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玉双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18(2):52-54
本文主要从银行对信贷资产业务所依赖的政策及发展方向的研究、决策的应变性和灵敏性、定位机制及不良资产形成后的单一消化方式几方面分析银行自身因素对银行信贷资产债权维护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通过对软件运行环境的分析,提出一种系统安装难度较大且一次安装可以多次拷贝使用的仿真运行平台的搭建方法,并以虚拟机技术VMware和嵌入式系统VxWorks为例,详细介绍搭建过程。 相似文献
8.
格莱珉银行是孟加拉国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博士创立的一家乡村银行,它专门发放小额贷款,已经帮助数百万贷款者摆脱贫困。论文在研究格莱珉银行的运行模式之后,探讨了格莱珉银行对发展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定位、资金补充及政府支持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引言
历经多年的建设,民航空管设施已具有相当规模。随着计算机、自动化、网络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空管设备运行已开始由本地的、孤立的、简单的运行保障模式向系统化、网络化、联网集成化的运行保障模式过渡。随着民航雷达管制与缩小最小垂直间隔的陆续实施,我国空管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活动商业化程度日趋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造卫星被用于民用通信、遥感和导航活动,具有了商业运作的属性。各国政府不再是单一的空间活动投资人,民间商业投资机构逐步成为空间活动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由于空间活动存在着跨越国界、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1.
对热解型碳化复合材料三维烧蚀内部热响应数值计算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碳化层—热解面—原始材料层模型,将热解气体与碳化层之间的对流换热处理为源项,通过有限元法建立移动边界条件下温度场求解方程组,采用Gauss Seidel迭代法计算热解气体质量流量和温度场。同时,研究和分析了三维烧蚀移动边界处理方法以及动网格生成方法。由于每个时间步都需要网格重划,烧蚀热防护数值计算对存储效率和计算效率要求较高,本文研究了内部热响应计算中影响存储效率和计算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压缩存储方案和求解方案。计算结果表明,移动边界处理方法准确合理;存储方案的存储效率较高;保持刚度矩阵和形函数矩阵正定对称性可以加快温度场计算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2.
13.
为满足临近空间载人舱着陆缓冲装置可重复使用以及多着陆工况下能提供较好缓冲性能的要求,提出一种以双腔油气缓冲器为主支柱,单腔油气缓冲器为辅助支柱的新型着陆缓冲系统。针对舱体着陆过程,建立了考虑地面弹塑性变形的联合仿真动力学模型;通过与单腿着陆冲击试验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水平着陆速度,着陆俯仰角以及地面摩擦系数三种初始着陆条件对临近空间载人舱着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水平着陆速度可有效减小舱体水平着陆过载及提高着陆稳定性能;水平或小俯仰角着陆可使主、辅支柱的受载分配更加合理;减小足垫与地面间摩擦力可降低舱体竖直过载并提高着陆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器收放、锁定、缓冲一体化着陆装置及其气压驱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着陆装置展开机构的运动奇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展开机构动力学模型与气压驱动系统集中参数模型,将两模型相耦合从而构建了展开系统协同仿真分析模型,随后重点研究了运载器主体自旋角速度、垂向返回速度、减压阀调节压力以及支柱摩擦力对展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载器自旋角速度越大,产生的离心力越高,将导致支柱展开时间及各腔压力峰值减小;垂向着陆速度越高,引起的支柱气动阻力越大,将会大幅延长展开时间;减压阀调节压力的增加将缩短展开时间,但会引起各腔峰值压力上升;支柱摩擦力的增加将增大展开时间,但会减小锁定到位时间。 相似文献
15.
16.
月球探测器着陆性能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着陆缓冲装置是月球探测器的核心组成,对其着陆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 是着陆器设计的重要环节。论文以四腿悬架式着陆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综合考虑月面非线 性变形、反推火箭残余应力、姿态控制力等基础上建立了探测器倾斜月面着陆过程动力学方 程。其次,研究了月面摩擦系数、月面着陆倾斜角度、反推火箭残余应力、着陆速度对探测 器着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探测器着陆稳定性能伴随着月球表面土壤摩擦系数、月面倾斜 角度、着陆速度的升高而急速降低;探测器反推火箭残余应力虽能较大地减缓月面对着 陆器的冲击,但过大却容易导致探测器在月面反弹甚至翻滚。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空间不连续工作的典型星载光学遥感器的结构和光学系统,进行抗辐射薄弱环节与总剂量效应的仿真分析计算,提出在遥感器入光口遮光罩处增加防护盖以降低光学系统中辐射吸收剂量预示最大位置处的吸收剂量,并对防护盖的具体参数进行仿真优化设计。研究表明:光学系统各光学部件所在位置辐射吸收剂量处于不均匀状态,接收地物信息的第一镜体处的预示值最大;安装防护盖后,可大幅降低该处的辐射吸收剂量,使之与其他部位的吸收剂量处于同一量级水平;防护盖的实施参数以厚度1~3 mm、距离入光口遮光罩端部小于20 mm为最佳。文章最后描述了防护盖设计方法的通用性,给出了防护盖的适用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