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29届IADC(The Inter-Agency Space Debris Coordination Committee,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会议于2011年4月11日~15日在德国柏林举行,会议由德国航天局(DLR)主办。  相似文献   

2.
第六届欧洲空间碎片会议(The 6thEuropean Conference on Space Debris)于2013年4月22—25日在德国达姆斯达特市的欧空局(ESA)空间运行控制中心(Tne European Space Operations Centre,ESA/ESOC)举行。会议由ESA主办,由意大利航天局(ASI)、英国航天局(UKSA)、法国航天局(CNES)、德国航天局(DLR)、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和国际宇航学会(IAA)协办,ESOC承办。ESA空间碎片首席专家H.Klinkrad博士担任本次会议的主席。  相似文献   

3.
1 概况第27届iadc(the inter-agency space debris coordination committee,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会议和第5届欧洲空间碎片会议(the 5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space debris,ucsd)于2009年3月24日至4月1日在德国达姆斯达特市的欧空局(esa)空间运行控制中心(the european space operations centre,esoc)举行,会议由esa主办,由意大利航天局(asi)、英国航天局(bnsc)、法国航天局(cnes)、德国航天局(dlr)、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和国际宇航学会(iaa)协办,由esoc承办.  相似文献   

4.
朱毅麟 《上海航天》2001,18(1):31-34,38
介绍了国际机构间碎片协调委员会提出的关于地球静止轨道(GEO)空间碎片问题的研究结果和碎片处置的建议,主要内容包括:GEO与GEO环的概念、EGO上物体现状,EGO空间碎片处置的基本原则和8条具体处置措施建议。该建议已于2000年2月提交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委员会第37届会议。  相似文献   

5.
刘静 《航天》2014,(5):28-30
作为发展中的航天大国,中国十分重视空间碎片问题,致力于空间碎片减缓和防护研究,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995年6月,中国以国家航天局的名义加入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开始了空间碎片领域的研究。今年5月12—15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将在北京主办IADC第32次会议。本刊特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刘静介绍空间碎片问题的国际环境及应对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第36届COSPAR会议空间碎片专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COSPAR)下设空间碎片专题交流分会。为便于了解当前国际上空间碎片研究的动向,文章首先介绍了该专题会议的概况,然后将会议交流的26篇文章分为空间碎片观测与预警、空间碎片探测与数据库、空间碎片防护、空间碎片减缓4个部分进行了简要总结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14,(6):8-8
2014年5月12日上午,第32届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14个国家及组织的机构参加了会议。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8.
<正>第33届IADC(the Inter-Agency Space Debris Coordination Committee,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会议于2015年3月29日—4月2日在美国休斯敦市举行,会议由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主办,由约翰逊空间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承办。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乌克兰、日本、印度、加拿大、韩国、ESA等13个国家和航天机构的120多位  相似文献   

9.
正第34届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The Inter-Agency Space Debris Coordination Committee,IADC)大会于2016年3月29日-4月1日在英国牛津哈维尔科学园举行,会议由英国航天局(UKSA)主办。来自中、美、俄、英、德、法、意、日、印度、加拿大、韩国、ESA等12个航天国家和机构的120多位官员和专家出席了本次大会。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派出了以国防科工局空间碎片专家组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严俊台长为团长,和来自科工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12名专家参会。IADC是空间碎片领域唯一政府间国际权威性学术组织,其目标是协调各航天国家的统一行动,  相似文献   

10.
艾薇 《航天员》2009,(2):32-33
不是新问题 就在美、俄卫星相撞事故发生后的3月底至4月初,欧空局主办了第5届欧洲太空碎片会议,这个4年一届的大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空垃圾”专题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太空机构、政府、私营企业、和学术界的330多名国际专家。在为期4天的讨论中,与会者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领域涉及太空碎片测量、环境建模、风险控制、缓解措施和太空政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空间碎片领域起步较晚,1989年才开始涉足此方面的研究。1995年6月,我国以国家航天局的名义加入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但鉴于资源的匮乏,当时所开展的工作仅限于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空间碎片国际联合观测、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减缓方案、空间碎片数据库与环境模型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2014年9月11~12日,在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罗马总部召开了空间筹备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德国、日本、印度等8个国家和机构的24位代表参加了讨论. 空间筹备委员会是根据2012年2月为审议和通过《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空间资产特别问题议定书》 (简称《空间资产议定书》)召开的外交大会做出的第一号决议成立的机构.该委员会是为了未来成立空间资产国际登记处而设立的临时性监督机构.空间筹备委员会的成员国家包括中国、巴西、捷克、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美国等国家.世界各地金融及商业界的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为了推进落实《空间资产议定书》生效所要求的条件,空间筹备委员会还组织了两个工作组,空间资产国际登记工作组和委员会议案起草工作组.  相似文献   

13.
云成 《卫星应用》2016,(4):86-89
2016年4月7日,"2016小卫星发展与管理研讨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办,原总参通信部杨千里副部长任大会主席,特邀张履谦院士、戚发轫院士出席会议。同时邀请了科技部高新司、国家遥感中心、工信部电信管理局、海洋局科技司、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代表约170人参加了会议。杨千里主席在致辞中讲到,本次会议主要探讨小卫星发展现状、空间碎片监管、轨道频率申报和协调、业务运营模式和监管、小卫星发射和测控以及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交流国内超高速碰撞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研讨当今国内外超高速碰撞领域的发展趋势,促进我国超高速碰撞技术研究与动能武器、空间碎片防护等工程应用的融合,为"十三五"规划提供有力支撑,经第二届全国超高速碰撞会议筹备会议和学术委员会讨论,并征得装备发展部和国家国防科工局有关部门同意,拟于2016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第二届全国超高速碰撞会议。会议由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材料空间环境效应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4):406-406
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第56届会议于2013年6月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空间活动长期可持续性”(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outer space activities),内容涉及:空间碎片、空间操作和空间态势感知;空间核动力源;空间天气;近地物体;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灾害管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简称为IADC)第18届会议于2000年6月13日至16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召开。本届会议主席美国航宇局之所以将会址选择在斯普林斯,是因为举世闻名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国航天司令部的心脏——空间跟踪与控制中心就座落在市郊夏延山地下的深处。  相似文献   

17.
与空间碎片有关的国际空间法研究主要包括对空间碎片的定义、空间环境保护制度、空间物体的登记制度及空间损害赔偿责任制度等问题的研究。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法律小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对于“空间物体”与“空间碎片”的定义及其关系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8.
美日空间碎片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毅麟 《中国航天》1994,(10):12-16
美日空间碎片研究新进展朱毅麟随着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人类每年射入外层空间的人造天体数以百计,这种人造天体到一定时间以后就变成了空间垃圾,也即空间碎片(美国习惯用“轨道碎片”一词)。它们的存在,严重地威胁到在轨运行航天器的安全,特别是,在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1月5-8日,第4届全国空间碎片专题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有关研究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内容涵盖了碎片研究工作的3个主要方向:防护、减缓和监测。从本次会议来看,空间碎片研究的队伍正日益壮大,包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  相似文献   

20.
我国空间碎片研究的进展情况与后续工作考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背景情况空间碎片是人类有意或无意丢弃在太空中的废弃物,是空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由于空间碎片滞空时间相当漫长,碎片之间相互碰撞或爆炸又会产生新的、体积更小的空间碎片,从而加大了对空间飞行器特别是载人航天的潜在危害。因此,西方航天大国及俄罗斯等国家十分重视空间碎片研究。1993年,美国、俄罗斯、日本和欧空局发起成立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这一国际组织,以加强各成员机构间的交流,协调行动,控制空间碎片的产生,保护空间环境。二、参加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199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以国家航天局的名义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