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造卫星的电磁相容性,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人造卫星中消除电磁干扰的问题。排除星上设备在整星工作时的相互干扰,也就是使卫星达到满意的电磁相容性,这是卫星综合测试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在卫星研制中不断碰到过这些问题,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是尚缺乏系统性和预见性的分析。电磁相容性是无线电和电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关论文可查阅《IEEE Transaction on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等刊物。目前专门谈人造卫星的电磁相容性的文章尚不多见。为了推动对卫星总体设计中电磁干扰问题的研究,现根据《日本航空宇宙学会志》第27卷、第300期“人造卫星的电磁相容性”一文改写发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脉码调制遥测系统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是遥测参数经过远距离传输后“不走样”,也就是说,地面接收解调所得到的参数与实际值相比误差小。遥测参数的误差主要来源于传输过程中杂散电波的干扰。目前,人造卫星的遥测系统广泛采用一种脉冲编码调制的技术,简称脉码调制。这是一种能从根本上增强遥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遥测精度的先进的调制方法。如前所述,传感器的输出是一个与被测参数大小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因为它是用电压幅度来“模拟”被测参数的大小的,所以叫做模拟信号。前面所讲的调制指的是用这 相似文献
3.
人造地球卫星在离地面几百公里到几万公里的天上飞行,看不见,摸不着。星上的仪器设备是否在正常工作?它内部的温度、压力等环境条件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这是地面最关心的问题。人造卫星在经历了运载火箭主动段的过载、冲击、振动、噪声等恶劣环境的考验以后,能否在高真空、强辐射及温度变化剧烈的环境中长期地正常工作,是检验人造卫星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人造卫星上有一套专门用来检查星上环境条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菊3号卫星是日本研制的第一颗大型人造卫星,1981年2月从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菊3号的设计要求是各分系统从研制到生产的各个阶段都能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而且要求卫星与新火箭和地面装置间具有相容性。1980年夏证实了初样星和地面试验用火箭(GTV)间的相容性,1981年5月,飞行卫星结束了所执行的实验使命。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其重要因素可归结为对电磁相容性的管理。本文概述了与电磁相容性(EMC)有关的分析和试验概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普及电磁兼容性(EMC)的上作,扼要地概述了 EMC 的基本知识:(1)什么叫电磁干扰(EMI)。列举了几种电磁干扰现象,产生的途径及其危害:(2)什么叫电磁兼容性(EMC),简单地介绍了 EMC 的产生、发展、重要性,与“Tempest”的区别,以及 EMC设计的主要内容:(3)EMC 的测试。介绍了 EMC 的测试内容。EMC 的测试不同于一般的测试,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为了保证测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还需要专门的测试条件、测试环境。最后,介绍了几种主要测试设施和对干扰信号类型的判别方法,以及电磁场计量单位的换算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12.
13.
14.
席克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2,2(4):37
本文叙述了用于飞行器惯性矩测量的“三线摆”的方法,讨论了该法组成、设计特点、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误差分析。此法在飞行器中得到了实际应用,所测数据和使用效果证明性能良好,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金恂叔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2,2(3):34
<正> 一、引言地面环境试验是保证人造卫星可靠性的重要一环.为了进行环境试验,不仅要化大量人力物力建立各种试验设备,而且试验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据国外估计,一个卫星型号的试验费用约占整个研制费用的1/5~1/3(美国军方估计约30-50%,NASA哥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估计为5-15%,欧洲空间局估计约1/3).人造卫星在发射过程中所经受的噪声、振 相似文献
20.
日夜航行在大海上的商船和军舰,随时需要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距离目的地还有多远。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四周围见到的只是水连天、天连水.船舰依靠什么办法来判斯自己所在的位置呢?这个问题.在航海学上叫做“导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