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引言目前,国内外资料所介绍的淬火介质,虽然种类繁多,但基本上都是随着钢种、零件的几何形状和精度要求而有所不同,还没有一种能适合所有钢种淬火的介质。为了寻求一种能适用于多钢种的淬火介质,我们参考国外专利,并进一步试验研究出一种新型淬火介质—双钠淬火介质。它弥补了水和油作为淬火介质的缺陷,解决了低淬透性钢、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渗碳钢、碳素工具钢的淬硬、变形和开裂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水溶性聚合物淬火剂在铝合金热处理中的应用试验,并与水作了比较,指出水溶性聚合物淬火剂显著降低了铝合金淬后变形,可代替喷雾淬火。  相似文献   

3.
机械工业广泛采用中碳钢及中碳低合金钢制造零件,当这类零件淬火时,水淬易开裂,油淬则往往达不到硬度要求,尤其是对于形状复杂和尺寸较大的零件,问题更为突出。所以寻求冷却速度介于水油之间的淬火介质,使淬火的零件既能得到要求的硬度,又能减少变形及避免开裂,这是热处理工艺上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机部机械院机电研究所与北京内燃机总厂合作,研制成功适于中碳钢及中碳低合金钢零件淬火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两次重复淬火对镀锌高强度螺栓用30CrMnSiA钢抗氢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油淬和500℃回火之间增加一次A_(c3)以上20℃的重复淬火可以明显提高调质状态钢的抗氢脆性能。  相似文献   

5.
9SiCr合金刃具钢在不同介质淬火后性能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9SiCr合金刃具钢在清水、锭子油和高压气体等淬火介质中淬火对比实验,研究了9SiCr合金刃具钢在不同介质淬火工艺处理后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水淬火时试件表面与中心的温差较大,锭子油次之,高压气体较小;试件高压气体淬火时,温度梯度小,整个断面冷却比较均匀,可以预计,相应的热应力和热变形也比较小;应用适当压力的氮气能够实现淬透性比较好的9SiCr合金刃具钢的淬火处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淬火温度及冷却方式对16NiCo钢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钢不同温度淬火风冷与油冷后,随淬火温度的提高,性能变化趋势相近,强度至800℃~830℃达最大值,而后开始降低,860℃淬火冲击韧性为最高。860℃油淬与830℃风冷相比,强度下降不多,冲击韧性提高幅度比较大,并且随淬火温度的增加,两个强度指标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的聚合物CH-202M淬火剂,已由南京航空学院研制成功,从而填补了国内钢铁制件淬火介质的一项空白。最近,该项成果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45号、30CrMnSiA为主的淬火钢(硬度HRC35-50)铣削加工的研究,分析了淬火钢铣削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优化了切削参数,确定了适合加工淬火钢的刀具几何参数及材料,明确硬质合金刀具加工淬火钢时,应该采用油雾冷却,为以后的淬火钢铣削加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推广应用聚合物淬火剂,本试验对德润宝公司生产的AquatensidBW聚合物淬火剂进行了工艺试验。测定了冷却曲线、电导率、机械性能和冶金性能等,为正确使用聚合物淬火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5月17日,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热处理厂迎来一台全国最大数控淬火机床。这台多功能数控淬火机床能淬直径达6.5m的齿轮,而国内目前最大齿轮的直径不过2m。同时,该机床功能齐全,能淬齿轮、回轮轮带、齿板、直线导轨等多种零部件,可实现齿轮类、车轮类、齿板类产品淬火。全国最大的数控淬火机床落户沈重@晋娆  相似文献   

11.
张明星  胡光立 《航空学报》1990,11(12):576-582
 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等温温度、等温时间、奥氏体化温度和原始组织状态对30CrMnSiNi2A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可保证该钢在上、中、下限碳量时各项性能均达到技术要求的热处理工艺。对新工艺显著改善钢强韧性的原因作了分析,研究了30CrMnSiNi2A钢在250~280℃温度范围等温淬火后K_(IC)值出现低谷的现象,并认为在该热处理条件下在马氏体与贝氏体交接面处有大量孪晶马氏体存在以及组织中有许多平行排列的细长等温马氏体板条束出现,是造成K_(IC)值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郭喜平  胡光立 《航空学报》1991,12(1):100-104
 <正> 合理利用复合组织是实现超高强度钢强韧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献[2]报道了复合组织的冲击韧性α_k随下贝氏体量的增多而升高,但其断裂韧性K_(IC)却比任何一种单一组织都低。超高强度钢的α_k值和K_(IC)值随下贝氏体量增多呈现不同变化的原因,尚未见报道。本文拟通过对40CrMnSiMoVA钢的等温淬火处理,来研究其复合组织与强韧性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表面换热系数是温度场计算中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取值将直接影响到温度场计算的精度。为了得到表面换热系数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采用非线性估算法,编制计算程序,基于工件淬火过程的实测温度值,对工件在不同淬火介质中冷却过程的表面换热系数值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测算,得出了换热系数在冷却过程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Ni-7.3%Si-2.2%B合金快淬组织与深过冷快凝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_2O_3玻璃和纯循环过热净化相结合的方法去除液态金属中的异质晶核,使液态Ni-7.3%Si-2.2%B合金获得了330K的过冷度。对比分析了该合金在低温基板上的快淬薄片与大体积深过冷试样的微观组织。借助计算机和红外测温系统,快速采集了熔体的再辉过程。数据处理发现,在深过冷液态金属的整个再辉区间,温度的上升速率呈瞬态变化特征,再辉时间随初始过冷度的提高而减小。最后,由再辉曲线确定出深过冷液态金属再辉过程中的固相分数与时间以及凝固速度与瞬时过冷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憨勇  杨君刚  符长璞 《航空学报》1998,19(1):126-128
对20Cr11MoVNbNB钢550℃、650℃蠕变过程中的沉淀相研究表明:M23C6和MC型碳化物是该钢的主要沉淀相;M23C6和MC的粗化均符合D-t1/4线性规律、受体扩散和位错扩散综合控制;M23C6的粗化速率比MC的大。  相似文献   

16.
化铣是一种能使表面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达到加工要求的表面处理方法。铝合金的化学铣切已经成为航空工业零件成形的可靠加工方法,尤其是在加工飞机蒙皮时要比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优越得多。本文对某型机零件表面出现锤痕现象进行了技术分析,发现其锤痕原因是由于成形零件用榔头校形而造成。同时,提出了采用钣金"一步成形法"即在淬火时效期内进行零件成形后再化铣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7.
航空高强度铝合金残余应力的抑制与消除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从残余应力的产生和释放两个方面 ,讨论了抑制与消除铝合金中残余应力的若干技术与方法。首先 ,从尽量减少残余应力的产生又兼顾获得所需机械性能的角度 ,分析了采用热水淬火、喷雾淬火及有机介质淬火等淬火工艺。其次讨论了消除铝合金中残余应力的若干技术方法的特点、效果与适用场合 ,并指出在铝合金结构件淬火后的不稳定状态进行残余应力消除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董辉跃  柯映林  孙杰  吴群 《航空学报》2004,25(4):429-432
航空整体结构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较大变形。为了研究毛坯的初始残余应力对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的影响,采用准耦合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7075铝合金毛坯的淬火过程,研究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并在含有淬火残余应力的毛坯上进行材料去除模拟。结果表明,模拟产生的比例件的变形与实际加工的比例件的变形非常近似,从而证明了毛坯的初始残余应力是引起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的主要因素,同时验证了准耦合淬火模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采用直接热等静压工艺制备的粉末高温合金涡轮盘的性能与淬火冷速的关系分析,建立了盘件淬火计算机模拟分析的基本技术,可用于盘件的淬火冷速分析和组织性能预测.与实际比较,力学性能预测结果达到了很高的精度,为盘件材料的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