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机载电子设备承载于特定的飞机结构中,特定的飞机结构就构成了机载电子设备特定的电磁防护特性;飞机结构的电磁防护/电磁硬化特性对机载电子设备影响巨大,军用飞机的电磁防护/电磁硬化特性是其作战完整性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对电磁防护/电磁硬化的概念从电磁兼容和电磁战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电磁加固/硬化的概念,指出飞机结构的电磁防护需要兼顾工程技术和作战任务两个视角;然后为了提升机载电子设备的作战完整性,在对典型电磁威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飞机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飞机结构的电磁防护特性以及电磁损伤机理;最后从电磁防护、电磁硬化两个角度对飞机结构提出了几种典型的电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飞机经常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中飞行,为使机内的设备不受损害,除了保证机载设备具有足够的抗干扰能力外,在飞机结构上,还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本文在分析电磁危害性的基础上,介绍了飞机雷电防护、静电防护,以及抗电磁脉冲和射频干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电磁环境是制定飞机和机载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的依据,本文阐述了确定电磁环境的方法,并对飞机飞行区域以及机内的电磁辐射环境进行了分析.出时还讨论了试验室内的电磁环境电平大小对电磁兼容性试验,天线方向图和雷达反向散射横截面积测试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液压系统是飞机的最重要系统之一,而电磁液压转换阀实现了液压系统的控制调节,在液压系统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电磁液压转换阀工作的稳定和可靠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从而影响整个飞机的安全。本文对飞机的起落架收放电磁液压转换阀的安装方式进行了研究,以确定安装方式对起落架收放电磁液压转换阀工作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了飞机全系统电磁兼容性 (EMC)试验的内容和特点 ,分析了目前有关飞机EMC工程中常用的标准 ,结合型号任务中全系统EMC试验采标实践 ,总结归纳飞机全系统EMC试验的采标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飞机电磁散射理论建模的历史发展。重点阐述了高频近似计算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对近10年国外出同的新算潜和了评述,提出了飞机电磁散射理论建模的研究方向和今后任务。  相似文献   

7.
电缆敷设是影响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电磁兼容方面对电缆的安装设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电线电缆的电磁兼容性分类与布线要求,对电缆按地的电磁兼容性技术进行了阐述,并讨论了电缆屏蔽层的接地方式、接地点对电磁耦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飞机复杂的系统中 ,由于性能要求的扩展 ,往往需要更高速度的电路和更宽的频带 ,这样 ,机上的电磁兼容性问题就十分突出。因此 ,要求干扰源的电磁发射 ,必须严格地限制在标准要求的极限值内。本文对电气设备的干扰方式进行了分析 ,并介绍了如何降低电磁发射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空军武器实验室用电磁激发飞机产生表面电场和磁场的新在大型飞机上进行了输入阻抗、表面电场、表面磁场和屏蔽特性的测量,取得限良好的效果。用电磁激发飞机,类似飞机暴露在平面波中一样,在1-10MHZ频率范围内能够产生1-10mA/m的表面磁场,磁场末在孔沿听内外表面规定一定的距离。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测量窗口的屏蔽特性以及各种舱门封垫的性能。这种技术作为飞机的监测工具有巨大的潜力。因为它实现起来十分简单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战场电磁环境的根本目的是使指挥员迅速直观地了解战场电磁态势,有助于指挥员合理部署电子对抗力量,还为飞机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分析了战场电磁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并且介绍了空战中,敌我双方雷达产生的电磁辐射环境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磁脉冲武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电磁脉冲武器的作战效能以及对飞机的电磁效应.研究了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并在最后谈及飞机电磁脉冲防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飞机电磁干扰产生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分析,结合飞机生产过程中排除电磁干扰的经验,对在飞机研制生产过程中有效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傅苍霖  蔡志勇 《航空学报》1993,14(5):322-326
从凯瑟公式对孔阵屏蔽效果的理论估算与实测结果相差甚远出发,发现了B.E.凯瑟考虑的是电磁波遇到多孔的金属平板时的反射情况;而在考虑透射情况时加以修正,既便于计算又易于用实验加以验证。根据天线理论中的方向性乘积定理和电磁波的衍射理论所得的理论修正计算公式,其结果与实测数据较为一致,适用于孔径与孔距可比拟且孔径远小于电磁波波长的密集型孔阵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BP神经网络在导弹试验干扰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导弹试验时,为了考核导弹的抗干扰性能,须要构建复杂的电磁环境。在分析复杂电磁环境影响导弹作战性能的干扰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干扰效果评估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试验数据样本进行学习训练。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干扰效果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干扰效果评估模型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可行性,可以对一定场景下的干扰效果作出快捷准确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机队逐渐进入或将要进入老龄化,给维护人员带来形式多样的线路故障,这些故障有短路、断路和间歇性电阻性线路故障、电吝性线路故障(总线线路故障)和电感性线路故障(电磁干扰故障),论述了如何在日常维护工作时使用三用表、兆欧表、电容表、线路故障测试仪和磁场测试设备排除上述复杂的线路故障,研究了使用目前维修单位现有的工具和测量设备排除这些故障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导弹武器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高新电子技术设备在导弹武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文章在分析导弹武器所受电磁干扰基础上,阐述了抗干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措施,重点从弹上主要电子系统如何克服相互间的电磁干扰角度归纳总结了电磁兼容性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张澎  张成  管洋阳  杨珂 《航空学报》2021,42(8):525898-525898
电磁频谱作战能力是打赢未来体系化战争的必要能力,是实现战争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核心基础。随着作战域维度的不断增加,通过掌控电磁频谱以获得战场信息主动权,实现跨作战域高维度的协同与融合是掌控战争的终极制胜目标。通过回顾电磁域对抗演变的全过程,分析掌控电磁频谱能力的必要性,并从低-零功率电磁频谱战、电磁机动作战、制电磁权与制信息权、电子对抗系统技术等方面阐述电磁频谱作战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需求,最后在组织管理、理论研究、关键技术、评估验证等方面提出加强电磁频谱作战能力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测试转台在保证自身的可靠工作的同时,也不能对其测试产品和其他设备造成干扰,电磁兼容的设计是转台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方面。本文对一种使用交流无刷电机和PWM驱动方式的伺服转台系统,分析了伺服转台电磁干扰产生及传播途径,讨论了对伺服转台电磁兼容的设计,并对伺服转台调试过程中遇到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改进。  相似文献   

19.
在导弹电磁弹射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强电磁场辐射,不仅会造成电磁能量的损耗,也会对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因此,在电磁发射中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文章分析了导弹电磁弹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从发射线圈电磁屏蔽和电路中的抗干扰2个方面对电磁线圈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比对屏蔽前后的效果,给出了一种磁线圈弹射器电磁兼容性设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辐射电磁环境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近年来飞机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电磁干扰事例的回顾,以及干扰形成机理分析,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