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遨游太空五年之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任务接力开展。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二阶段的首发空间飞行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与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所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将为我国空间站  相似文献   

2.
东方 《国际太空》2016,(10):14-25
2016年,我国载人航天活动又进入了高峰期。9月15日,天宫-2空间实验室顺利升空,10月17日又成功发射了神舟-11载人飞船。2017年4月,还将发射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1,实现与天宫-2对接,验证在轨加注技术,从而完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二阶段任务,为第三步建造空间站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站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8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2年在轨飞行和各项试验任务。为进一步发挥空间应用效益,9月20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运营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天宫二号在轨飞行至2019年7月,之后将受控离轨。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就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工程实施20多年来,先后将11名航天员14人次送入太空,全面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基本技术,验证了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航天员中期驻留等关键技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步入空间  相似文献   

4.
士元 《国际太空》2011,(4):11-18
2011年4月是值得纪念的月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50周年、第一座空间站发射40周年、第一架航天飞机发射30周年;2011年4月7日联合国大会决议,将4月12日定为国际载人航天日。此外,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射天宫-1目标飞行器和神舟-8飞船并进行在轨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5.
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太空》2013,(7):20-26
载人航天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和军事力量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10年,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工作正式启动。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和运营近地载人空间站。1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总体构想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所属航天员系统负责选拔训练航天员乘组;空间实验室系统负责研制天宫-2空间实验室,为空间站研制进行先期技术验证;空间  相似文献   

6.
2012年6月16日~29日,中国圆满完成了首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按照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今后中国还将发射货运飞船、天宫二号和三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建造60吨级大型空间站,并正在论证载人登月。  相似文献   

7.
寄声 《太空探索》2011,(10):40-43
我国将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重约8吨、设计寿命2年的天宫一号,它既是用于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又是1个简易空间实验室,为之后建造的天宫二号、三号空间实验室作准备。那么,国外研制过空间实验室吗?在国外载人航天的发展中,一般人只知道苏联和美国发射过质量在20吨以上的空间站,其实,也研制过质量较小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空闻扫描     
天宫-1最早2010年升空在2009年1月25日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我国研发的天宫-1目标飞行器模型"亮相",掀起了晚会的高潮.2009年1月26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有关权威人士向媒体透露:质量为8t的天宫-1目标飞行器类似于一个小型简易空间实验室,最早有望于2010年发射升空.在发射天宫-1之后的2年中,我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飞船,分别与天宫-1实现空间对接.届时,茫茫太空中将形成"中国版"空间实验室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近日记者获悉,我国第二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已经完成,将于近期最终确定5名男航天员、2名女航天员人选,这是我国首次选拔女航天员。我国还同时完成了载人空间站工程(2011年~2022年)实施方案论证。据介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将于2011年上半年发射天宫一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待其升空在近地轨道上运行后,将分别与今年第四季度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2017年上半年发射的新研制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并开展多项科学实验,为在2022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工作和运用管理积累重要经验。载人航天计划"三步走"  相似文献   

11.
空间扫描     
《国际太空》2009,(3):36-36
天宫-1最早2010年升空 在2009年1月25日的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我国研发的天宫-1目标飞行器模型“亮相”,掀起了晚会的高潮。2009年1月26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有关权威人士向媒体透露:质量为8t的天宫-1目标飞行器类似于一个小型简易空间实验室,最早有望于2010年发射升空。在发射天宫-1之后的2年中,我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飞船,分别与天宫-1实现空间对接。届时,茫茫太空中将形成“中国版”空间实验室的雏形。  相似文献   

12.
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6月到8月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在这次任务中,包括一名女航天员在内的三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此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2018年核心舱发射的临近,天宫空间站的新闻报道不断增加。2016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庆祝活动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举办座谈会并发布了《空间站工程研制进展》的资料,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天宫空间站的发展动态。6月1日北京展览馆的"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更是展出了天宫空间站的大型仿真模型。921工程第三步的空间站已经不再是遥  相似文献   

14.
紫晓 《太空探索》2001,(2):36-37
航天技术是为军事应用而出现的,并伴随着军事应用而发展。纵观今日的载人航天,无论是空间站还是航天飞机,其大部分飞行也带有很明确的军事目的。 载人航天的军事活动主要包括施放维修军事载荷、实施军事侦察、地面目标识别、定标、摄像,利用空间站或航天飞机充当太空指挥所,必要情况下,安装武器系统的空间站或航天飞机还可以对敌对目标进行攻击。 由于航天飞机一次飞行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大规模的、连续的由人进行的空间军事侦察活动,只有在长期载人飞行的空间站上才能进行。因此,载人空间站被誉为不落的“太空碉堡”。 苏联的航天活动一向以军事目的为主,载人空间活动也不例外。苏俄是目  相似文献   

15.
1994年,美国NASA与国际伙伴已经确定将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分作三个阶段实施,最终将于2002年结束,达到长期载人能力。 第一阶段为美俄扩大联合载人航天活动期,利用俄罗斯现有的“和平”号空间站获取航天员在空间长期进行生命科学、微重力材料科学和对地观测的经验,以及航天飞机与空间站在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降低国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4月20日19:41,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1由长征-7遥二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发射升空,并于4月22日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开始进行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发射天舟-1货运飞船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我国货运飞船及其交会对接技术;给已在太空运行的天宫-2空间实验室自动补加推进剂,突破和掌握推进剂补加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些空间科学实验,验证再生式生保关键技术试验等,完成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第二阶段最后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欧洲航天员佩斯凯向中国航天员同行发来问候视频。佩斯凯在视频中赞扬了中欧载人航天合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并祝愿中欧载人航天合作友谊之树常青。此前,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欧洲空间局之间的约定,我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期间,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向即将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的欧洲航天员同行录制了问候视频,表达了今后与欧洲航天员一道飞行的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2012年1 1月29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支持与指导下举办了第四届CAST空间技术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进展". 本届论坛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明主持.在论坛上,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专家等,就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总体方案构想和各大系统的相关方案作了精彩的报告.与会人员就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4日,在2018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期间举办的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院士作的一份报告引起了大家的热切关注。他以我国载人航天的历史为经,以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实施以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为纬,向大家娓娓道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空间站时代即将来临实现天地往返运输、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掌握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周建平对中国载人航天在  相似文献   

20.
武宣 《太空探索》2011,(12):32-33
随着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升空,中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第一阶段交会对接任务拉开的序幕。中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战略任务中国载人航天第二步的发展战略是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建设短期有人照料,长期自主运行的空间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