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痛苦的记忆。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果断决策,从军队与民航等部门迅速调集全国航空救援力量,全力展开飞行救援行动,各种空中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救灾过程中也暴露出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的救援装备数量太少、机型不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缺乏专业救援队伍等问题,说明了我国航空救援体系亟需完善的现实。  相似文献   

2.
本期的《中国民用航空》将再次关注航空救援问题。2008年的6月,还在抗震救灾紧张进行的时候,本刊即第一时间开始关注航空救援问题,并在6月号和7月号连续组织了两期专题,总结汶川地震后航空救援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航空救援系统的建议。作为民航的媒体,我们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们为率先全面总结和研究航空救援问题感到欣慰。  相似文献   

3.
靳军号 《国际航空》2009,(12):19-1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通用航空不仅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专业飞行服务,还在我国历次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快通用航空发展,推进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已成为当前民航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0月28日,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正式启用,国内第一支专业航空医疗救援飞行队也正式亮相。这支50人的队伍是以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经国外专业培训的空中医疗救援人员为依托,与托管合作方—北京首航直升机通用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的航空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组建而成。在启航仪式上,北京市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戴均良指出,中国首架专业航空医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涉及体制、空域、机队等很多方面,在此不再赘述。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过程中,通过运用融资租赁可以快速的改善资金短缺的局面,解决资金缺口,短时间内就能大幅增加航空器数量;迅速提高国家航空应急救援能力,满足政府及社会对航空应急救援的需要,同时可以促进通用航空及金融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在具体实践中如何运用仍然是个难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中运用融资租赁。  相似文献   

6.
陶军生 《国际航空》2009,(12):17-17
警用航空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需要,迅速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警用航空应当,也有足够能力成为航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7.
航空应急救援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子系统,只有建立科学完善的国家应急救援体系,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国家应急救援体系不科学不完善,航空应急救援就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5.12大地震时就凸显这个问题。本期本刊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论述建设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必要性和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8.
通用航空紧急救援是指当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遇到自身力量所不可抗拒的困难或危险时,救援人员使用通航救援服务体系中的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给予快速救助和支援的行为。通用航空紧急救援场点布局研究是按照我国紧急救援的社会发展需求及必要意义,依托既有机场布局及必要的新建场点,提出我国通用航空紧急救援场点布局的方向及布局设想。  相似文献   

9.
2009年2月25日,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的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高层论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民政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局、中航工业集团等单位的12位院士及百名专家齐聚一堂,共议建设国家航空救援体系大计。专家们围绕航空抗灾救援体系建设设想、组建国家直升机救援与探测队伍、航空抗灾救援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ACTRI)已经历了35年的光辉历程!这35年是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创业的35年、发展的35年、开创新局面的35年!在纪念其创建35周年之际,每个为之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都无不为之欢呼庆贺。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在各个时期关心、支持、帮助我们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值此喜庆之日,我们仅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  相似文献   

11.
<正>希望为建设航空强国继续传播创新科学技术!顾诵芬二○一八、十一、廿《航空科学技术》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空研究院主办、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科技类中文期刊(月刊,每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航空科学技术》已被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和航空工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收录。  相似文献   

12.
室与航空发动机可靠性工程的主要创建人、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宋兆泓先生,于2007年4月1日与我们永别了,享年76岁,给我们留下了受益终生的教诲和无限的怀念!宋兆泓教授,1931年8月29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0年毕业于北京四中,同年9月考入原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系,1952年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航空》2009,(12):1-1
在11月中旬于天津举行的2009直升机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有关政府部门、航空工业、通航公司,以及国外制造商的代表们围绕如何建设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议题提出了很多设想。这些设想既存在很多共识.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总体来看,各方都希望自己成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主导力量或主要受益者。  相似文献   

14.
一些国家和我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的通用航空体系比较健全,在抗击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发挥出了无可比拟的作用。本文通过与它们的横向此较,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我们国家通用航空的发展、国家应急救灾体系的健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凸显了通用航空在救灾中无可替代的地位。2008年笔者在本刊发表了“通用航空救灾启示录”两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指出了目前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一年过去了,我们很欣慰地看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讨论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对通用航空救灾的使命、需求和实现路径作了粗浅的分析,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与美国联信公司合资的上海东联航空机轮刹车维修工程公司于6月28日在上海成立。由于航空材料适航性的特殊制约,我国现有飞机绝大部分零配件不得不依赖于从国外进口,而航空机轮和刹车又是每架飞机中最频繁需要进行维修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航空应急救援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俄罗斯、德国、瑞士、日本等国都建立了先进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模式和能力,本文旨在介绍国外航空应急救援现状,为航空应急救援发展中的中国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值《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改版一周年之际,我们特此刊登一八五厂柳翔宇同志专为本刊撰写的一首热情洋溢的诗,以表达我们对柳翔宇同志以及广大热心读者的衷心谢意!借此机会,也祝愿一直关心、支持《航空标准化与质量》的各级领导、作者和读者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地震防灾救灾的不同特点,详细研究了航空飞行器在地震防灾和救灾具体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并对之间的配合、任务分配进行了必要探析,提出只有积极合理地利用航空飞行器、加强合作才能高速有效地进行救援。该研究对防灾救灾中的航空飞行器的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于2007年12月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航空总体论证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设的出发点是为决策提供支持服务,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航空研究院航空总体论证仿真中心的依托单位。实验室本着边建设、边运行,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在建设过程中承担了各项科研任务,形成了建设工作与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