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是航天侦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用户对分辨率的要求不断提高,光学系统的焦距不断增长。长焦距TDICCD相机代表着长焦距传输型相机的发展方向,而焦距的增长意味着相机尺寸和质量的增加。文章介绍了国外轻量化技术的一些成果,从结构、材料、探测器等方面讨论了我国高分辨率相机轻量化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TDICCD相机数据采集与图像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一种TDICCD相机实时图像采集和微机快视系统,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3个模块:信号采集电路、图像存储和微机滚动显示部分。 相似文献
3.
4.
杨秉新 《运载火箭与返回技术》2005,26(2):22-24
文章讨论了工程适用的信噪比S/N的定义、计算公式及信噪比的阈值,列举了国外典型TDICCD相机的信噪比值,最后提出TDICCD相机设计所需的信噪比值。 相似文献
5.
TDICCD相机的信噪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文章讨论了工程适用的信噪比S/N的定义、计算公式及信噪比的阈值,列举了国外典型TDICCD相机的信噪比值,最后提出TDICCD相机设计所需的信噪比值。 相似文献
6.
7.
杨秉新 《运载火箭与返回技术》2004,25(3):22-24
文章从分析国内外航天TDICCD相机出发,研究得出,在实验室测得相机奈奎斯特频率(fN)处的静态调制传递函数(MTF)达到0.15,则相机星载时,就可达到fN对应的地面像元分辨率,即设计要求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9.
航天TDICCD相机静态调制传递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文章从分析国内外航天TDICCD相机出发 ,研究得出 ,在实验室测得相机奈奎斯特频率 (fN)处的静态调制传递函数 (MTF)达到 0 .1 5 ,则相机星载时 ,就可达到fN 对应的地面像元分辨率 ,即设计要求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影响航天相机成像质量诸多因素的综合考虑,文章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用MTF与SNR的乘积大于或等于9来综合评价航天相机成像性能的方法,为研制轻型航天相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卫星可见光TDICCD相机的动态范围进行了研究,从成像品质的角度对动态范围提出了要求,并对相机动态范围在轨动态调整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未来空间相机动态范围设计的发展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2.
TDICCD相机的相对孔径与器件像元尺寸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TDICCD可用小相对孔径光学系统 ,使相机轻型化。文章指出相机的相对孔径与TDICCD的像元尺寸必须正确地匹配 ,才能保证相机在奈奎斯特(Nyquist)频率处的实验室静态传递函数(MTFfN)≥0.2。确保相机装在卫星上飞行时 ,达到截止频率对应的地面像元分辨率 ,并介绍了国外TDICCD相机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13.
TDICCD相机侧摆MTF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首先介绍TDICCD相机工作原理 ,分析了卫星侧摆引起像速度与TDICCD电荷转移速度不匹配 ,造成MTF下降 ,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航天TDICCD相机视频信号处理中相关双采样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TDICCD视频信号读出时复位噪声的产生机理 ,并从噪声互消及数学相关性原理出发 ,分析了TDICCD输出视频信号的采样技术———相关双采样 ;讨论了相关双采样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对TDICCD读出噪声 (包括TDICCD的复位噪声、水平时钟驱动及电源地线耦合串扰噪声、输出放大器的白噪声和 1/f噪声复位噪声 )的滤除作用 ,给出了相关双采样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电路实现。最后 ,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TDICCD信号的输出信噪比 (S/N)能达到 4 8dB。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三线阵相机的工作原理、偏流角的形成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偏流对相机MTF和三台相机共同覆盖宽度的影响数据,从而得出在该种类型的相机系统应用时,偏流角必须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6.
微振动对高分辨率空间相机成像影响的集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应用集成建模思想对某型高分辨率空间相机进行了微振动影响的结构-光学集成分析。首先分别建立了该空间相机的微振动载荷模型、结构有限元模型和光学系统模型。然后对微振动载荷作用下的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得空间相机各光学元件的响应位移,并输入到Code V光学模型中做光学系统仿真分析,得出MTF下降和像移情况。通过结果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空间相机对沿坐标轴平动和转动的6种微振动载荷具有不同的响应敏感性,为改进设计、隔振抑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