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一年(下) 2001年4月,奋进号航天飞机携带多功能后勤舱,为命运号实验舱送来设备,为国际空间站安装了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还安装了为美国航天员太空行走通信提供支持的超高频天线.  相似文献   

2.
2001年航天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太空建筑任务.为国际空间站增添了三个舱段(美国命运号实验舱、美国探索号气闸舱和俄罗斯码头号对接舱)和一只手臂(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  相似文献   

3.
邸乃庸 《太空探索》2009,(12):51-53
2002年11月,奋进号航天飞机将长、宽、高、重量部与右舷第一组构架结构(S1)相同的左舷第一组构架结构(P1)运送至国际空间站,组装在SO构架结构的左边。同时为国际空间站送来了3名第六批长住航天员,并接回第五批长住航天员。  相似文献   

4.
<正>二○○六年2006年9月9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此次飞行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大量设备,这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事故后  相似文献   

5.
2002年国际空间站的主要组建任务是组装巨大的构架结构和机动运输车. 2002年4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长1 4.7米、宽4.5米、重1 4吨的S0构架结构运送到国际空间站,为国际空间站又增添了一组中央核心构架组件,同时将轨道运输车部件也运送至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6.
邸乃庸 《太空探索》2009,(11):38-40
2002年10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长13.7米、宽4.6米、高4米、重12.5吨的右侧桁架S1送至国际空间站,这是空间站上由11块组件组成的整体桁架结构中的第3个组件。  相似文献   

7.
航天飞机第100次飞行2000年10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Z1构架结构、3号增压对接适配器、Ku波段通信系统运送至国际空间站。航天员进行了4次太空行走,把一个新的对接口和一个太阳电池阵安装在空间站外。  相似文献   

8.
<正>二○○七年2007年6月8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重达17.8吨的国际空间站右舷第二组(S3/S4)构架结构和第三套太阳电池阵送至国际空间站。此次任务还为国际空间站安装了一套空间站-航天飞机电力转移系统,该系统可节约航天飞机自身的电力,增加其在轨时间,以加快国际空间站的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9日,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此次飞行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大量设备,这是自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爆炸事故后首次恢复对国际空间站的修建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一九九九年 这一年国际空间站的组装工作比较少,主要进行了美国吊臂的安装.1999年5月2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补给.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是国际空间站进入全面应用的第一年。自1998年首个舱体升空至今,国际空间站走过近15年的历程。目前,国际空间站已明确延长运行至2020年以后。作为人类载人航天发展的里程碑式成果,同时也是大型国际航天合作项目的典范,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成就、发挥的作用及未来走向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开启人类航天史崭新一页历时13载,终成人造天宫自1998年11月第一个核心舱曙光号升空,至2011年7月最后一架航天飞机阿特兰蒂斯执行国际空间站运输任务,国际空间站历经十三年完成基本组建,进入全面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2.
1月25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模型亮相央视春节晚会,这场中国未来空间站的处子秀,让民众对太空生活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为了更清晰地让读者了解“天宫”是如何建成的,本刊特从这期开始以图解的方式连载“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建成的?”,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3.
平术 《国际太空》2003,(3):19-24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人们将目光再一次投向了俄罗斯航天业。这是由于美国航宇局决定在事故原因查清前取消所有航天飞机的飞行计划,所以建设国际空间站的任务落到了俄罗斯身上。俄不负众望,勇敢地挑起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航天员和货物的重担。1前赴后继2月2日,也  相似文献   

14.
15.
<正>二○○九年这一年,航天员为国际空间站组装了最后一组太阳电池阵组件,完成了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外部试验平台和俄罗斯"探索"号实验舱的组装,并更换了一些设备。2009年3月15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10,(3):28-29
<正>美国现役3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奋进"号及"阿特兰蒂斯"号今年将执行5次飞行任务,以完成国际空间站的基本建设任务。这些航天飞机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集体退役。  相似文献   

17.
知豪 《国际太空》2008,(3):29-35
□□2008年2月7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欧洲航天局的哥伦布号实验舱(Columbus laboratory Module)送往“国际空间站”。此后,航天飞机将分3次把日本的希望号日本实验舱(Kibo JEM)送上“国际空间站”。欧日的实验舱上天后,将大大增强“国际空间站”的科研能力。此外,在20  相似文献   

18.
5月24日,俄罗斯联盟TMA20载人飞船载着俄、美和欧洲各一名航天员返回地面,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安全着陆。飞船是在有美国航天飞机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上情况下离开空间站的,而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鉴于美航天飞机即将退役,为留下纪念,离站航天员趁此机会专门对空间站和对接在站上的奋进号航天飞机进行了拍照。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1日,加拿大、欧洲、日本、俄罗斯和美国航宇局首脑齐聚加拿大魁北克市,召开国际空间站成员国会议,会议公布了《国际空间站:造福人类》和《国际空间站利用统计》报告。  相似文献   

20.
“国际空间站”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晓帆 《国际太空》2012,(3):18-21
1“国际空间站”概况 “国际空间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载人航天合作计划,集中了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其复杂性和技术先进性是以往任何载人航天器无法比拟的.目前“国际空间站”美国舱段基本组装完成,俄罗斯舱段将于2013年完成建设,已实现6人驻站目标,体积是和平号空间站的3~4倍,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围绕“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到2012年1月底,美、俄共完成了67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累计完成了135次出舱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