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无线电指令制导的概念和特点。在分析指令制导舰空导弹可能面临的干扰样式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指令制导的传输线,给出了目前常用的抗干扰方法以及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指令制导设备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比便携式防空导弹的两种制导方式:红外制导与指令制导,并介绍了技术选择和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制导雷达抗干扰度量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导雷达的抗干扰性能和它的作用距离、测量精度一样,是雷达的基本性能指标,但至今尚无统一的度量标准和定量的指标要求。本文着重讨论了在有源噪声干扰条件下,防空导弹制导雷达的抗干扰度量标准问题。提出了应从保证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所需具有的单发杀伤目标概率出发来确定对制导雷达抗干扰性能的定量要求,并用雷达的抗干扰品质因素(Q_(ECCM))作为衡量雷达抗干扰性能优劣的一个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对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外主要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发展历程及各自的技术特点。给出了美国Stinger系列、俄罗斯Igla系列、法国Mistral系列、英国Starstreak系列和瑞典RBS-70系列导弹等具代表性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便携式防空导弹发展的总体中减阻与增程;制导控制中导引头灵敏度提升、信号处理方式改进、抗干扰能力提升与多光谱探测技术应用,初/末制导研究,新型舵机和控制方式应用,综合措施抗干扰;引战中小型化近炸引信应用、战斗部毁伤能力提高;动力中发动机性能提高、复合固体推进剂应用、推进剂消烟等关键技术。展望了未来便携式防空导弹的低成本、抗干扰、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多平台扩展使用等发展方向。研究对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抗干扰指标,应由系统中搜索雷达、跟踪(照射)雷达、寻的雷达、指令传输系统、引信、数传等无线电环节的抗干扰指标综合而成。本报告按分配给制导站的假定的抗干扰指标进行了论证。论证的依据是制导站在干扰条件下完成指定任务概率的大小。本论证方法适用于类似无线电环节的抗干扰指标论证。已知各无线电环节的抗干扰指标后,参照本报告提供的方法,也很容易得出武器系统的抗干扰指标。对这些指标的最后确定,尚依赖于各种实验的验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现代战争中防空导弹是敌对双方打击的主要目标,其武器系统及其制导环节的电子对抗能力,将决定该系统在严峻的电磁威胁环境中能否生存的重大问题。分析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火控雷达抗干扰能力的度量方法,阐述了防空导弹火控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探讨了武器系统受干扰时完成战斗使命概率的计算。对于现阶段防空导弹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及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防空导弹武器抗干扰试验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导弹武器抗干扰试验的主要做法,以及抗干扰数学仿真、抗干扰半实物仿真和抗干扰外场综合试验三种系统的组成、主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8.
未来战争中,空袭飞行器将通过低空、超低空突防、采用多变战术、施放强电磁干扰、使用反辐射导弹和空地武器等,对面空导弹武器系统构成愈益严重的威胁.因此,面空导弹应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战术来抗衡,这包括应具有对付多目标和抗电子干扰能力,解决指令制导和自主导引问题,发展红外寻的导弹,增强对付反辐射导弹和隐身目标的能力,以及大力发展超高速导弹、光纤导弹和高能激光防空武器.对面空导弹的各类防空任务亦作了详述.  相似文献   

9.
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都是手柄操纵控制的,先是通过无线电传输指令,后来改为导线。但是,这些导弹需要射手的高强度培训和大量的操作技巧。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便应运而生了。第二代反坦克导弹一般采用半自动指令瞄准线制导。这种制导方式只需射手将稳定的光学瞄...  相似文献   

10.
指令制导是提高制导弹药命中和毁伤概率的关键.介绍了制导弹药指令制导技术及其抗干扰措施,对指令制导干扰技术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主要干扰样式.  相似文献   

11.
精确制导武器红外成像导引头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峰  祝小平 《宇航学报》2007,28(3):535-538
红外成像制导具有导引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以及可进行多目标识别与跟踪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攻击型无人机、小型战术导弹等制导武器制导方式的发展方向。而红外成像导引头作为整个制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其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跟踪精度,设计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并引入到导引头控制回路中。同时,还分别采用校正网络和PID控制这些传统的改善系统性能的方法与之进行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较之传统方法使导引头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跟踪精度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导弹机动突防滑模制导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荻  邹昕光  孙德波 《宇航学报》2006,27(2):213-216
为了得到一种用于导弹机动突防的制导律,我们在制导律设计中令视线角速率跟踪正弦有界震荡信号.在导弹机动突防过程中,导弹自动驾驶仪的惯性滞后会影响制导精度.我们利用递推李雅普诺夫设计方法推导出了一种考虑自动驾驶仪惯性的运动跟踪滑模制导律,它可以令视线角速率跟踪给定的指令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制导律可以令导弹机动突防成功的概率提高到89%,而且在自动驾驶仪滞后情况下的制导精度很高,脱靶量仅有0.3mm.  相似文献   

13.
梁小辉  贾坤浩  田煜辉  许斌 《宇航学报》2022,43(9):1257-1267
针对机动目标拦截过程中加速度信息难以获取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滑模拦截制导律,有效提高了导弹制导系统的鲁棒性能。首先,结合空间几何知识,构建了弹-目三维空间相对运动模型;然后,利用RBF神经网络对拦截目标的未知加速度进行了有效估计,消除了制导设计对目标加速度信息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结合零化视线角速率的制导理念,分别在导弹俯仰平面和偏航平面设计了对应的自适应滑模制导律,同时采用连续高增益法削弱了系统的抖振现象,并给出更符合导弹制导实现的法向过载指令,利用Lyapunov定理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在三种不同的拦截场景下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滑模拦截制导律对目标机动有较高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赵斌  刘天泽 《宇航学报》2022,43(10):1333-1344
导弹机动突防弹道设计与末制导修正能力密切相关,在可用过载与终端角度约束下,提出一种基于线偏差控制的机动突防与导引一体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机动突防与导引一体化设计模型;其次,设计了可用过载与终端角度约束的虚拟导引弹道制导律;再次,提出了一种运动过载约束的螺旋机动线偏差指令信号,并设计了相对机动弹道制导律。基于指令滤波和扩张状态观测器分别解决输入受限和干扰估计问题,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稳定性。不同过载约束下的突防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一体化方法能兼顾机动突防与精确打击需求,典型场景下对PAC 3拦截弹的单发突防成功率达到96.2%。  相似文献   

15.
简要分析了导弹武器面临的战场电磁环境特征,提出了一种通过数字+半实物相结合的仿真手段,在内场构建逼真的导弹武器战场动态电磁环境的基本方法。以导弹武器抗干扰性能半实物仿真试验为例,探讨了基于此电磁环境构建方法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组成及仿真试验流程。  相似文献   

16.
红外型空空导弹智能制导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晨  林忠贤 《宇航学报》1996,17(3):91-95
本文论述了红外型空空导弹应用智能控制的理论基础及结构特点,以多级智能控制的框架和机理设计出以比例导引为主、智能控制为辅的变指令智能制导律,并编制计算机软件以数字仿真的形式验证变指令智能制导规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导弹复合控制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锐  高晓颖 《航天控制》2007,25(2):9-12
建立了具有气动力/直接侧向力混合控制的导弹动力学模型,采用反馈加前馈控制结构,设计了导弹复合控制系统,实现了气动力/直接侧向力的解耦控制。建立了导弹复合控制系统性能代价函数,并采用进化策略实现了复合控制系统参数的多目标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进化策略收敛速度快,优化以后的导弹复合控制系统具有很好的快速大机动跟踪能力,且直接力控制有效补偿了气动面控制效益低下和非最小相位系统造成的响应延迟。  相似文献   

18.
直接侧向力控制导弹的自适应模糊变结构末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陈宇  董朝阳  王青  张明廉 《宇航学报》2006,27(5):984-989
针对采用直接侧向力控制的敏捷性导弹,提出了一种适州于拦截大机动目标的自适应模糊变结构末制导律。由于采用了直接侧向力控制方式,提高导弹末段机动过载和快速响应能力的同时,也使得系统具有高度耦合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采用所设计的制导律在制导系统中不确定性函数为未知的情况下,利用自适应模糊系统的万能逼近能力以任意精度进行逼近,由此克服了模型小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对制导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引入目标最大机动加速度自适应算法,使得这种制导律中的变结构项具有变增益能力,能够适应目标各类机动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律对大机动目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对各类机动目标均有较高的制导精度。  相似文献   

19.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试验的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反舰导弹在舷外有源诱饵干扰下的命中概率,提出了一种新的反舰导弹导引头抗干扰性能试验的数据动态处理方法。该方法将导引头试验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生成导弹飞行控制数据,与弹道解算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并模拟反舰导弹攻击目标的全过程,最终给出反舰导弹制导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