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月 《太空探索》2009,(9):56-57
第四位在月面上漫步的是1 932年出生的"阿波罗1 2号"驾驶员--阿兰·比恩.他在23岁时获得了得克萨斯大学航天工程科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宇航科学院一位航天专家近日称,尽管安全纪录相当糟糕,但俄"质子"M火箭仍将是一种关键的运载工具。他认为,"质子"号会留住其客户,并保住其特有地位,原因是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缺少这一级别的火箭。"质子"M和欧洲的"阿里安"5目前是使用最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2005,(6):8-9
航天技术如何创新、如何促进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直是摆在航天系统领导和专家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4月1日由中国科协和国家航天局主办、中国宇航学会承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协办的“航天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专家论坛上,近百位来自航天内外的领导、专家汇聚一堂,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作者是国内一位长期从事运载火箭和载人航天器总体设计工作的资深工程师,其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妨一读。——编者太空探索公司旗下有这样几个航天产品:"猎鹰"系列火箭、"龙"飞船和自研的发动机。公司创始人马斯克是一个有长远规划和宏大理想的人,他的梦想是登月及登陆火星。他曾经说过豪言:地球不配埋葬他,他愿意长眠在火星。但是怎么去火星呢?必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12,(1):10-11
2011年11月22日,“航天科技连着你和我——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在这项活动中,航天领域院士专家走进各地大中小学校进行百余场科普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6.
夏丹 《太空探索》2014,(7):50-53
<正>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各方面的建设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在中国在科技和工业领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回顾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对了解我国几十年来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原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庄祥昌,听他讲讲当年的故事。载人航天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我国什么时候开始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为А.Б.热列兹尼亚科夫先生。他出生于1957年1月28日,是俄罗斯火箭航天技术专家,曾于2007年-2014年期间担任"能源"火箭航天集团公司总裁顾问,现为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院士。作为著名的俄罗斯航天科普作家、记者,他发表了大量的航天科普作品。本文摘自其撰写的《世界各国2014年航天活动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13,(6):56-57
4月14日~20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江西省科协主办的"航天科技连你我——院士专家赣鄱行"科普报告巡讲活动在江西省南昌、鹰潭、上饶、景德镇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等六位专家为两千余名机关干部、近万名中小学生普及了航天知识。"中国航天为国家创建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和深空  相似文献   

9.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江泽民总书记倾注了大量心皿。1998年11月,在神舟一号研制的关键时刻,他亲自到现场视察工作;1999年11月,在神舟一号返回地而后,他在第二天便来到飞船返回舱前,细问详观,鼓励航天人再接再厉,续写华章。  相似文献   

10.
正9月21日,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民族团结进步科技创新与发展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授牌仪式、喀纳斯民族团结进步航天产业园启动仪式、华路航天卫星地面站落成仪式在新疆布尔津县举行。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王东炬参加仪式,并对航天产业园一年来的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表示祝贺。他表示,数字航天喀纳斯建设布局的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