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明了在无法获得设备使用现场环境实测应力或估计应力的情况下,要想在模拟的使用环境条件下进行可靠性增长、鉴定和验收试验,就需要根据受试设备载机的飞行任务剖面以及设备在载机上的安装位置和环境条件来设计可靠性综合试验循环剖面。按照MIL-HDBK-781提供的图表数据和有关规定,阐述了试验剖面的设计方法,给出了Ⅱ类(含ⅡⅩ类)机载电子设备试验剖面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可以同时工作在BD2B3与GPS L1频段的低剖面微带导航天线,采用多调谐回路技术实现了天线双频工作。该天线方便调试与实现,可以应用于要求天线剖面较低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AS350B3直升机常被用来执行电力作业任务,而在高原等缺氧地区,有必要为其加装供氧设备以保证机组人员的安全作业。本文对AS350B3直升机供氧设备的加装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了适航审定基础,确定了符合性验证方法,给出了改装设计批准书的审定流程,为电力作业直升机重要改装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飞机总体设计用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设计的质量与效率,研究了数据库在飞机总体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建立了翼型、剖面及简化模型数据库,包括发动机、座椅、飞行员、雷达、座舱显控设备、武器、起落架及其他机电、航电设备数据库,并且提出了模型的参数化方法.在一个开放式飞机总体设计环境中集成了建立的数据库,实现了在几何模型构建、总体布置时的数据库调用.最后通过一个设计实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三叉戟”是英国霍克·西德利公司(原为德·哈维兰公司)为满足当时英欧航空公司要求而设计的适于中/短程客运的三发民航机。该机前后共发展五种型别,即“三叉戟”1C、1E、2E、3B和超3B。  相似文献   

6.
等Mach/CAS爬升是一种符合驾驶员实际操作特性的爬升方法,可方便地对飞机进行四维导引和控制.研究了这种四维飞行剖面的计算与综合,分析了剖面的构成与结构特点,讨论了剖面解算的数值积分解算方法.最后以B737飞机为对象,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无图纸设计”和“并行工程”为标志的产品设计手段的革命,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机械制造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借助计算机的图形和数据处理功能,机械工业已经实现了由手工绘图的传统设计方式到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方式的转变,尤其是波音777飞机的设计和制造完全实现无图纸化,说明了这一技术已经成熟,进入了实用阶段.“无图纸设计”和“并行工程”并不像实现通信现代化那么简单.“无图纸设计”和“并行工程”除了配备必须的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数据传输设备等硬件和设  相似文献   

8.
复合材料参数化桨叶的动力学减振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行桨叶动力学优化设计,建立面向工程设计的复合材料多闭室C型梁桨叶剖面参数化模型,实现了桨叶剖面气动外形、内部结构组件、复合材料铺层设计的参数化,并提出了一种保持C型梁纤维面积恒定的参数化设计方法.采用全局寻优能力较强的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集成参数化设计模型与旋翼有限元气动弹性综合分析模型,通过桨叶各剖面结构组件的参数优化实现了旋翼动力学减振.算例给出了"海豚"直升机桨叶剖面特性实测值与参数化桨叶模型计算值的对比,整体误差不超过3%,并用该参数化模型对桨叶进行动力学减振优化,实现了旋翼加权优化振动载荷系数减小4.15%,经过优化后桨叶的配重位置更加分散,有利于缓解桨叶内部应力/应变突变;而且部分配重分配到桨尖,提高了旋翼的自转惯量,增加了旋翼自转下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对X-47B双后掠飞翼布局的气动布局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前缘后掠角、外翼弦长等平面形状参数对单后掠、双后掠飞翼布局的气动及隐身特性的影响,讨论了内外翼采用不同前缘剖面形状的原因,总结了X-47B无人作战飞机布局的发展历程及详细设计阶段翼尖修形的效果,为飞翼布局飞机的气动隐身设计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设计任务循环的选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迎东  高德平 《航空学报》1999,20(2):158-160
由某型发动机的未来使用任务推导了其设计飞行任务剖面和飞行任务混频,然后根据该发动机的高度-速度特性得出了其转速剖面。在该转速剖面下对发动机的压气机盘进行了应力和疲劳寿命计算,由计算结果得出该发动机设计任务循环的选取范围,认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任务循环除0-最大-0、慢车-最大-慢车和巡航-最大-巡航3类循环以外,还应当包括对发动机构件疲劳寿命有较大影响的其它载荷循环,否则将造成设计载荷估计精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