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能优异的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眉 《国际太空》2011,(11):17-23
美国“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于2011年11月25日-12月18日发射,于2012年8月6—20日在火星的盖尔环形山(Gale Crater)着陆,计划工作时间为1个火星年(687个地球日)。在此期间,它所携带的好奇号火星车将挖掘火星土壤,钻取火星岩石粉末,对岩石样本进行分析,探测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具有支持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从而确定火星是否具有可居住性。“火星科学实验室”项目的主承包商为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在2005年8月10日发射“火星勘测轨道器”(MRO,其外形图见封面)。MRO到达火星以前,将经历7个半月的行星际旅程,预计于2006年3月切人火星轨道。它将利用火星大气的制动作用逐渐降低轨道高度,最后经过轨道机动,进入约450km高的圆形轨道,即科学观测轨道。MR0正常的科学探测活动为2年,之后将扩展科学探测活动,并作为“凤凰”(Phenix)着陆器(计划于2007年发射)和“火星科学实验室”(MSL,将于2009年发射)的通信中继器。  相似文献   

3.
张扬眉 《国际太空》2011,(12):18-24
俄罗斯时间2011年11月9日00:16,搭载有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1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火星探测器(Phobos Grunt),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俄罗斯天顶-2SB(Zenit-2S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升空后由于“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在地球轨道运行时出现故障,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萤火-1无法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有可能在2012年1月坠入地球大气层。 “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以后的第一个火星探测项目。该任务的主要目的是采集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研究,同时对火卫一、火星和火星环境进行科学探测。“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搭载了两项火星探测项目,即中国的萤火-1探测器和美国的“微生物行星际飞行生存能力实验”(LIFE)生物舱。芬兰火星“气象网”(MetNet)先遣任务原本也计划搭裁“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但后来由于研制进度滞后和“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质量限制等原因被取消。整个“火卫一-土壤”项目耗资达50亿卢布(约10.5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2013年11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采用宇宙神-5(Atlas-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MAVEN,音译为“马文”)探测器。目前,探测器太阳翼已成功展开,飞向火星,预计2014年9月到达火星。
  “马文”探测器是全球第一个专门研究火星上层大气的探测器,预计工作时间为1年,探测目的是研究火星上层大气、电离层以及与太阳和太阳风的相互作用;研究长期以来某些从火星大气挥发到太空中的易挥发物质的作用,例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等,从而研究火星大气、气候、液态水和火星的可居住性等。
  “马文”项目由戈达德航天飞行中心管理,整个项目耗资6.71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士元 《国际太空》2014,(2):19-23
2013年,美国、印度、中国先后发射了各自的空间探测器。美国先后把“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MAVEN)探测器送上太空,用于探测月球和火星上的气体;印度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Mangalyaan)经过一番周折已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其目的是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中国嫦娥-3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开展就位探测、巡视探测的国家,以及第二个掌握无人月球探测车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2013年11月5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XL)从印度南部斯里哈里科塔(Sriharikota)发射场成功发射“火星轨道器任务”(MOM)探测器。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后,探测器成功与火箭分离,进入绕地球运行轨道,目前飞行情况正常。该探测器已于12月1日进入地火转移轨道。
  “火星轨道器任务”也被称为“火星探测器”(Mangalyaan),音译为“曼加里安”,是印度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负责,总成本约为45.4亿卢比(约4.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火星快车"的有效载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空局的“火星快车”于2003年1月2日发射,12月25日进入环火星轨道,并于2004年1月28日成功到达测绘轨道。除了与2003年12月19日脱离“火星快车”的猎兔犬一2登陆器失去联系外,“火星快车”装载的所有有效载荷均工作正常,已开展了多项试验,发回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基本认定了火星南极极帽区有水存在。  相似文献   

8.
孝文 《国际太空》2009,(5):28-29
在美国凤凰号探测器拍摄了火星北极平原的大量宝贵图片并收集了一些样品后,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不甘落后,正在积极规划、建造和发射新一代火星探测器,用于揭开这个红色星球的神秘面纱。在凤凰号探测器完成为期3个月的探测任务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在2011年发射“火星科学实验室”(MSL),以进一步探测火星表面。届时,“火星科学实验室”将成为着陆火星的个头最大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2日,欧空局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及同行的“猎兔犬”2着陆器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开始了飞往火星的旅程。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是俄欧合资斯达西姆公司联盟-弗雷盖特运载火箭。 火星路上伙伴多  相似文献   

10.
综合外电报道,预计在2003年,世界航天领域将发生六件大事:(1)人类再次进行火星探测: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险漫游者计划”在内的火星探测器,将分两次发射,时间分别定在2003年5月和7月,如果不发生意外,将于2004年11月降落火星,并在这个红色行星表面行驶3个月。它将在着陆点几百米范围内“漫步”,分析火星岩石、土壤和大气,并拍摄木星图片。(2)“火星特快”航天器升空:欧洲航天局计划于6月发射“火星特快”航天器,12月还将派送一个轨道器和“小猎兔犬-2”着陆器同火星对接。“小猎兔犬-2”号装备有“鼹鼠掘地器”,能挖出火星表面以下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全球深空探测活动持续推进。主要航天活动涉及我国已经落月运行的嫦娥四号、玉兔二号探测车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阿尔忒弥斯-1(Artemis-1)任务和地月自主定位系统技术操作和导航实验“顶石”(CAPSTONE)探测器任务,韩国的“达努里”(Danuri)探测器任务,日本的白兔-R(HAKUTO-R)探测器任务及其搭载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拉希德”(Rashid)探测器任务。国内多家科研单位联合发布关于月球、火星研究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2.
夏光 《国际太空》2005,(5):17-21
2005年10月5日,美国军方将发射宽带填隙卫星-1(WGS-1)。这是“宽带填隙卫星”(WGS)计划的第1次发射,将对美国军用卫星通信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盼望已久的凤凰号在2007年8月4日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用德尔它-2(7925)火箭发射升空,它将经过10个月的飞行于2008年5月25日成为第一个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的探测器。这次火星探测任务将持续3个月,凤凰号将伸展机械手在火星挖掘土壤,以了解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生物生存。它是美国航宇局对寻找火星生命发起的又一次强力的冲击,也是对太阳系行星地下结构研究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月球和火星探测的频率需求1)□□空间频率协调组(SFCG)的月球和行星探测工作组经过协调后,为月球和火星探测在1996~2016年的频率需求提出了初步意见。下面按预期发射的时间顺序列出,供参考。1“火星全球勘测者”(MarsGlobalSur┐vey...  相似文献   

15.
8月12日,美国新型火星探测飞船——“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于美国东部时间7时43分(北京时间19时43分)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美宇航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说,这艘飞船将探测火星上的水资源和生命线索,并为未来的火星登陆寻找合适的地点。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侦察轨道器”(MRO)于2006年3月10日与火星交会。举足轻重这次飞行任务价值7.2亿美元,是美国航宇局二十一世纪头10年内发射的最后一个火星轨道器。其成像系统分辨率是以往其它系统的6倍。该探测器能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徐菁 《国际太空》2005,(9):27-31
2005年9月,德尔他—2火箭将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云卫星”(Cloudsat)和“卡里普索”(CALIPSO,又译为“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开拓者观测卫星”)。前者将改进对云层结构和成分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云对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开往火星的欧洲快车 2003年的6月是一个令全球航天界、天文界乃至整个科技界及其爱好者兴奋不已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里,欧洲和美国分别发射了各自的火星探测器。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由于2003年8月27日火星与地球的相对距离最近(约5000多万千米,该距离每5万年才遇到一次),这意味着在6月份发射探测器到达火星的时间最短。所以,欧洲和美国在同一个月里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其中欧洲火星探测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相似文献   

19.
航天简讯     
苏联削减空间预算将影响1 994年火星飞行苏联1988年7月发射的“火卫-1”和“火卫-2”两个火星探测器耗资4亿卢布,但它们均相继失败。苏联现正在研制需耗资5亿卢布的“火星94”探测器,但该探测器  相似文献   

20.
阳光 《太空探索》2012,(10):11-11
NASA近日宣布,用于研究火星地质构成的一个小型着陆器方案已成为该局“发现”计划下的第12项任务。中选的这个火星着陆器称为“见识”(1nSight,由“利用地震调查、测地与热输运的内部探测”英文缩写而来),由喷气推进实验室管理,不含发射在内费用封顶为4.25亿美元(201O年美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