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民航组织1959~1994年飞行事故调查统计表明,着陆阶段是飞行事故的多发阶段。按不同飞行阶段的统计,加载、滑行、减载阶段的事故率只占2%;起飞阶段的事故率占14.4%;初始爬升段占10.4%;爬升段占6.9%;巡航段占4.4%;下降段占7.2%;起始进近段占11.3%;五边进近阶段的事故率占24.2%;接地段占19.2%。其中五边进近和接地阶段的时间只有  相似文献   

2.
丁鼎  张云飞 《飞机设计》2011,31(1):9-12,35
在民机概念设计阶段,利用巡航、转场、地面等少数高度下的飞机气动和发动机油耗数据,在满足适航条例规定的转场航程和待机时间条件下,采用迭代和积分方法对转场和待机油耗进行计算,而对于滑跑起飞、爬升、下降、滑跑着陆等阶段的油耗则采用统计数据进行估算,从而得到巡航阶段的油耗,进而计算出飞机航程.由于考虑了对民机备份燃油量的硬性要...  相似文献   

3.
波音767—400双发涡扇宽体客机是美国波音公司于1997年1月宣布研制的客机项目,是767系列的加长型,座位数增加了10%~15%,三级客舱构型可容纳245名乘客,两级构型容纳乘客304名。其特点包括加强机翼结构,加厚的翼肋、梁和蒙皮,按波音777更新驾驶舱。在机翼前机身加长3.36m,机翼后加长3.07m。翼展增加4.42m,采用大后掠角翼尖,减小了起飞滑跑距离,提高了爬升率,降低了油耗。767-400研制成本1.265~1.385亿美元(2002年)。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谱分量描述法计算了预定各状态中 A 机和 B 机的各种响应量的统计特性并进行了比较。此外还考虑了自动驾驶仪对紊流作用的改出能力。本文还选用了“乘客舒适性”评定法判定了两机的乘座品质。计算结果表明,小航程晴空紊流情况下,A 机的所有状态及 B 机的大部份状态均是“舒适”的。大航程晴空紊流中,两机的大部份状态均近于“非常舒适”。巡航飞行范围内A 机的各种响应特性变化甚微,且在晴空紊流情况下,巡航飞行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在风暴紊流巡航飞行中是“不舒适的”的。对于小航程风暴紊流情况起飞过程是“不舒适”,大航程风暴紊流情况起飞过程是“非常不舒适”,所以应避免于风暴紊流中起飞。  相似文献   

5.
后缘襟翼运动型式的选择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飞机起飞和着陆,离不开襟翼、缝翼的运动。后缘襟翼不仅能有效提高飞机起飞、着陆时的气动、飞行性能,而且也大大改善飞机爬升率、进场速率及控制进场最佳飞行姿态,还与巡航时的飞行阻力密切相关。介绍设计后缘襟翼的目的、国外主要飞机的襟翼运动型式及多种传动装置的特点及性能分析,比较两类典型“滑轨-滑轮架”襟翼,分析后缘襟翼的运动问题,为飞机设计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风切变是民航局重点监控的红色不安全事件,了解风切变事件的分布特性有助于行业更有效地开展飞行运行品质监控。通过对近两年触发风切变告警的航班QAR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从告警高度上,发现80%以上RWS风切变发生于200 ft以下的低空。从告警事件的飞行阶段分布上,65%以上发生于进近着陆阶段且以RWS类型为主,起飞爬升阶段不到35%且以PWS类型为主。起飞爬升、进近着陆阶段告警事件分布存在的显著差异性与不同飞行阶段飞机重量、空速、俯仰姿态差异以及气象雷达的俯仰扫描模式设置有关。  相似文献   

7.
节油是航空公司的长效措施,各航空公司均很重视。从飞行具体环节出发,基于性能研究民机节油策略,给出飞行前重量、重心、APU 使用和滑行等措施分析和建议,并给出起飞、爬升、巡航、下降和进近着陆的经济飞行节油策略分析和建议。通过对飞行具体环节节油策略的研究,提出重视飞行计划优化和执行的思路,案例分析优化效果,对比分析现有飞行计划方法,得出飞机制造商提供包含飞行计划和QAR(Quick Access Recorder)分析系统等的整体IT解决方案,是提升节油效果的一个性价比很高的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提高民机舒适性需要各个系统的综合设计,但飞机制造成功后如果舒适性不满足要求再考虑改进舒适性,工作进行难度比较大,且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设计之初就要考虑民机客舱的舒适性。为解决此问题,设计之中选择特定的仿真软件对客舱的舒适性进行设计、评估及优化,这样舒适性设计可取得良好的设计方案,并可节约项目成本。基于此研究思路,介绍了利用VIRTOOLS软件对舱内舒适性进行设计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大型客机舱内声学设计方案综述(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噪声是飞机的固有特性,舱内噪声伴随着飞机从地面开车、起飞到降落的整个旅程,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由于降噪效果的局限性,如何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将声学设计融入到飞机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也是需要长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正是基于上述因素提出大型客机舱内声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依据"人机协作"理念,提出了一种民用飞机驾驶舱人机功能分配的优化方法,即通过人机系统的功能分类及自动化等级划分、飞行阶段任务分解,对操作程序进行重构并采用专家评价的方法对人机功能分配进行优化与评估。该方法对于大型客机驾驶舱人机界面的设计和飞行员操作程序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事故与事故征候的关系飞机飞行事故主要是指飞机在开始滑跑起飞至返航进场着陆后滑回所规定位置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等级事故或重大事故征候。一般,事故有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它是最重要而又最不为人们所理解的阶段,即事故征候阶段,也就是引起事件的阶段;第二阶段,就是事故本身。事故征候阶段包含一系列事件或事故征候,每个事件或事故征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飞行员的灵活性,但征候本身不一定会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12.
战斗机驾驶舱环境热舒适性是保障飞行员人机工效,确保战斗机发挥最佳作战性能的重要因素。但是,常用预期平均投票数-预期不满意百分数(PMV-PPD)人体热舒适性评价指标无法适用于驾驶舱内极度不均匀流场和温度场环境,驾驶舱环境热舒适性缺乏有效优化设计手段。首先利用STAR-CCM+、TAITherm 2个软件,实现了驾驶舱内气流组织与Fiala人体生理模型和Berkeley热舒适评价指标的联合仿真功能;进一步以人体热舒适性和温度不均匀性系数为优化指标,采用遗传算法(GA)对驾驶舱多个送风口流量分配进行一定优化设计。与传统非耦合求解方法相比,联合仿真方法可有效提升驾驶舱内飞行员皮肤温度与热舒适性计算精度。与原始设计方案相比,优化后人体周围环境温度不均匀系数改善16%,整体热舒适性提升了0.285,占该档量化表阶梯的14%。同时,优化方案绝大部分局部热感受、热舒适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头部和颈部改善最大,颈部热感受与热舒适性分别提高了0.55、0.781,分别占该档量化表阶梯的55%、39%。  相似文献   

13.
在飞行领域,我们经常说有“数”飞遍天下,无“数”寸步难行。例如,在起飞滑跑阶段发生特殊情况的机率相当大,一旦遇险,是继续起飞还是中止起飞,这对机长是个严峻的考验。而“V1”速度,正是机长在起飞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决定“走/停”、争取生存的关键依据和界限。2000年10月10日,原中国西南航空公司陈志勇机组驾B757/2821号机执行SZ408(加德满都-拉萨)航班,飞机起飞增速至130海里/小时时,突然从跑道右前方草丛中窜起一只老鹰,并以低于驾驶舱的高度从右向左急速穿越跑道,随即机组听到“砰”的一声,同时飞机伴有明显的晃动、偏转及发动机…  相似文献   

14.
翼梢小翼后缘舵面偏转对机翼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型客机某方案机翼为基本翼,基于N-S方程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融合式翼梢小翼后缘操纵舵面偏转对机翼空气动力特性影响。研究发现,翼梢小翼舵面偏使得机翼气动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偏转舵面导致了机翼最大升阻比的降低,然而它可以优化不同飞行阶段升阻比。其中,舵面外偏,机翼在阻力增加不大的条件下,升力明显增大,有利于提高起飞、爬升性能;舵面不偏条件下升阻比最大,有利于提高巡航效率;舵面内偏,机翼阻力明显增大,有利于提高飞机着陆性能。另一方面,舵面偏转可以控制机翼翼梢涡的发展,有助于耗散机翼尾涡及激发翼梢涡自身的不稳定性而加速耗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直升机座椅舒适性的调查,部分直升机飞行员由于飞行而出现腰部疼痛。本文对腰部疼痛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找到腰部疼痛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慧  张炜  马智 《航空工程进展》2013,4(4):414-421
驾驶舱视觉舒适性会直接对驾驶员产生影响,可能引起驾驶员视觉疲劳和操作失误,对飞机驾驶的安全性和驾驶员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采用日光眩光概率(DGP)、亮度对比度(LR)和人眼垂直照度(Ev)指标,对不同的季节、日照时间和天气条件下的飞机驾驶舱进行视觉舒适性的仿真研究,形成数据库.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飞机设计阶段对飞机驾驶舱的视觉舒适性进行有效地评估,研究结果可为飞机驾驶舱防眩布置及照明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纵向飞行品质要求中“操纵期望参数CAP”、“机动飞行中的操纵运动”和“起飞中的纵向操纵”三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对不使用控制增稳的飞机,CAP参数中A种飞行阶段一级下边界要求0.28显得偏高,特别是对带有较多外挂物要进行对地攻击的飞机更难于满足;对单位过载杆位移的要求,原OTT中要求X~n>12mm/g比较含糊,把它理解为对整个飞行包线内所求飞行情况的要求,并且作为力臂调节器设计中变臂比选择的重要依据,可能有问题,应该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确定出适合我国情况的X~n要求;对起飞中的纵向操纵应考虑飞机起飞滑跑时加速度的影响,队为MIL-F-8785B中要求在0.9V_(min)达到起飞离地姿态和OTT中要求在0.8V_(离地)抬前轮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确定飞机最佳航路爬升时机对提高飞行安全与效率有着重要意义.以北京区域管制的穿越间隔标准为例,根据几种典型航空器型号、起飞重量、不同高度层等相关因素,编程计算穿越高度层前所需的间隔,再考虑飞机调速情况做出修正,最终确定了航路飞行阶段飞机的最佳爬升时机.研究结果可提高管制员工作效率、增加空中交通流量,并可用于容量评估及空域规划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金长江  洪冠新  韩潮 《航空学报》1996,17(Z1):53-55
飞机穿越高烟囱排放的高速热气流,尤其是在起飞和进场着陆阶段,烟气流场将影响飞机的航迹保持,造成颠簸,或影响乘座舒适性。用数值仿真方法论证飞机在正常飞行和非正常飞行、开环操纵和闭环操纵、有风和静风情况下,穿越烟气流场的运动特性。实践证明论证结论与飞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寒冷天气对飞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寒冷天气的特殊运行环境下,必须在航班执行前严把放行标准,详细评估飞机、机场和航线的运行条件,充分考虑冬季的运行特点,从签派、机务、飞行等各环节入手,严保航班在起飞、巡航、着陆各个阶段的飞行安全。首先要注意低温对飞行高度指示的影响,提高进离场的安全越障余度;其次,在预计有结冰情况时,需要对飞机进行除防冰,保证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完好;再次,极地航路需要考虑燃油冰点的限制,避免空中燃油温度过低出现凝结;最后,要做好污染跑道的起飞和着陆性能分析,保证起降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