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茫茫宇宙,孤独的人类热切期盼着与智慧生命牵手,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向无垠的银河发送呼唤的电波.虽然直至今日,还没有任何外星生命的回音,但新世纪科技的突飞猛进,无疑给探索外星生命增添了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苏光陆 《飞碟探索》2009,(10):42-43
受好奇心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欧美为探索外星生命,已花费上百亿美元的资金,却迟迟未获任何成效。近日,一家英国媒体对3000名公众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相信上帝灵光不散的人有54%,而相信外星人一定存在的却有58%。  相似文献   

3.
赵爽 《太空探索》2013,(3):50-53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方舟吗?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探索外星生命是对人类技术最大的挑战之一。科学家们费尽千辛万苦,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探查太阳系的每个角落,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发现恒星、行星、小行星以及彗星的奥秘,探索生命的痕迹。  相似文献   

4.
30th飞碟探索     
《飞碟探索》2011,(5):F0002-F0002
先哲说,三十而立。当时光的脚步匆匆迈进2011年,《飞碟探索》杂志也将迎来自己创刊30周年的纪念日。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神话。20世纪中后叶。当人类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太空,深空探测器飞出太阳系。很多人发出疑问。宇宙中会不会也有其他智能生命在寻求同类,甚至它们已经来到我们居住的星球。外星生命以及外星文明探索也开始由民间热潮转向严肃的科学研究领域,出于各种安全角度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阿碧 《太空探索》2007,(1):38-39
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小说家设想外星球中由于缺乏大气,这些外星的表面难以出现生命,然而,如果有外星生命.它们可以存在于外星的土壤中.现在,这样的科学幻想即将实现.美国科学家声称未来人们可以利用外星土壤进行自如地呼吸.因为他们已经从火山灰中分解出氧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远 《飞碟探索》2011,(6):54-55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探索奇异的新世界,试图找到潜在的外星生命和发现地外文明发出的信号。在探索可能被忽略掉的那些新的恒星——行星系统方面,科学家的思路正变得越来越有创造力,甚至有一点异想天开了。  相似文献   

7.
在茫茫宇宙中,除太阳系之外,何处还有智慧生命?如何才能找到他们?这是人类长期以来一直关心的问题.人类对探索外星生命已做了不少的工作.例如:1974年美国向武宣座球状星团M13发射地球信息,前后共3分钟,希望该星团的生命能收到并回电.M13距地球约2.6万光年,约有30万颗恒星,中心部分恒星密度约每10立方光秒差距500颗,为太阳周围空间的500倍.70年代发射了太空探测器“先驱者10号、11号”、“旅行者1号、2号”,它们带着地球的信息,以每小时约5万公里的速度分别奔向金牛座和大犬座,希望地外生命能获取它们并据此与地球人联系.前几年发射了哈勃空间望远镜,日夜监视着宇宙的深处,观测任何可能出现的生命迹象.去年开始大规模搜索外星生命的信号,以期获得外星生命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漫天飞舞的灰尘您一定不陌生,遥远神秘的外星生命您也肯定感兴趣,但是您能想到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吗?您能想到外星生命有可能以舞动的灰尘颗粒形式存在吗?  相似文献   

9.
对外星智慧和生命的寻觅,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科学探索之一,也是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追溯。在此过程中,不乏对人类科学、文化、宗教和信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0.
问:请讲一讲人们都相信有外星劫持或外星人这事儿,也讲一讲人类想在宇宙中寻找其他生命的努力。萨根:就我本人来说,我从童年就受到外星人这个概念的吸引,尤其是外星智类。此后我再也没得安稳,一直想着把太空飞船送到附近的星球去寻找生命,用无线电搜寻外星智类……这绝对是人类  相似文献   

11.
欧罗巴:孕育生命的希望之星○裴克山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外星生命是当今科学家们探索宇宙奥秘的一大主题,那么在太阳系的众多卫星中,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大抵是木星的第二卫星——欧罗巴星。根据“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不久前发回的照片显示,木卫二这颗木星的“月亮”表面...  相似文献   

12.
有关UFO的传说在世界各地都有着众多的流行版本,许多人还从考古学、天文学的角度提出有关证据,证明人类与外星生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过“亲密接触”,当时的地球人就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刻画和描绘外星生命的特征。在著名的玛雅文化遗迹的考古研究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玛雅文明时代的雕塑和浮雕,其中有些雕塑竟与当代美国的F-16战斗机极为相似,还有一个类似于当代人们描绘的飞碟。玛雅人:与外星生命亲密接触?@古飞  相似文献   

13.
正列昂尼德·莫罗兹花了20年时间来阐释一个令人惊奇的观点:虽然科学家开始在其他星球上寻找外星生命,但地球上或许已经存在生物特性和大脑与我们差异极大的外星生命了。在过去的数千年当中,它们潜形匿迹,没有被我们觉察。它们能够向我们揭示许多有关进化本质的知识,以及应该对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拥有怎样的期  相似文献   

14.
媒体     
《飞碟探索》2006,(7):4-5
对称掌性变化——外星生命之线索;海王星绑架了崔顿?。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一直想知道,宇宙中是否还有其他生命存在,地球生命的宇宙中是否孤单。很多科学家和天文爱好者不遗余力,提出了各种寻找外星生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探寻异域生命是人类或机器人的一项艰巨任务.令人欣慰的是,当前人类搜索、探测、检查外星生命的科学技能和工具正住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飞碟探索》2014,(12):16-17
尽管近年来已经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太阳系外行星,但我们对这些系外行星的大气成分知之甚少。这些系外行星的大气层中可能存在与生命有关的成分,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进一步掌握。日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认为通过探测地外行星的氧气、水和外星植物的叶绿素,可以更有效地搜寻外星生命。也就是说。搜寻工作应当聚焦于生命信号——生命体产生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18.
正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太阳系外的行星推动了人类对外星生命的探索。1995年1月的一个夜晚,法国南部的上普罗旺斯天文台所在地区正下着雨。一位名叫迪迪埃·奎洛兹的天文学研究生本该进行天文观测,但因天气原因观测无法进行,他只能坐在实验室里编写计算机编码来分析目前搜集到的数据。  相似文献   

19.
人类对地球上的生命进行了长期而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人类已经走出地球。人类的信息已经跨越太阳系进入宇宙深处,而外星生物或者其信息进入地球的可能性也正在被人类关注和解读。有关的研究被不同学者命名为外星生物学、空间生物学、太空生物学、天体生物学、宇宙生物学、外星胚种学等等,这表明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学研究范围确实有必要重新界定。但上述生物学新学科的命名,笔者认为都不够准确。有鉴于此,笔者建议生物学的总称采用宇宙时空生物学,其主要分支学科包括地球生物学、地外生物学、生命起源与分布学和生命星际迁徙学。  相似文献   

20.
陈育和 《飞碟探索》2014,(12):26-27
美国马里兰州州立大学的生物和昆虫学教授萨拉·威尔说:“地球上的许多生命形式和我们原来知道的不一样。”最近,在由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组织的一个特别会议上,威尔对科学界做了关于“外星生命可能具有的外形”的学术报告。这次会议讨论了许多关于外星生命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威尔说:“人类是生命之树的很小一支.如果把地球出现生命以来的历史比作一天.人类是在24小时最后的20秒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