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对于宽带信号接收波束形成,为了降低阵列中各传感器接收通道时延和相位不一致性对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稳健的宽带信号接收波束形成方法。首先根据接收波束指向对阵列中各传感器信号的空间时延差进行补偿,然后利用短时傅立叶变换对阵列中各传感器信号进行子频带划分,并对各子频带所有传感器信号的时延和相位进行调整并相干合成,最后将相干合成后的子频带信号综合为宽带时域波束。针对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的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波束形成方法,所提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宽带信号的合成效率。  相似文献   

2.
面向多星测控应用提出了一种发射多波束形成方法,采用在数字基带进行多波束加权的处理方法,并联合正交投影算法,实现了独立可控的发射多波束形成,使各波束之间具有较高的隔离度。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发射多波束的方向图性能以及各波束之间隔离度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波束形成抗干扰性能受先验信息、通道幅相误差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工程应用中实现复杂,鲁棒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卫星导航接收机固定多波束抗干扰方法,该方法将信号空间分为多个子空间,通过最优分配策略选取多个子空间分别实现固定波束指向,并相应地在每个波束后配置独立的卫星捕获跟踪通道组,然后依据最高信噪比准则在所有的子空间中优选卫星进行定位解算。该方法无需先验信息辅助,在抑制干扰信号的同时对卫星信号形成接收增益,在存在工程误差的实际条件下可达到与典型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相当的抗干扰性能,且具有鲁棒性强、更易工程实现等优点。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天线阵抗干扰是现代卫星导航接收机抗干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天线阵波束形成类算法能够在抑制干扰的同时提升抗干扰后输出信噪比,但是在信号捕获阶段,由于缺少先验信息的支持,该类算法无法在信号方向形成增益。因此,提出了一种盲多波束形成的天线阵抗干扰算法,通过形成多个波束覆盖天线阵上半球面,可在无先验信息的条件下对卫星信号形成增益,从而提升信号捕获阶段信噪比,使得接收机在干扰环境中具备更强的信号捕获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天线阵抗干扰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能够在有效抑制干扰的同时显著提升接收机信号捕获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相控阵测控系统的特点和主要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比较相控阵测控系统和相控阵雷达的基础上,归纳出相控阵测控系统的特点,根据研制相控阵多目标测控系统和TDRSS-SMA的体会,概述了它的测轨精度、波束形成、分时多波束和同时多波束、自适应时-空二维滤波、边扫描边跟踪和多目标跟踪、共形相控阵和宽角扫描以及降低造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声发射信号进行旋转机械转静子碰摩故障定位的方法.首先利用板波理论进行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研究,证明波束形成法在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可行性,并建立近场声发射波束形成法;之后,在旋转机械碰摩故障模拟实验台的机匣上进行断铅实验,利用近场声发射波束形成法进行定位测试,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将提出的方法用于转静子碰摩故障的定位,并成功地识别出碰摩故障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均匀温度场下声发射信号传播速度不一致导致时差定位法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研究基于波束形成法的声发射源定位效果.首先,基于板波理论研究声发射信号的传播特性,分析频散现象等对声发射信号速度测试的影响;然后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声发射波束形成法定位精度对不同重建速度的定位效果,进而发现在声发射波束形成法在阵列方向具有速度不敏感性.在加热前后的薄钢板上进行断铅定位实验,其结果表明声发射波束形成法可以在非均匀温度场中保持较高的定位精度,在机匣温度不均的航空发动机碰摩定位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针对卫星导航抗干扰天线平台提出了一种利用Griffiths-Jim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干扰源方位估计方法.首先,通过能量检测器判决观测空间中是否存在干扰信号;接下来,若干扰存在则通过Griffiths-Jim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对观测空间进行扫描得到空间谱数据;最后,通过空间谱中局部峰值对应的方位获得干扰源方位的估计值.该方法结构简单、分辨率高,易于在抗干扰天线平台上工程实现.通过计算机仿真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发展了基于经典波束形成算法的修正算法,该算法通过控制分析噪声的相位信息,改变波束聚焦速度,从而达到控制波束宽度的目的,基于经典波束形成算法的修正算法显著提高了低频噪声的和高频噪声的分辨率.文中还提出了机械滤波技术,该技术是设想通过控制传声器的观察角减小风洞背景噪声对传声器测量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风洞相阵列试验信噪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均匀线阵的数字多波束测向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数字配相法形成同时多波束,然后根据目标信号在相邻三波束的输出值来估计目标方向,通过给出数字阵列雷达的系统架构,建立非均匀线阵信号模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卢景月  张磊  孟智超  盛佳恋 《航空学报》2019,40(7):322745-322745
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AR)存在左右模糊问题,在直线航迹下,目标关于航线对称模糊,模糊关系不随航线变化,可利用波束形成进行全孔径解模糊处理;但在曲线航迹下,目标的模糊关系具有空变性,不能全孔径解模糊成像。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曲线航迹下目标模糊关系的空变特性,提出一种前视多通道SAR快速后向投影子孔径处理解模糊成像算法。首先进行子孔径划分,在每个子孔径内目标的模糊关系近似不变,每个子孔径分别成像,然后通过波束形成对每幅子图像进行解模糊处理,最后融合子图像得到最终的成像结果。算法有效解决了曲线轨迹下目标模糊关系的空变性对解模糊的影响,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Airborn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has the capability of high-resolution, and spaceborne SAR has the capability of wide-swath. Inspired by recent advances in near-space defined as the region between 20 km and 100 km, this paper conceptually designed near-space vehicle-borne SAR. The near-space vehicle-borne SAR has the synthetical advantages of the satellite and airplane platforms. By placing SAR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in near-space vehicles, many functions that are currently performed with satellites or airplanes could be performed in low cost way. These advantages make simultaneous high-resolution and wide-swath SAR imaging possible. As such,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 of near-space vehicle for high-resolution and wide-swath SAR imaging, and deals with conceptual performance, as opposed to technological implementation. The concepts, models and processing algorithms are provided. To further suppress the azimuth ambiguities and extend swath width, multiple beams in azimuth is applied. Furthermore, an example near-space vehicle-borne SAR is designed. It is shown that the use of cost effective near-space vehicles can provide the solutions that were previously thought to be out of reach for remote sensing scientists and customers.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ARMAX模型参数估计的新两步法。这种方法与其它递推估计方法(如增广矩阵法,极大似然法,Durbin两步法、三步法等)比较,具有较好的收敛特性,对参数的估计,特别是对C参数的估计比较精确,这是利用其它方法,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发展了平衡粒子模拟方法(EPSM),建立了与高温气体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相匹配的EPSM耦合模型,并通过混合参数进行流区的自动识别,将EPSM方法与蒙特卡罗直接模拟方法(DSMC)结合,构造了可模拟化学反应流动的DSMC/EPSM混合算法。应用该算法对汲及化学反应的轴对称情况下高超声速平头圆柱绕流流场进行模拟,将结果与DSMC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新算法对求解化学反应流动的可行性。将混合算法的计算效率与DSMC方法的计算效率进行比较,发现混合算法能够大大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5.
飞机可靠度的分析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各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很难通过解析的方法来计算飞机的可靠度.随着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升,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计算飞机结构的可靠性逐渐变得可行.本文基于蒙特卡罗法,将损伤、工作环境、检修周期等作为核心要素,提出了面向工程应用的飞机结构可靠度分析方法,最终得到了飞机全机结构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本方法在计算机上得到了初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极坐标系下谱元方法求解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有限元的思想并结合谱方法的精度提出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谱元方法,并将谱元方法应用到极坐标系中;详细推导了在极坐标系下的谱元方法的具体计算公式,求解了极坐标系下的简单椭圆型二阶偏微分方程;并结合时间分裂方法应用于同心旋转圆筒间流体的流动问题,具体求解了原始变量速度和压力的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林献武  王仕超  李智斌  兰维瑶 《航空学报》2020,41(8):123648-123648
飞艇的动导数和附加质量分别表征其在有黏流和无旋无环流中所受非定常气动力/力矩。为了解决在飞艇建模中这两种气动系数的融合问题,分别研究了动导数和附加质量的成分划分问题以及同成分气动系数的融合方法。通过介绍能同时兼容有黏流和无旋无环流的气动力和力矩分析理论,得出同成分气动力/力矩融合时应当取有黏流中的结果并摒弃对应的无旋无环流结果。通过研究气动力/力矩与运动体当前运动参数的关联性,建立依据当前运动参数划分气动力/力矩或气动系数的方法。为了使两种流场中的气动系数分类方法相同,对飞艇的当前运动参数进行重构,使得气动系数在两种流场中均可按重构后运动参数明确划分和计算。根据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种动导数与附加质量的新融合方法,并讨论了它与现有文献方法的差异。通过算例分析不同融合方法对飞艇纵向扰动运动特性的影响,说明采用新融合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空地导弹的制导规律设计问题,给出了滑模制导方法,建立了纵向平面内的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基于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空地导弹的制导规律,以同时保证脱靶量和弹道倾角要求,并针对固定目标,给出了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的解算方法,介绍了针对移动目标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估算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方法具有较高的制导精度,并且满足弹道倾角约束。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对参数化方法进行必要的改进,从而使该方法更好地用于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改进的基本思路是设法降低利用该方法转换而得的非线性规划子问题的维数。通常在利用参数化方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时,由于对控制变量和状态变量同时参数化,从而导致所转化而得的非线性规划子问题维数高,求解难。通过分析认为,只需对控制变量参数化,而对状态变量在时间节点处的值,则可通过对最优控制问题的微分约束进行分段积分求得,从而降低了转换而得的非线性规划子问题的维数,有利于该算法进一步推广应用。利用改进算法求解了飞机在低空风切变中的最优着陆轨迹问题,求解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顺利求解一类最优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