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三维扩压叶栅通道涡的一种简单数值模拟方法,对椭圆方程采用抛物化处理后进行计算,简单、省机时省存贮。文中采用这种方法对一种近似扩压叶栅的特殊扩压管道进行了计算,旨在定性分析扩压叶栅的通道涡。叶栅通道涡由四部分组成,在直列静叶栅中吸力面根、顶部工作情况恶劣,对环形静叶栅通道吸力面根部情况最不好,因此改善静叶栅通道流动状况应主要解决吸力面根部的流动,而采用弯叶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工质加热以提高其比冲,是电火箭应用中的一个技术问题。本文对圆环形通道的内加热流动问题进行了研究。应用Patanka-Spardlinq方法,求解了抛物型的N-S方程,并考虑了外壁面的散热损失。对不同氨分解率和膨胀比的多种情况进行了计算,并对热功率和管道长度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绕流的求解效率,采用空间推进求解抛物化PNS(parabolizedNavier-Stokes)方程和时间迭代求解Navier-Stokes(N-S)方程的混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来求解高超声速飞行器整机绕流.在超声速占主导的流动区域采用空间推进求解抛物化N-S方程的方法,在亚声速和分离区采用时间迭代求解N-S方程的方法.对于求解二维带化学反应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绕流,混合CFD方法和完全时间迭代方法相比,可得到同等准确的数值模拟结果,并且求解效率提高了数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Euler模型和隐式TVD格式计算了二维折角管道内的超声速流动问题,为了有效地模拟激波和膨胀波系的相互干扰及壁面的反射,本文试将多重网格法和TVD格式结合起来进行数值求解。考虑到目前绝大部分文章采用V-循环多重网格法,我们对多重网格法中的几种多层次循环形式(V-循环、W-循环)进行了比较性的数值计算,旨在从中发现合适的多层次循环求解的形式,以期充分发挥多重网格法在Euler方程求解过程中的效益。同时,本文也是对多重网格法和TVD格式结合求解的一次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5.
王平  段炼  马洪安 《飞机设计》2009,29(5):9-12
采用CFD方法对某型外压式超声速进气道流场进行了二维数值计算,叙述了网格生成、边界条件确定方法,控制方程求解收敛技巧以及计算结果的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相符较好.  相似文献   

6.
随着叶轮机设计技术的发展,对流动非定常的了解显得越来越急迫。而在叶轮机的流动中,尾流是导致流动非定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尾流流动特性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在不同的平面叶栅风洞中对圆柱及二维扩压叶栅进行了吹风实验,利用传声器、热线热膜以及动态压力传感器等动态测试仪器,对圆柱和二维扩压叶栅后旋涡脱落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平面叶栅风洞内的圆柱体尾流中有类似在外流中的卡门涡街脱落现象.但所对应的斯特劳哈数比外流稍小。更重要的是,还首次得到了二维扩压叶栅后明显的旋涡脱落特征频率,证实了在二维扩压叶栅非定常流动中也伴随着有规律的旋涡脱落。这些结果将为利用外流的成果和更全面地考虑叶轮机的气动设计提供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升力系统外形的数值模拟计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析和讨论了高升力系统外形无黏和黏性流动的物理特征,表明了流动现象的复杂性和求解的艰难性。深入研究了二维和三维高升力外形空气动力数值模拟计算的雷诺平均N-S(RANS)方程方法、计算结果、以及它们和实验数据的比较。二维结果表明压强分布、速度型等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很好,但最大升力系数两者仍有差异。三维计算最大升力系数的结果与二维类似。还分析了影响计算结果的各种因素,包括计算网格、湍流模型、外形的几何模拟的逼真度等。特别指出了转捩模型研究对提高计算准确度的重要性。文中解释了研究高升力系统外型的数值模拟方法,以及同时发展能估算CLmax的工程半经验方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时空守恒元和解元方法(CE/SE)是一种高精度的数值求解方法.采用改进的CE/SE方法和并行分区技术,针对非结构网格,发展了一套求解二维Euler方程的并行程序.对NACA0012翼型的亚跨声速流动和多段翼型复杂绕流进行了分区并行求解,多区并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的结果吻合较好,表明了本文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文中的分区方法能实现各处理器之间的负载均衡,有效地节省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9.
求解叶轮机粘性流场的再生解析数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再生核方法求解叶轮机粘性流场是一种新颖的解析数值方法, 它可以解决计算中的存贮、计算速度和精度问题。本文给出了用再生核方法求解叶轮机粘性流场的思路和方法, 以及如何在曲线坐标系中应用再生核方法, 并给出了流函数积分方程的求解过程。最后对平面扩压管道进行了数值试验, 结果与有关文献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0.
对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推力室内部燃气、室壁和再生冷却剂进行了耦合传热数值计算.采用二维轴对称N-S方程描述推力室内部燃气的湍流流动与传热,对冷却剂流动采用简化的一维模型,通过室壁的偶合传热采用一维传热模型.N-S方程的求解采用贴体坐标系下的有限容积法,速度和压强的耦合采用可压缩的SIMPLE算法.湍流的模拟采用可压缩的标准κ-ε模型,辐射传热采用热流模型计算.研究表明,本文方法可较好地模拟燃气的二维流动,同时能快速计算壁面热流密度、壁温和冷却套温升,计算结果对大推力发动机推力室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晓青 《航空学报》1985,6(4):362-370
 本文描写了作者发展的两相紊流燃烧理论及数值方法;简介了作者自编的计算机程序GEMCHIP;提供了将本方法应用于几种燃烧室流动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王晓  李进贤  吴心平 《推进技术》1989,10(6):14-18,70
本文以SIMPLE方法为基础,发展了一种模拟燃烧室内三维层流的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对存在冷却槽、主燃孔等不同流动条件下的流态进行了数字模拟.所得结果与已有的数值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曾求凡  盛益谦  周谦 《航空学报》1985,6(5):495-497
 一、计算方法 火焰稳定器是航空喷气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主要部件,钝体稳定器的回流区流场计算是研究加力燃烧室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二元锲形、V形和非常规截头式等三种火焰稳定器的回流区流场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流场为二元等温定常流,紊流采用k—ε双方程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14.
张慧骝  曹起鹏 《航空学报》1988,9(3):103-107
 本文给出一种带小分离气泡的任意翼型粘性跨音速绕流的计算方法,采用有粘-无粘干扰迭代的概念。无粘流的全速势方程用AF差分格式在保角变换法生成的计算网格中求解,粘流附面层方程用C-S盒式法求解,用逆算法消除分离点处的奇性。本文对Ma_∞=0.8,Re_∞=2×10~6,迎角α=3.5°和4°的NACA64A010翼型粘性绕流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实验相比较,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5.
昂海松  陈钟禄 《航空学报》1986,7(2):205-211
在跨音速非定常势流计算方面,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处理包括激波运动的非线性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效率的提高。Ballhaus和Goorjian(1977年)用交替方向隐式差分法(ADI)成功地直接求解了时间域的非定常跨音速小扰动方程(此法称为“LTRAN2”)。文献[5]引用坐标变换也做了类似LTRAN2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燃气轮机燃烧室中贴体网格的生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贴体坐标系统分别对燃气轮机燃烧室的冷态和热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燃烧室的曲线壁面边界用Thompson的非正交贴体坐标网格处理,并把SIMPLE算法应用到曲线坐标系下求解各守恒方程。采用双方程k-ε模型来描述紊流特性;采用按简单的单步化学反应假设的Arrhenius-EBU模型表述紊流燃烧;采用热通量法辐射模型来估算辐射通量和壁面温度。另外,还研究了冷态时不同旋流数和紊流强度对气流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林瑞 《航空学报》1991,12(12):628-630
由于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各向异性和层合性,使得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分析要比金属复杂得多,工作最也要大得多,有些工作甚至是手工计算所不能胜任的,必须依靠计算机。因此,近十几年来复合材料的计算机程序迅速地被开发出来。虽然列入《复合材料设计手册》的程序有36个,但在编写过程中涉及的程序有60多个。本文仅就其中的一些做一粗浅的评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一种求解非定常跨声速流动的新方法——时间推进积分方程法,此法克服了时间线化积分方程法的限制,能较好地模拟激波的运动。本文首先用一维波(?)问题——模型问题阐明此法的基本思想,然后将它应用于二维非定常跨声速流动中。本文还首次引入拟速度位的概念,使时间推进积分方程式得到简化,尾涡条件和Kutta条件更易处理。数值计算表明时间推进积分方程法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张健  周力行 《航空学报》1989,10(11):573-579
 本文用κ-ε湍流模型和液雾轨道模型,对二维内外函混合加力燃烧室扩压器内有蒸发的液雾两相流动和混合进行了数值预报。其中对气相速度场和温度场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令人满意,液雾两相流的计算结果在趋势上也是合理的,表明本文的模拟方法可用于加力燃烧室性能估算及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同轴双旋流进气能建立起有利于燃烧的流场,文献[1]的结果表明,同轴的内外两股旋流反向旋转时,边界层内的紊流强度和雷诺应力很高,对强化混合和燃烧有利。据文献[2]报导,用这种双旋流改装了JT-8D火焰筒,取消了火焰筒上的主燃孔与掺混孔,试验实测的慢车状态燃烧效率高达99%。表明这种燃烧室方案在燃气轮机和工业燃烧装置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研究两个径向式叶片旋流器在同轴反向旋转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包括燃烧效率、熄火边界和出口温度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