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雨水 《航天》2009,(5):60-61
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回收纪念封;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返回纪念封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乘着醒目的降落伞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安全着陆,3名航天员健康出舱,标志着"神舟"载人飞船首次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神舟十号"飞船在轨飞行15天,其间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完成了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飞行,是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至此,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完美收工,中国航天从此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研制阶段。  相似文献   

3.
周建平 《航天员》2013,(4):42-44
2013年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随后,神十飞行乘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况良好。至此,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既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     
《航天员》2013,(2):8-8
神舟十号任务动员大会顺利召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013年1月22日报道,载人航天工程第二十二次工作会暨神舟十号任务动员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2年度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和成果,并且全面研究部署了2013年度各项任务和工作安排,重点对即将实施的神舟十号任务开展了全面的动员。  相似文献   

5.
载人航天 开启应用之旅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我国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打牢空间站研制建设基础的意义深远且重大. 此次任务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是,这是首次执行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的应用型飞行.对于神舟飞船而言,此次飞行成功实现了从试验型向实用型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6.
周建平 《航天》2013,(12):6-1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表示,中国航天人将坚持着眼国家整体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持续推进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为探索太空、造福人类,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人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针对读者关心的下一步,本刊特摘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的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航天》2012,(9):26-27
从最小配置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到全系统状态上天的神舟二号;从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行到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神舟七号太空行走;从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到神舟八号、九号相继突破自动、手控交会对接,实现航天员短期驻留……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了载人航天,根据自己的国情和需求开展规模适度的飞行试验。20年神舟飞天,中国开启了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航天时代。随着第4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中国人的太空探索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自信、自强、自立的中国人必将在更高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创造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辉煌。中国人也必将拥有更强的能力,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航天短讯     
<正>神舟十六号圆满完成任务据《中国航天报》2023年11月1日报道,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包含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3个航天员类型,是第3批航天员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9.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值此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担任这次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3月1日在北京透露,今年完成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和首次应用性飞行试验任务后,中国航天将为空间站建设进行技术准备,为载人航天后续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卫星应用》2008,16(4)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9周年到来之际,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圆满完成这次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2.
10月17日,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走出神舟六号返回舱瞬间的镜头被定格成了一种语言——神舟六号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地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在夺取最后胜利的前夕,航天人在主着陆场发起了最后的总攻。搜救行动分空地两队参加主着陆场回收任务的航天科技集团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3):239-239
6月11日17点38分,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搭载着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570余秒,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幕正式拉开。作为我国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行既是由“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载人飞船组成的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我国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打牢空间站研制建设基础的意义深远而。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 Y1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于两天后与在轨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神舟十一号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从第二步到第三步的一个过渡,旨在为中国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此次任务是我国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将长达33天。  相似文献   

15.
《卫星应用》2005,13(4):1-1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值此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特向担任这次飞行任务的英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2008,(3):5-5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2月28日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神舟七号航天员乘组9月24日下午在酒泉卫星中心与媒体见面.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组成飞行乘组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以下是三名航天员的个人简介:  相似文献   

18.
阳光 《航天》2012,(8):32-35
6月16日~29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航天交会对接飞行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第一,包括第一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第一次实施手动交会对接、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天宫一号、第一次有女航天员飞行、第一次实现十余日载人飞行等,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八方舆论盛赞中国航天的巨大进步,巾帼英雄刘洋备受关注,各国与中国航天开展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载入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2月2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按照任务计划,神舟七号飞船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进行航天员空间出  相似文献   

20.
《航天员》2012,(2):8-8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2月17日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于当日宣布,我国将于今年实施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实现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担负此次任务的飞行乘组将由3名航天员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