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引言商业航天活动与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密切相关。出于国家安全、经济效益等因素考虑,各国都在积极地发展商业航天。近年随着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蓝色起源公司(Blue Ogin)等私营航天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商业航天发射成本大幅降低,这对已经形成的国际商业航天格局造成了巨大冲击。专利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开展专利布局是国际一流公司获取竞争  相似文献   

2.
国外降低运载火箭成本途径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发展高可靠、低成本、快速响应的航天运输技术是各航天大国追求的目标。面对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已成为航天业提升竞争力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航天活动的快速发展,对低成本发射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为代表的私营航天企业低成本技术日臻成熟,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实验性太空飞机-1(XS-1)为代表的未来低成本重复使用运载器项目的启动,对我国航天发射市场未来发展构  相似文献   

3.
<正>空客公司的航天业务均由空客防务航天事业部(ADS)承担。为了应对激烈的航天发射市场竞争,空客公司在2016年与赛峰集团合资创建了空客赛峰运载公司,随后又更名为阿里安集团。空客公司原有的"阿里安"系列火箭和M51系列战略导弹业务板块整体转移至目前的阿里安集团,一方面为了将火箭及发射业务一体化从而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为了集中精力在卫星研制、卫星数据应用与空间飞行器领域打造高、精、尖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2年航天数字化制造技术交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交流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主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承办。集团公司杨海成总工程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王国庆副院长、质量技术部李京苑部长,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张为民总经理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到中  相似文献   

5.
在运载火箭技术不断发展,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航天大国都在积极研制新型运载火箭及其动力装置,以提高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运载成本、增加可靠性和任务适应能力。本文介绍了俄罗斯新型安加拉系列火箭的研制情况,对其研制的总体思路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航天精密加工技术交流站联合航天华北技术交流站、航天工具分会于 2004 年 9 月 22 日~26 日在乌鲁木齐市成功举办了精密加工技术交流年会。会议得到了精加站主管单位时代电子公司与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 本次年会针对当前航天企、事业单位的科研生产形势,突出了航天产品批生产与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的主题。会前共收到交流文章 49 篇,并编辑了《航天精密加工技术交流会文集》,其中包括航天产品批量生产技术与管理、精密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计算机技术、特种加工等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前航天产品发展趋势与技…  相似文献   

7.
增材制造技术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应用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普惠洛克达因公司、NASA、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蓝色起源公司、Rocket Lab公司、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及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航天企业和科研机构将增材制造技术广泛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对其产品、成形工艺、技术路线及发展趋势做了较详尽的介绍。分析了国外增材制造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工程应用和发展思路对我国的启示,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航天产品三维数字化制造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外数字化制造现状,并以首都航天机械公司为例,分析了公司数字化制造现状。公司以某新型号研制为背景,从背景需求分析、实施方案确定、研制流程梳理、支撑体系构建、关键技术攻关几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开展航天产品数字化制造模式探索;并结合新型号研制阐述了数字化制造技术实践及应用,为全面实现航天型号产品数字化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其它单位数字化制造的实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航天:当前,全球商业航天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的商业航天也是刚刚起步,但在人才、技术还有政策层面都对商业航天的发展多有支持。您如何看待商业航天目前的发展现状?牛旼:商业航天本身就是"商业"+"航天"。"商业"指的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去运作,"航天"代表了高精尖的技术。如何把技术、成本、可靠性进行一个完美平衡,我认为这是商业航天本质的要素和特点。从公司团队来说,要做成既有航天的技术人才,同时也要有市场化的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丹宁 《中国航天》2000,(12):17-20
企业合并和兼并是当今世界航空航天工业盛行的一大趋势。在美国,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是通过近年来的合并和兼并而继续保持和扩大了各自的领先优势。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欧洲航天界近年来也酝酿着合并的浪潮,但遇到了重重阻力,如国营企业的私有化问题等等。最近,英法合资的马特拉马可尼航天公司与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宇航公司的航天业务分部完成了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合并,成立了阿斯特里厄姆公司,为与美国企业争霸航天市场增添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新成立的阿斯特里厄姆公司是欧洲第一大航天公司,在世界上也仅次于波音和洛…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1,20(5):104+134-135
航天育 种促进农业 据中国航天网2011年8月3日报道,甘肃省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公司,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出的1m长的豇豆、1.5kg重的茄子等硕大果实令人称奇。2007年,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正式开始了航天育种产业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电子束焊接技术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Ⅴ)$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刘春飞 $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张益坤~~~~~~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03,(7):10-10
本刊讯2003年6月20日,上海科学仪器厂转制揭牌,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党委书记王占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张廷新、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赵立强及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顾畹敏为公司揭牌。上海航天电子有限公司是对上海科学仪器厂(国营539厂、上海空间电子设备研究所)进行资源重组,将部分经营性资产注入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由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注册资本6500万元。作为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新公司将进一步拓宽原有的专业…  相似文献   

14.
在10月31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展出了导弹武器系统和民用航天两大类近百种产品,有的产品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方位展示了国内一流防务公司的形象与实力。  相似文献   

15.
参与未来载人航天飞行竞争的6大商业公司: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名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宇航产业终端市场的发展变化,发射服务市场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国际市场上,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冷战时期的航天竞争不同,发射服务市场竞争的主体更多从国家之间转到了企业之间,特别是私营资本主导的企业与军工巨头之间的竞争。在中国国内,随着商业航天概念的兴起,一些私人资本和民营资本开始进入发射服务的载体——运载火箭的研制,出现了不少新兴小火箭公司,一些客户对新型小火箭进入  相似文献   

17.
自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巴西政府就很重视利用空间开发资源和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1961年,巴西建立了由总统直接领导的国家航天活动委员会,以后又陆续成立了航天研究所、航天活动研究所等组织。1965年,巴西开始研制探空火箭并建立火箭发射场。1978年,巴西政府批准研制运载火箭并制定了详细的应用卫星计划。1981年,巴西决定向加拿大斯派尔航宇公司/美国斯公司购买两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1989年,巴西将用自己制造的运载火箭陆续发射4颗卫星。巴西的航天计划是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所用的技术也和国家工业水平的发展相适应。然而,由于航天任务日趋复杂,要求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航天活动也促进了巴西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媛 《中国航天》2022,(S2):51-55
中国航天企业一直肩负着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重任。由于近年来国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科研生产任务日益繁重,飞行试验和批产交付任务量都创历史新高。受型号定价低、研制周期长、型号拨款节奏与研制进度不匹配等因素的影响,型号预研需要大量资金支撑,科研生产任务产生阶段性流动资金缺口。航天民用产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布局亟待调整,为确保科研生产及各项民用产业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信贷业务需求量逐渐增加。而随着航天企业内外部信贷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部分产业公司经营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并出现因贷款形成损失的事实情况。为此,研究航天企业信贷业务的合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加强工艺预研振兴航天工艺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尚育如1引言众所周知,制造技术的发达程度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制造技术领域。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提高生产力的主宰。现代制造技术已从过去的单一技能形...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外又进入新一轮商业航天发展高潮,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代表的新兴商业航天公司在研制模式、应用领域、服务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改变了传统航天格局。遥感是商业航天创新的重要领域,国外新兴遥感公司不断发布信息,致力于推动商业遥感产业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包括特拉贝拉公司、行星实验室公司、地球播报(UrtheCast)公司等。据国外业界专家预测,商业遥感未来将达到每年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在良好市场预期下,国内外机构不断挖掘卫星遥感的潜在应用价值,并在最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