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新的科技成果都是首先应用到民航业务中,而民航事业也正是由于广泛地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才得以迅速地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对首都机场快速增长的舱班的飞行安全和对华北地区飞机指挥调度的需要,民航总局拨款为首都机场配备了一套全固态一、二次合装远程航路监视雷达,以取代原有的法国汤姆逊(Thomson-CSF)公司生产的LP-23b远程雷达。新配置的全固态L一波段远程一次航路监视雷达是由美国雷声加拿大公司(RaytheonCanadaLimited)制造生产的,全固态单脉冲远程二次航路监视雷达是由英国科索公…  相似文献   

2.
单脉冲二次监视雷达(MSSR)已成为我国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备常规雷达的跟踪定位、目标识别和高度确认功能,同时还具有更快的数据获取速度及更高的测量精度,大大提高ATM的能力。振幅和差式单脉冲测角技术是通过比较和差通道的幅度而得到,因此,雷达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内其振幅特性和相位特性必须保持一致。但在实际应用系统中,由于雷达零件制造存在公差,部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逐渐老化从而引起参数的改变,元器件使用过程因温度变化引发电路失调和失配,以及外界杂波的相互影响等,雷达接收机通道之间幅相不一致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3.
该新建航路监视雷达已进入全面安装、调试阶段。这是中国民航总局为改善和加强首都机场及华北地区空运保障能力投资1亿元兴建的。这套雷达由美国雷锡恩公司生产的全固态一、二次远程监视雷达组成,具有飞机上升、下降、机号、飞行高度显示等项功能,覆盖半径  相似文献   

4.
S模式应答机在飞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擎 《国际航空》2006,(8):83-84
新航行系统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并计划在2010年在全球推广的新一代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CNS/ATM).其监视系统的发展方案是二次雷达监视(SSR)和自动相关监视(ADS).虽然A/C模式的二次雷达使用比较广泛,但它存在很多缺陷,ICAO把发展S模式二次雷达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监视方案推广,机载应答机也正在逐渐改装为S模式应答机.  相似文献   

5.
航空航天用户遍及世界各地的Alenia公司,凭借30多年的先进技术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lenia公司领导着空中交通管制要求的潮流,向用户提供带平面阵天线的一次雷达、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以及实时处理用的容错计算  相似文献   

6.
航空航天用户遍及世界各地的Alenia/公司,凭靠三十多年的先进技术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lenia公司领导着空中交通管制要求的潮流,它向用户提供带平面阵列天线的一次雷达、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以及实时处理用的容错处理机。专  相似文献   

7.
朱岩 《民航科技》2006,(5):34-36
本站所使用的是意大利Alenia公司的航管二次雷达。接收机在整个二次雷达系统中的作用是将由天线系统接收的目标应答脉冲(∑、Ω、△信号)经转换组件(CHANGEOVERASSY)选择送入主用通道和、差信号送入耦合组件中,强信号被限幅,耦合组件的输出经高频放大后进行混频,形成60MHz的中频信号。此中频信号送入相幅均衡组件,在相幅均衡组件中比较∑通道信号与△通道信号的相位和幅度,相幅均衡组件还受到自动增益控制信号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VTM是ALENIA雷达系统中RDP的从属设备,但是在整个雷达系统中却有极其特殊的作用。VTM可以用来显示所有设备产生的诊断信息,直观地显示一、二次雷达设备面板及天线面板的指示状态。可实现对一、二次雷达设备面板及天线的遥控。  相似文献   

9.
《飞机工程》2007,(1):57-57
雷声公司最近的试验证明,现代战斗机雷达作为通信装置使用具有极高的数据通信能力。雷声公司负责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系统的经理表示:在去年年底同L.3通信公司一起进行的测试表明,雷达完全能够扮演通信的角色。在多次试验期间,飞机上的AESA雷达以高达274Mb/s的速率将数据传到地面指挥中心,经过处理后的数据再返回到飞机上。实际上是传送了一幅完整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用时仅为80ms。[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航空航天用户遍及世界各地的Alenia公司,凭借30多年的先进技术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lenia公司领导着空中交通管制要求的潮流,向用户提供带平面阵天线的一次雷达、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以及实时处理用的容错计算机。专门开发的应用软件和工作站相结合优化了空中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各机场的二次雷达大多数由于没安雷达天线罩,长年暴露在外的雷达天线容易受到冰雹、暴雨、风沙及飓风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天线的辐射柱单根甚至多根的损坏或性能下降,从而影响整套雷达系统的性能。本文从美国西屋单脉冲二次雷达MSSR-600型天线原理着手,分析天线辐射柱损坏或性能下降对雷达本身的影响程度和一些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航管监视雷达是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千里眼”,随着雷达管制的实施,航管监视雷达对监视空中飞行目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管制区域内的多重雷达覆盖也是发展趋势。雷神二次雷达是从国外引进的一套先进的雷达设备,在全国很多机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维护雷达设备过程中,面对故障现象,如何准确地分析、判断故障点,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快速恢复设备正常工作,对于确保空中交通管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维护雷神二次雷达中遇到的典型故障作了简要的分析总结,希望能对同行们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航空航天用户遍及世界各地的Alenia公司,凭靠三十多年的先进技术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新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lenia公司领导着空中交通管制要求的潮流,它向用户提供带平面阵列天线的一次雷达、S模式二次监视雷达以及实时处理用的容错处理机。专门开发的应用软件和工作站相结合优化了管制员的工作负荷和工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新航行系统中空中交通管理(ATM)系统正常运用的首要条件是对所管理的空域实施有效的监视。随着监视雷达的合理分布和数量增加,自动相关监视(ADS)系统的逐步应用,可实现所需监视空域的覆盖。由于网络的互连可使独立的各监视传感器集成为一个综合监视系统。综合监视系统是由多传感器组成,因而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将不适应综合监视系统的需要,刮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实现多传感器多种数据源的信息处理。二、监视系统的集成目前监视系统有一次监现雷达(PSR)、二次监视雷达(SSR)和新航行系统中的自动相关监视(ADS)、广…  相似文献   

15.
美国联信公司航空电子设备部1997年12月15日宣布,世界上首套生产型精密跑道监控系统(PRM)已获得美国联邦航空局(FAA)批准在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国际机场安装并投入使用。联信生产的精密跑道监控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套完全获准使用的最新雷达系统,能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确保飞机安全地在间隔很近的平行跑道上完成双机同时进场着陆;该系统还可向空管员发出飞机监控告警声音和可视信号。精密跑道监控系统的静态电子扫描(E-SCAN)天线没有任何活动部件,其扫描速度要比现有的监视雷达快5倍,它能以每秒一次的速度跟踪飞机并提供最新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风力发电场可能会影响航管雷达系统,导致其工作性能下降,因此准确评估风电场对航管雷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二次雷达信号特征给出了一种风电场对二次雷达影响的评估方法。首先根据二次雷达信号特征从风电场反射信号干扰方面分析了风电场对航管二次雷达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阐述了以反射信号的时延来划分风电场影响区域的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在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上的仿真实验来验证本文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VTM功能的软件和结构分析,阐述了VTM功能是如何对整个雷达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及该功能在雷达系统中的地位和它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青岛空管站雷达科六年来维护ALENIA二次雷达设备的经验,依据系统控制理论、故障特性对ALENIA二次雷达系统维护体系的几个环节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我们的维护经验及体会,供各地同行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9.
雷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许多组件组成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各组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ALENIA SIR—M单脉冲二次雷达主要由收发系统、信号录取器、雷达头处理器等组成,各组件又由不同的模块组成。雷达系统任一环节的故障都会影响系统的工作正常,而且还会对其它部分产生影响,因此,雷达系统的故障处理应从系统总体来考虑,逐步分割,查找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直升机技术》2002,(4):11-11
HEW-784是意大利海军EH101直升机预警型的直升机机载预警雷达。这种雷达系统能全天候监视入侵的飞机和进行海上监视和巡逻。 HEW-784雷达的主要任务是探测和跟踪多个高空与低空目标,探测掠水飞行导弹。次要任务是探测和跟踪多个海面目标,地形测绘。它有空对空和空对地两种工作方式。在空对空工作方式时,能进行下视监视(动目标指示),在地面杂波中用多普勒滤波能探测和跟踪高径向速度目标(达128个),晴天平视监视和对导弹告警。在空对地方式时,能探测和跟踪海面目标(达64个),在短、中、长距离上进行地形测绘。它的工作频率为X波段、8~12.5千兆赫,北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