生动地反映出前苏联/俄罗斯战略轰炸机、洲际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空间站以及其它航天科技的历史发展情况。该中心曾先后研制和生产了M-4型高速战略轰炸机、质子号运载火箭、礼炮…  相似文献   

14.
<正>载人航天工程作为我国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航天工程之一,除了需实现工程建设自身的既定目标外,还肩负着引领国家航天产业升级的责任。多年来,载人航天领域的技术不断开放,促进了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载人航天领域标准的公开对助力载人航天先进技术辐射推广和引领国内相关产业发展,提升载人航天领域标准的权威性和广泛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国内外航天领域典型标准公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6种标准公开基本模式,并给出与我国载人航天领域标准相匹配的公开模式建议,为后续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领域标准公开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1.标准化方针、政策与目标·宣传国家和国防科技工业标准化方针与政策以及各项法规性文件的贯彻要求,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开展行业标准化法规体系的研究,落实集团公司有关型号研制与管理的标准化和质量法规的做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之一“技术标准战略”的研究,特别是在航天领域的研究。2.研究与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理论、管理模式和方法研究,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方法创新和管理创新。·探讨航天两大集团公司标准化工作的新机制和运行的新模式。·标准化工作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深化研究加入WTO后航天标准…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及全球对卫星技术应用和服务业需求的扩张,近年来全球航天经济总量保持着持续增长的态势,而中国航天强国的建设实施又为全球航天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特别是我国航天已形成的全产业体系模式也为中国航天深度参与全球航天发展和航天治理提供了能力基础.《孙子兵法·谋攻篇》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如何在诸多挑战中寻找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地拓宽国际市场是中国航天国际化所面临的突破性重大问题.本文从全球航天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探究我国航天国际化方向,其目的就是使我国航天国际化达到扬己之长,发挥优势,努力抢占未来科技和航天产业制高点,不断增强我国航天长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军转民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为贯彻党中央”军民结合”的战略方针和总公司“发展航天、加强民品、提高效益、走向世界”的发展方针,促进航天科技工业军转民工作和民品产业的发展,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军转民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95年12月28日在北京...  相似文献   

18.
正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为国防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不容错过的战略机遇。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均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力图在新一轮的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并转化为军事优势。同时,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出台了促进人工智能落地的政策或指导意见,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9.
1.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神七”实现中国人首次空间出舱;2.航天科技发展驶上新航程,第四次工作会描绘美好蓝图。 3.宇航发射11战11捷创新高,“委星一号”拓展整星出口新领域;4.导弹武器研制成果喜人,多个重点型号取得重大突破;5.航天技术应用产业蓬勃发展,“航天第一炉”引领煤化工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太空经济新时代的来临,开拓天疆、发展航天已被许多国家视为关系国家重大利益的战略选择,对于国家安全、政治威望、经济利益和科技发展至关重要。各航天国家在越来越重视国际合作的同时,从零部件供应商、大型军工集团再到各国航天机构,也在开展无休止的博弈与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