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氢气和氮气的摩尔比r在1.0~2.0范围的混合气体作为推进剂,实时检测电弧加热推力器运行中的弧电流、弧电压、入口压力、真空室压力、质量流量和喷口温度等工作参数,研究了比功率、r和质量流量对推力器产生的推力、比冲和推力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同时增加混合气体的质量流量和r能有效提高推力器的推力;较高的r能获得高的比冲和效率,尤其是比冲随着r的提高明显地单调上升。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然辐射冷却结构的小功率电弧推力器,实现了以氮气为推进剂的长时间稳定运行。采用间接测力方法得到推力,利用铜镜反射法拍摄喉道处的放电状态,结合测量的弧电压、弧电流和气流量数据以及导出的比冲和推力效率,对推力器运行性能和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气流量为100~700mL/min,输入功率为35~55W的条件下,最大推力约为24mN,最大比冲接近175s,当弧电流为80~120mA范围内变化时,弧电压变化范围为420~520V,并且弧电压随气流量的增加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们为了进行钛板(工业纯钛)的补焊工作,在缺少专用设备的条件下,改进了简易手工氩弧焊装置,成功地完成了补焊。一、氩弧焊机的改进焊接电源利用AG—300型直流弧焊机、电阻稳压器代替氩弧焊机。在缺少衰减装置的  相似文献   

4.
直流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直流滑动弧放电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点火的性能特点,设计了直流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在模型燃烧室内进行了煤油/空气混合气的点火实验,利用高速相机记录了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的电弧产生和滑动过程以及燃烧室内煤油/空气混合气的点火和火焰发展过程,研究了不同空气工作介质流量、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点火器电极夹角和点火器安装位置等因素对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点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动弧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的跳动,并且存在着电弧分流的现象,导致电弧长度发生变化;在湍流的作用下,初始火核会演变为分裂的、大面积的湍流火焰,着火面积不断增大,最终在t=21ms时形成稳定燃烧;随着空气工作介质流量增大、驱动电源输出电流减小以及点火器的安装位置远离燃油雾化喷嘴,滑动弧等离子体点火器的电弧长度减小,点火延迟时间逐渐增长,例如余气系数α=8时,I=30A下电弧长度为47.1mm,相比I=20A增长了75.1%,点火延迟时间为21ms,相比I=20A缩短了40%;而随着点火器电极夹角的增大,电弧长度先增大后减小,点火延迟时间则先减小后增长,在电极夹角θ=45°时,电弧长度最长,点火延迟时间最短,分别为30.5mm和12ms。  相似文献   

5.
要扩大等离子弧焊接工艺的应用范围,当前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随着被焊材料厚度的增大,焊接规范区域变窄,特别是每当焊接厚度>6毫米时,焊接规范参数(离子气流量、焊接电流等)稍微变化即会导致未焊透或烧穿;一是焊接环形件时,收弧处容易产生气孔。这两个问题是与等离子弧焊枪的性能密切相关的;而焊枪性能的优劣关键在于喷嘴  相似文献   

6.
UCON系列水溶性淬火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生产的UCON系列A、E和HT型水溶性淬火剂是铝合金和钢件淬火的理想淬火剂.UCONA为快速淬火剂,是美国军标MIL—H一6088和MIL—A—21180中规定用于铝合金淬火的介质,也是美国航空材料标准中规定...  相似文献   

7.
士元 《国际航空》2001,(12):57-58
日本很早就有N—1、N—2和H—1等多种火箭,但因性能差,未能进入国际市场。H—2火箭多次发生发射故障,使日本航天业蒙受极大打击。最新研制的H-2A火箭虽然也多次发生故障,但日本始终坚持下来,最后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空中交通流量仿真过程中灵活性和智能性的不足,将分布式人工智能Multi—Agent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领域中,提出了基于Muhi-Agent的空中交通流量仿真方法。介绍了空中流量管理的体系结构和流量管理的具体措施,详细设计了与流量仿真相关的重要Agent,包括航班Agent、航路Agent、机场终端区Agent和区域流量管理Agent等,探讨了各Agent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在流量管理中的职能,构建了基于Multi.Agent的空中交通流量仿真子系统的整体框架.为实际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拳者。  相似文献   

9.
阳极结构对电弧加热发动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凌云  沈岩  刘政胤 《推进技术》2008,29(3):381-384
为了解决电弧加热发动机在低功率和低流量下工作稳定性差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以氮气为推进剂,比较了两种阳极结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采用原有阳极结构,在低功率时推力比冲性能较差,在低流量时效率较低;而在收缩段采用绝缘体代替原有钨阳极的新结构后,可使发动机的推力、比冲和热效率等性能和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说明通过阳极结构的改进可以人为控制弧点位置,对于低功率电弧发动机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SIGRAPH-NC数控编程系统西门子利多富公司推出了SIGRAPH—NC数控编程系统.它可供数控机床实现NC控制,并将产品的设计过程与制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用户可通过基于菜单的图形交互界面及使用方便的系统功能获得SIGRAPH—NC的全面支持.豆高...  相似文献   

11.
本成果采用筒体和过滤介质微孔镍管。微孔镍管采用特种粉末冶金方法制备 ,其工艺过程包括粉末制备、处理、筛选、加工成型、烧结、性能测试、参数组合等。通过改变粉末精度及其分布和加工条件 ,可控制微孔管的孔隙度、孔径分布、强度和尺寸 ,以适合各种要求。本技术过滤效率高。可滤除气体中 0 .5 μm~ 0 .9μm的颗粒 ,过滤效率达 99.999% ;阻力小 ,初始压降为5× 10 3N~ 1× 10 4 N ;流量范围大 ,可由 1m3/h~ 2 4 0 0m3/h ;强度可靠 ,可承受正向压力差 1× 10 5N~ 1.5× 10 5N ,反吹压力 5× 10 5N以上 ;使用寿命长 ,并且可…  相似文献   

12.
西门子利多富数控加工编程集锦1四轮车床的赃控峋程(SIG~—NC—TURN)SIGRAPH—NC—TURN可实现四轴联动车削加工的数挂钩程.根据工件的几何形状,该软件能区分工件上已加工和毛坯轮廓;可在屏幕上对加工过程进行仿真,采用不同的因色分别表示刀...  相似文献   

13.
电弧加热推力器利用直流电弧放电加热推进剂,并将加热后的推进剂通过拉瓦尔喷管高速喷出产生推力。电弧加热推力器的性能与其喷管内部复杂的传热与流动以及能量转换过程密切相关。分别以纯氩、氮、氢气以及氢/氮混合气为电弧加热推力器的推进剂,在推进剂供给流量4~270mg/s,弧电流4~12A,环境压力低于20Pa的条件下,实时检测了自然辐射冷却及推进剂再生冷却喷管的电弧加热推力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喷管外表面温度、弧电压、产生的推力等参数及其变化,综合分析了喷管温度变化对推力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段锟  潘文霞  孟显  黄河激 《推进技术》2013,34(11):1580-1584
为了对适合小卫星使用的电弧加热推进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自行设计了输入电功率数瓦至数十瓦的小功率电弧等离子体推力器及其运行性能实验系统,包括一种气动小推力的间接测量系统。对四种不同喷管结构和尺寸的小功率电弧推力器,实验检测了所产生的推力随着弧电流和推进剂流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气流量4.5~10.5mg/s,输入功率3~35W的条件下,推力器产生的最大推力约为9.7mN,最大比冲约为110s;减小喉道直径,适当增加扩张比有助于提高小功率Arcjet的性能;当弧电流在10~110mA范围内变化时,弧电压的变化范围约为210~280V,气体的放电形式有别于传统的电弧加热推力器。   相似文献   

15.
滑动弧等离子体强化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强化燃烧技术。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点熄火边界拓宽的需求出发,阐述了 滑动弧强化燃烧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滑动弧等离子体通过化学效应和热效应2个方面强化燃烧的作用机制,介绍了滑动弧等离子体强化燃烧技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潜在优势。从放电特性、数值仿真、强迫雾化和强化燃烧4个方面,分析了滑动弧强化燃烧的研究现状。针对滑动弧等离子体强化航空发动机燃烧技术的技术特点,给出了3种自由轨道式3维旋转滑动弧强化燃烧方案和1种固定轨道式滑动弧强化燃烧方案。以燃油喷嘴和文氏管放电方案为例,给出了旋转滑动弧强化燃烧的试验验证结果。对滑动弧等离子体强化燃烧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陈朝  于锦禄  张磊  蒋陆昀  蒋永健  胡雅骥 《推进技术》2020,41(12):2766-2773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旋转滑动弧的航空发动机新型燃烧室头部,该头部可以在保持原有燃烧室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对燃烧室的点火和助燃。进行了新型燃烧室头部的放电特性实验,分析了稳定电弧滑动(A-G)模式和击穿伴随滑动(B-G)模式两种放电模式的特点。探究了两种放电模式对振动温度的影响,以及空气流量和电压对OH、O2、O3、NO四种粒子光谱发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G模式电弧的放电功率更大,达到84W,放电模式对振动温度的影响取决于空气流量和电压的变化,而光谱发射强度则是A-G模式大于B-G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连接CAD与CAM的桥梁──SIGRAPH-NC系统SIGRAPH—NC是西门子利多富公司开发的可供数据机床实现江经的编程软件,是连接CAD与CAM的桥梁.19opAPH—CAD—ZDSIGRAPH的二维CAD具有SlopAPH—CAD—A这样的编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拓扑中S-弧连通性问题,给出了一些新的结论。在文中,首先给出了半连续等函数一些概念和性质,对弧连通性作了几种推广,给出了几类新的弧连通性,即S-弧连通性;然后,讨论了S-弧连通性的性质及它们与弧连通性的关系。最后,研究了弧连通性中的开SH-弧连通性与SH-连通性的关系,给出了一系列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非寒 《国际航空》2001,(2):61-63
欧洲计划2003年发射第一颗称为METOP的极轨道气象卫星;美国的气象卫星现由商业部所属的美国海洋与大气局(NOAA )负责管理和运行,从2008年起将由空军、 NASA和 NOAA人员组成的办公室管理运行;日本用一种称为 MTSat新型卫星代替最新的 Himarawi—5 2星;俄罗斯将于今年发射第二颗 GOMS卫星和第一颗新的“流星” M3极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20.
亚声速涡轮导叶全气膜冷却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亚声速涡轮导叶的全气膜冷却特性,在短周期高速风洞中对全气膜覆盖涡轮导叶实验件进行了实验,获得了涡轮叶片表面在不同主流雷诺数(Re=3.0×10~5~9.0×10~5)、二次流质量流量比(MFR=5.5%~12.5%)和主流湍流度(Tu=1.3%,14.7%)下的气膜冷却效率分布。实验叶片前缘有5排复合角度圆柱形气膜孔形成前缘喷淋冷却结构,压力面和吸力面分别有6排和3排圆柱形气膜孔。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的质量流量比范围内,涡轮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的气膜冷却效率随着质量流量比的增大而减小,而前缘区域的冷却效率随质量流量比的增大而增大;雷诺数的变化主要影响叶片压力面相对弧长S/Smax-0.6区域的冷却效率分布,在高雷诺数(Re=9.0×10~5)下,大质量流量比的冷却效率最高,而在中低雷诺数(Re=3.0×105,6.4×105)下,小质量流量比的冷却效率最高;叶片前缘气膜冷却效率受主流湍流度升高的影响较小,而在压力面和吸力面冷却效率均随着湍流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