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未来成像体系结构"(FIA)是美国国家侦察局(NRO)于20世纪末提出的一项美国下一代成像侦察卫星星座计划,提出伊始雄心勃勃,但最终却走向费用严重超支、发射一再推迟的失败命运。文章简单介绍了"未来成像体系结构"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造成该计划失败的根本原因,最后介绍了美国替代"未来成像体系结构"计划的发展规划及其对我国未来发展天基成像侦察系统的战略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刊几年前曾发表过苏联礼炮号军用航天站计划失败和海洋监视卫星无法完成打击航母而导致计划失败的深刻教训。这里全文译载美国2007年11月11日《纽约时报》记者关于“未来成像体系”(FIA)项目失败的前因后果调查,是一篇值得深思的好文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俄在发展军事航天上付出百亿美元得到的深刻教训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3.
李云  陈萱 《中国航天》2008,(4):34-37
一、美国击毁失控坠落间谍卫星事件始末 1.美国试验间谍卫星发射后失控并坠落 2006年12月14日,代号为USA-193/NROL-21的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试验侦察卫星在美国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搭乘德尔它2火箭升空.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一研究机构已着手研制小型机器人来为美国的在轨间谍卫星和在轨空间平台服务。美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战术技术办公室的主任戴维德·威兰说:“该项目被称做是轨道特快,用来提高服务于国家安全用卫星的机动性,由于其体积较小、数量众多,很难被对手跟踪,因此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机器人飞行器能够在轨道上长期工作,能够从轨道的隐藏处或空间站上提取燃料、电子设备和各种物资,实现与间谍卫星等空间平台的对接,加注燃料和进行在轨维修任务。该自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3,(7):44-44
6月8日,法国阿尔卡特公司赢得了一项价值为1.48亿美元的合同,为韩国建造第一颗军用卫星。这颗名为韩国星5号的卫星将于2006年初发射入轨。阿尔卡特公司是在击败了美国洛马公司和欧洲阿斯特里姆公司后得到这份合同的。该合同由阿尔卡特公司与韩国国营电信集团公司签署。据该电信集团公司发言人称,这颗星将是韩国第一颗军星,将用于军事行动和通信,但否认该卫星将用来帮助军方有效地收集东北亚地区安全信息的说法。韩国星5号的升空将减少韩国对美国间谍卫星的严重依赖,改变主要由美国间谍卫星监控朝鲜核设施及其他军用设施的局面。这颗星上的商…  相似文献   

6.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3):74-74
2012年6月20日8时28分,美国成功使用一枚由联合发射联盟制造的"宇宙神"-5运载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将一颗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的间谍卫星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7.
法国政府将在1994年发射一颗小型卫星,以试验电子侦听技术。这项工作是法国扩展军用航天项目的一部分。这颗称为Cerise的卫星重约50公斤,是由法国阿尔萨斯航天公司制造的。预计它将作为Helios间谍卫星的伙伴进入低地轨道。Helios是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秘密的"长曲棍球"-2(Lacrosse 2)间谍卫星神秘地从太空观测爱好者的视野中消失了。这颗雷达成像卫星于1991年3月8日由"大力神"-4火箭送入太空,在赤道倾角68°的低地球轨道飞行。  相似文献   

9.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1):35-35
2007年12月1日,美联社报道,美国计划花费20~40亿美元,开发新一代卫星侦察监视系统.力争在2011年发射。新间谍卫星系统将用于搜集敌对国家和恐怖组织的图像信息,如精确定位某个核武器研发基地或武装人员训练营;  相似文献   

10.
从美军海基导弹防御系统击落报废间谍卫星这一事件出发,分析了美国正在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MD)的反卫能力,包括地基导弹防御系统、海基导弹防御系统、机栽激光防御系统、天基导弹防御系统所具有的对各种卫星的潜在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11.
The purpose and scope of the Habitability Research Group within the Space Human Factors Office at the NASA/Ames Research Center is described. Both near-term and long-term research objectives in the space human factors program pertaining to the U.S. manned Space Station ar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habitability and its relevancy to the U.S. space program is defined within a historical context. The relationship of habitability research to the optim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d operational determinants of productivity is discussed. Ongoing habitability research efforts pertaining to living and working on the Space Station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2.
美国空军正在研发一种具备“分身术”的新型卫星系统——F6系统。由这种未来的绕地“虚拟卫星”组成的系统将具有强大的侦察功能,会把敌方军队窥探无余,一旦其中的某颗卫星被击落,将会有新的卫星很快替补上去。描述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提出的这个计划的概况和进展情况,并提出该计划实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美国新抵消战略与美国亚太再平衡的呼应关系,追溯了三次抵消战略的来龙去脉与启示,围绕着美重返亚太、第三次的新抵消战略和导弹攻防问题,梳理了2016年美国国防部给其国会的中国军力报告所分析出的中国导弹攻击能力,从美国权威智库的2025美国重返亚太预测报告中概括了现在的美国导弹防御能力、差距与对策建议,通过导弹攻防力量对比,剖析了美导弹攻防新抵消战略的新质特点。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技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和国家航空般天局(NASA)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科技信息纲领的内涵、宗旨、任务、目标,实施科技信息纲领的工作程序、组织管理机构,科技信息产品和服务,以及美国国家技术信息服务中心(NTIS)和航空航天科技信息中心(CASI)的运作情况,论述了美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5.
风险管理是航天计划/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在国外的航天型号研制中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国外在航天项目中对风险管理的要求和风险管理过程,同时着重介绍了风险管理在环境试验工作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中心战”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中心战是美国21世纪的重大军事革新,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是以网络中心战为思想,建成多层次、一体化、覆盖全球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分析了网络中心战的内涵和信息流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的网络中心战导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中心战是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装备作战的能力,同时也对装备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阐述了美军网络中心战的含义与结构组成,分析了美军网络中心战的建设情况、关键技术、作战应用及其发展动向,最后探讨了网络中心战对装备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The Intelligent Synthesis Environment (ISE), which is one of the major strategic technologies under development at NASA centers and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is described. One of the major objectives of ISE is to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apid creation of innovative affordable products and missions. ISE uses a synergistic combination of leading-edge technologies, including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igh capacity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human-centered computing, knowledge-based engineering,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virtual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environment will link scientists, design teams, manufacturers, suppliers, and consultant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mission synthesis as well as in the cre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aerospace system. It will radically advance the process by which complex science missions are synthesized, and high-tech engineering systems are designed, manufactured and operated. The five major components critical to ISE are human-centered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for distributed collaboration, rapid synthesis and simulation tools, life cycle integration and valid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in both the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reative process. The five components and their subelements are described. Related U.S. government programs are outlined and the future impact of ISE on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