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苏联专利部门1989年6月23日公布了1488323号专利说明书,批准一项高碳钢零件的热处理新工艺取得专利权。 85高碳钢零件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400~550℃的熔盐中进行等温处理,零件冷却后,再加热到A_(c1) (5~25℃),保温,进行淬火,然后回火。经这种工艺处理的85号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具材料的选择、分型和模具中加热装置的合理设计,制备出树脂膜熔渗工艺(RFI)实验用FRP模具。实验发现:自带加热系统可将模具和产品加热到110℃以上,模具可在85℃左右长期工作,并初步探索了RFI工艺参数,制备出了性能优异的板材。为制备大型RFI工艺用FRP模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秦铁光 《航空学报》1990,11(3):183-187
 利用高压透射电镜对高强度铝合金LC4-CS进行高温同位组织观察,研究合金由完全时效状态快速瞬时加热到300℃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变化,测定不同温度加热后的性能。试验证明,快速瞬时加热可以将晶间析出和基体沉淀,控制在预期的沉淀序列的不同阶段上。  相似文献   

4.
GB594—65,A100010阀门是一种专用于航海船只的阀门,由于承受的压力大(100kg/cm~2),所以阀体毛坯由锻造而成。锻造工艺中规定,始锻温度为1150℃,终锻温度为900℃。在830℃以下缓慢加热,830℃以上快速加热,锻后成堆空冷。多年来,这种阀体一直在400kg空气锤上制坯,模锻件在300吨的摩擦压力机上锻制质量比较稳定。但是,1983年所买的一批φ50钢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膨胀高温合金GH2909锻造及热处理后锻件持久性能不合格问题,确定合适的热加工工艺参数及合理的工艺方 法,改善其锻件缺口持久敏感性,对该合金采用不同的锻造工艺和热处理制度进行试验,观察显微组织和检测室温及高温性能。 结果表明:控制锻件热料回炉不低于900 ℃,模具预热;锻件预热时间系数控制在0.6~0.8 min/mm 范围,加热时间系数控制在 0.4~0.6 min/mm范围;当第一步锻造和最后一步锻造的加热温度分别为1050 ℃和1000 ℃时,变形量增加可使GH2909 合金的显 微组织细小且分布均匀;2次固溶+2段式时效热处理制度对GH2909 合金组织析出物有明显影响,并使室温和高温拉伸强度提高。 锻件合格率由6.25%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压罐成型工艺制备了MT300/902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测试了加压温度、加压大小和固化温度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了不同固化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T300/902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固化时的最佳加压时机为240~260℃、加压不小于1.2 MPa、固化温度在310~330℃为最佳。按照最优的成型工艺参数制备的复合材料构件质量高,缺陷能够控制在2%以下,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一种新型RTM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R801的固化反应特性、成型工艺及其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DSC曲线表明该树脂体系的固化温度为170~220℃;黏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表明在70~120℃,树脂黏度增长缓慢,具有不少于7 h的适用期;在90℃左右时,其初始黏度<100 mPa.s,工艺操作窗口时间≥10 h;该树脂制备的M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在300℃时的压缩、弯曲、层剪性能保持率均≥63%。  相似文献   

8.
前言钛的比重小(4.5克/厘米~3),约比铜(8.3~9克/厘米~3)轻一倍;熔点为1720~1800℃,沸点为2800~3000℃;硬度Hb=120~300;在结构材料之中,它具有较高的强度(20.9公斤/毫米~2);在常温下,钛在工业大气中和在海水中皆有较高的耐蚀性,但在温度高达400~500℃以上时,钛便与氧、卤素、硫、碳、氮及其它元素起强烈的相互作用。而且,当加热达400~500℃时,钛合金  相似文献   

9.
Fe3Si基合金降低温轧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轧制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对Fe3Si基合金塑性的影响,室温拉伸和高温拉伸实验结果表明,水冷的热处理工艺使Fe3Si基合金的塑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可轧制的温度降低到300℃。  相似文献   

10.
本成果研制的测定装置由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熔点炉、光学高温计、真空机组等组成。可以用于测量3000℃以下高温材料的熔点。感应加热设备的功率为15kW,工作频率为300kHz~500kHz;熔点炉内装有涡流集中器,它改变感应圈内磁力线的分布,使发热体和感应线圈很好的耦合,所测样品便可快速升温,炉内的真空度不低于5.332×10-3Pa。发热体架于涡流集中器内孔中间,与涡流集中器感应而发热,加热内部坩  相似文献   

11.
加热工艺是高温合金锻造生产的重要工序。加热工艺不正确,将导致锻件大量报废。对于高温合金精密锻造说来,不解决加热过程中的氧化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我们根据国内外资料和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对高温合金锻造前的加热进行较系统的讨论。一、加热时的污染加热时对高温合金塑性危害最大的是炉气中的硫。高温下硫与镍形成低熔点(797℃)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GH625合金的不同热处理工艺与组织、性能关系的研究及采用不同加热温度、不同应变速率及不同变形量的工艺试验,确定出合理的热工艺参数。结果为:变形温度1100oC~1140oC,变形量20%~50%,I临界变形10%左右。合理的热处理制度为:固溶温度990℃~1030℃,保温60min,空冷或水冷。990't2固溶处理时可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在此温度范围内处理,可获得6级一8级晶粒组织。与空冷相比,水淬组织更加均匀,晶粒更细小些。  相似文献   

13.
高温合金双性能整体叶盘铸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铸造高温合金双性能整体叶盘的铸造工艺,包括双性能合金材料的选择、整体叶盘组织的形成方法、控制措施和浇注工艺参数以及热处理制度对双性能整体叶盘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浇注过热度△T=160~290℃,铸型搅动转数n=K 270~K 300(rpm)时,整体叶盘叶片为定向柱晶组织、轮盘为等轴晶组织,初步获得双性能叶盘的热处理制度为1180℃/2h 1230℃/3h,AC 1100℃/4h,AC 870℃/20h,AC.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于抽芯铆钉钉体的材料CP-Ti的再结晶温度以及基于该材料的抽芯铆钉钉体的镦锻工艺。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在550~800℃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CP-Ti显微组织发生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结合不同温度下的材料组织变化,通过金相法和显微硬度法确定CP-Ti的再结晶温度为650℃;根据材料特点以及钉体强度要求,采用温镦工艺成形钉体,当加热温度为400℃时,镦锻出的钉体头部成形良好,杆部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低温气体动态喷涂 (CGDS)是一种通过沉积粉末金属达到近无余量涂层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会因高温而破坏沉积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现有的工艺 ,如喷涂沉积、焊接沉积和激光表面熔覆都不能得到充分的控制。由于熔化原材料要求达到2 0 0 0℃的高温而引起变形和微观结构变化。CGDS采用高压和加热到较低温度 (15 0~ 30 0℃ )的高流速气体 ,在低温下沉积各种材料。通过使用收敛 /扩散喷嘴 ,气体喷流和夹在喷流中的粉末被加速到 5 0 0~ 10 0 0m/s。颗粒命中靶子表面 ,撞击并凝固 ,形成局部锻造连接。所形成的金属涂层仅有 1%~ 5 %的孔隙…  相似文献   

16.
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SZ)作为热障涂层材料广泛应用于复杂高温工况,其优异的高温耐久性主要由不可相变介稳四方相(t′)所贡献。然而,目前对t′相可靠服役温度上限的界定较为模糊,主流观点仍停留在1200℃左右。基于此,采用大气等离子体喷涂(APS)工艺制备YSZ陶瓷涂层,经不同时效热处理,针对涂层微结构、相组成、烧结收缩和断裂韧性等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24 h@1400℃热处理附加7年室温存放后,陶瓷层未见单斜相;300 h@1400℃和300 h@1600℃热处理涂层中单斜相体积分数分别为3.55%和35.41%,且均未碎裂。300 h@1600℃涂层烧结线性收缩率为0.4%。高温时效热处理同时伴随晶粒生长和孔隙愈合,涂层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随之增加,因而认为APS YSZ涂层可在1400℃下长时间(~300 h)服役。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ЖСC-6К、ЖС6У和ВЖЛ12合金在原始状态和长时间高温加热后的相成分及力学性能变化,给出了三种合金经热处理后的相分析结果。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合金性能的主要变化发生在800℃(100~300h)时效的第一阶段,经过300h以上时效后性能变化不大。同时,在所有时效阶段,ЖС6У合金的高温强度均高于ВЖЛ12和ЖС6-К合金,而ВЖЛ12У合金的高温强度比ВЖЛ12М高。  相似文献   

18.
RTM工艺用耐高温树脂研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某飞行器透波结构件对材料的要求为背景,研制了可用于RTM成形工艺的耐高温树脂SH。SH树脂100℃下8h后粘度仅200mPa.s,适于RTM工艺成形;该树脂耐热性良好,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269℃,430℃热失重仅为10%;石英纤维/SH树脂腹合材料300℃时的弯曲强度σb=139MPa,弯曲模量Eb=9.5GPa,可在300℃以上短时使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DEFORM软件详细模拟了钛合金坯料在不同加热方式下的升温过程,并通过热处理工艺实验研究了β区保温时间对TC18钛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分段加热方式可大大缩短钛合金坯料在β区的保温时间,规格越大时间缩短得越明显;两相区预热温度对β区保温时间也有显著影响,预热温度从800℃提高到840℃,β区保温时间可缩短1/3~1/2。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β区保温时间超过60m in时会引起TC18钛合金断面收缩率和伸长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经过改性的低成本树脂膜熔渗工艺(RFI)用5228A高温环氧树脂体系,以国产纤维CCF300碳纤维为增强材料,对改性后的RFI专用5228A环氧树脂体系的RFI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对5228A树脂体系RFI成型的全部过程中渗透浸渍纤维和树脂固化成型两个基本工艺的树脂体系的黏温性能、浸渍压力、CCF300纤维预制体的压缩特性以及固化动力学和固化工艺参数等因素的研究表明:改性后的RFI专用5228A环氧树脂体系能够完全满足RFI工艺的要求。RFI专用CCF300/5228A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最佳浸渍工艺为(125±3)℃,(0.1±0.02)MPa下,保温90min;树脂固化成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压至(0.5±0.02)MPa,然后升温至(190±3)℃,恒温90min。整个工艺过程中的升温速率保持在1~1.5℃/min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