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航天员》2012,(4):13-23
从北京到酒泉、从酒泉到天宫、从天宫到地面,神九出征、发射、对接、在轨、凯旋,这是一次伟大神圣的飞天实践,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任务历程,这是一项举世瞩目的航天盛事,每一帧珍贵的镜头,每一张精美的照片,每一个难得的细节,都值得每一个人珍藏。图说神九任务全过程,我们用最直观最形象的方式,带您走近神九……  相似文献   

2.
从神一太空遨游到神五载人飞行,从神七出舱活动到神九载人交会对接,中国航天事业一路的技术突破,令人目不暇接.中国"航天梦"载着民族"复兴梦"一路腾飞,中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信心十足地迈向遥远的太空. 长城润滑油全程护佑航天工程 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在神九标志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基础上,神十完成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科学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等天地互动项目.  相似文献   

3.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着3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场出发,开始执行第二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6月26日,神舟十号飞船独立飞行3天,与天宫一号组合体联合飞行12天,完成了三次交会、两次对接、一次绕飞,在轨飞行15天后,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回收。"神十"履行新使命  相似文献   

4.
幸不辱命     
刘宇 《航天员》2012,(4):46-46
当6月16日傍晚.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宣布神九发射成功时,我为我们神箭团队兑现“十全十美,神箭神奇”的承诺感到自豪和欣慰。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是2F火箭的第十次飞行,也是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第三次飞行,更是它的首次载人飞行。如何保证这枚几乎为全新状态的火箭能高可靠高安全地胜利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相似文献   

5.
杭添仁 《航天员》2013,(1):30-33
6月16日18时37分,我国用长征2F遥九火箭成功发射了载有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神舟九号飞船。本次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验证自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并首次验证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全面验证组合体的环境保障情况:三是验证在神舟八号基础上进行过改进的神舟九号飞船性能。本次任务具备三大特点:首先,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的手动控制对接。其次,这是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天宫一号内。第三,由于有我国首位女航天员,为此对飞船和她所使用的航天服、座椅等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2,(7):F0004-F0004
2012年6月18日、2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获得圆满成功12011年11月3日、1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两次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恒达微波研制的天、神二船“微波雷达天线”与“微波应答机天线”表现优异!  相似文献   

7.
杨雯 《中国航天》2012,(7):53-54
2012年6月,在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5所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为天宫与神九精准导引,圆满完成了"首先捕获、稳定跟踪、精确测量"的神圣使命。这是继2011年11月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微波雷达不负众望,再让"太空之吻"画面完美定格。25所自主研发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是实施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关键单机,为交会对接提供距离、速度、角度、角速度等信息。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中,微波雷达在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距224公里时,迅速发现并锁定目标,直至两航天器成功实现对接,始终工作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黄希 《中国航天》2012,(7):9-10
在2012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一号文件明确的全年九项重点工作中,"确保以神舟九号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代表的高密度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位列第一。这充分体现了作为集团公司全年任务中的"重中之重",神九任务的极端重要性。2011年,集团公司承担的三大核心关键系统——改进型长二F火  相似文献   

9.
过程受控 确保质量 在神十任务中,149厂承担了神舟飞船推进舱、对接机构分系统的总装任务.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该厂指挥线、技术线、质量线以及生产一线都行动起来,以确保产品质量来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阳光 《航天》2012,(8):32-35
6月16日~29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航天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包括第一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第一次实施手动交会对接、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天宫一号、第一次有女航天员飞行、第一次实现十余日载人飞行等,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八方舆论盛赞中国航天的巨大进步,巾帼英雄刘洋备受关注,各国与中国航天开展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雨水 《航天》2014,(1):64-64,F0003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乘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飞船在轨飞行15天,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手控交会对接,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和首次太空授课活动。6月26日8时07分,飞船按计划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安全着陆,航天员自主出舱,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2.
五轩 《中国航天》2012,(7):14-15
总体上来说,神舟九号飞船与神舟八号在技术状态上来说是一致的。由于神舟九号要执行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根据任务的不同,神舟九号飞船针对载人飞行的特点,在方案上进行了适当的修改。神舟九号飞船的方案与神舟八号相比,主要有以下十个不同。第一、由无人参与到有人参与由神舟八号不载人到神舟九号载  相似文献   

13.
6月29日10时许,神九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天宫一号与神九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作为全国唯一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专用服饰系列研制的制鞋企业,际华集团上海特种鞋靴分公司第四次助力航天英雄迈步太空,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坚定的精神信念,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峥嵘历史铸就成熟鞋艺际华上海特种鞋靴分公司自1911年建立以来,历经时代更迭和风雨变迁。作为中国最年长的百年鞋企,一代又一代人承担起我国国防和我军特种部队鞋靴领域的科研和生产任务,接连创造了无数个军内的第一记录。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交会对接是空间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各种复杂和大型航天任务的基础。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传统2天交会模式任务周期长的问题逐渐凸显。文章结合俄罗斯近期进行的近地轨道快速交会对接任务,分析快速交会技术应用、弃用、重新启用的发展历程和原因,基于俄罗斯传统2天交会对接方案,研究了减少交会任务周期的方法和快速交会对接任务周期范围,分析快速交会对接相位特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应急方案,最后分析俄罗斯快速交会模式演化并提出改进措施。文章分析成果可为我国快速交会对接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一种用于空间对接机构的螺旋电缆设计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电缆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生产制造工艺。给出了材料蠕变、伸缩性能和空间环境等试验结果,均符合设计要求,并成功地用于神舟八、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空间交会对接。应用情况表明:该电缆的结构紧凑,伸缩性能良好,满足低轨空间环境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诸葛炎 《航天》2011,(10):30-33
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已进入发射实施阶段,在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八号飞船后,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继续实施空间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并将在2020年建造长期载人空间站。本刊特编撰"空间交会与对接"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航天员》2012,(1):8-8
2011年12月29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中央主流新闻媒体负责人、资深科技记者和新闻网站主编共同评选出的2011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在京揭晓。“天宫神八空间交会对接成功”同时入选了国内和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703所承担着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防热材料及结构的研制生产任务。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的成功交会对接是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意义更为重大。神舟九号需要增加微波雷达、激光雷达、CCD传感器等交会测量设备以及对接机构、燃料等,为此在火箭运载能力固定的前提下,只能通过飞船减重来满足要求。该所通过科学设计,在神七的基础上为神九返回舱成功"减肥"8.7公斤,充分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黄希 《中国航天》2012,(7):37-38
位于北京唐家岭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近年来由于陆续放飞"神舟"、"嫦娥"而享誉世界,诸多国际政要来访中国都要来这里造访,以"一探究竟"。随着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加速推进,很多细心的人发现,坐落于大院内一座平凡的科研楼里频频有神秘人物来访。即将执行神九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的"必修课"之一,就是来这里的人控模拟座舱学习人控对接技术,全面掌握"开飞船"的技能,以便在太空中实现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完美人控对接。"就像掌握汽车驾驶技术一样。  相似文献   

20.
陈立 《中国航天》2012,(7):23-24
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牵动国人心弦。对比去年的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此次任务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人"。因为涉及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发射神九的改进型长二F运载火箭上的逃逸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运载火箭发射是航天员进入太空的重要一步,也是危险性较大的一个环节。作为救生装置,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系统将完成飞船发射阶段的护航使命,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情况,它可以带走飞船,帮助航天员逃离危险区。而在这个过程中,逃逸系统要力挽狂澜,就得仰仗拥有极高安全可靠性的逃逸系统动力装置——逃逸固体发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