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MC-CDMA称为多载波码分多址(或码分多址),实际上是将OFDM调制应用于DS-CDMA系统,将DS-CDMA与OFDM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混合技术。就这一新技术,通过OFDM应用于DS-CDMA系统的原因分析,检出了MC-CDMA系统的模型,说明MC-CDMA具有抗时间弥散信道的良好特性。  相似文献   

2.
航空移动通信中OFDM信道估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交频分复用(OFDM)由于其自身的技术优势使其在未来的航空移动通信中将占有重要地位,但航空移动通信中时变的信道环境和多普勒频移造成的严重的子载波之间干扰(ICI),使OFDM在航空移动通信中应用面临着困难。本文在建立航空移动通信通用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ICI和噪声对信道估计的干扰机制,采用低通滤波和线性插值的方式对最小平方信道估计方法(LS)加以改进,抑制了ICI和信道噪声对LS〖JP2〗的干扰。经过仿真证明,该方法实现简单,精度高,抗ICI干扰和噪声能力强,满足了移动速度高达1 500 km/h的航空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抗无线信道多径衰落的多载波调制方式,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运用快速哈特利变换(FHT)和其反向快速哈特利变换(IFHT)来实现OFDM调制解调可有效地降低系统运算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时效。由于FHT和IFHT算法的一致性,本文只对IFHT算法在无线高速调制解调器中的软、硬件实现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测控与数据传输信道一体化的需求,采用AOS(Advanced Orbiting System,高级在轨系统)空间链路层的等时业务,设计了一种测控数传信道一体化方案,可在上下行信道采用非相干信息帧同时传输测量信息及高速载荷数据.该方案设计了2种工作模式,模式一在上下行信道同时使用AOS传输帧,双向数据传输速率最高3 Mbit/s,测距精度优于2 m;模式二上行信道使用遥控扩频帧,可进行多站测距,抗多址干扰能力不低于15 dB,抗单频干扰能力不低于23 dB,下行信道使用AOS传输帧,最高数据传输速率3 Mbit/s,测距精度优于1 m.  相似文献   

5.
该文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传输系统应用于无人机下行数据链路中,基于无人机通信信道的组成、冲激响应模型,构建了无人机链路中的OFDM通信系统.针对无人机信道快时变和高动态等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OFDM信道估计算法,给出了在无人机飞行状态下误码率性能的仿真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OFDM信道估计算法可以满足未来无人机下行数据链路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6.
深空测控的下行链路包括测控和数传2种典型的传输信道,其中数传信道一般具有发射功率大和数据传输速率高的特点,其带外辐射容易对测控信道产生干扰。以典型月球探测器为例,分析比较了数传信道采用常规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和基带滤波BPSK调制时,对测控信道的带外辐射影响,并对基带滤波BPSK调制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相应结论对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测控系统总体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变换域通信系统通过信道估计在变换域设计信号波形避开干扰,它没有采用载波调制,而是用一个类似噪声的基函数进行信息调制。论述了变换域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对变换域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环境干扰估计与检测、基函数序列与波形设计、调制解调与高速率数据传输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简要介绍OFDM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并仿真验证了COST 207标准TU衰落信道模型下,基于导频符号的频率选择性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包括块状导频下典型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比较,以及梳状导频下插值算法的性能分析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OFDM 系统的频率同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频率偏差会导致 OFDM 系统的子载波间干扰,系统性能的下降.本文建立仿真模型,并对不同频率偏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结合仿真分析,针对 LTE 下行 OFDM 系统中的频率同步技术给出了一种合适的同频偏估计和补偿的方案,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联合正交变换与信号交织的测距仪脉冲干扰抑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涛  成玮  张学军 《航空学报》2014,(5):1365-1373
为解决宽带航空数据链以内嵌方式工作在测距仪(DME)频道间而带来测距仪发射脉冲信号干扰宽带航空数据链正交频分复用(OFDM)接收机的问题,提出一种联合正交变换与信号交织的OFDM传输方法。首先,该方法利用测距仪脉冲信号在频域呈现为强相关高斯脉冲的特性,通过发射机正交变换与信号交织器,配合接收机解交织器与逆正交变换器将强相关脉冲转换为非相关脉冲;随后,基于期望最大化(EM)算法迭代重构非相关随机脉冲;最后,通过频率域脉冲干扰消除抑制脉冲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联合正交变换与信号交织的OFDM传输方法可有效抑制测距仪脉冲干扰,显著提高OFDM接收机链路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数字下变频(DDC)技术将宽带大数据流信号变成窄带低数据流信号,以便 DSP 实时处理。在分析数字下变频的基本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 DSP 芯片的数字下变频软件实现方案,讨论了相应的算法及分析,并给出了软件实现的主程序结构。软件数字下变频比常规 DDC专用芯片有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更高的处理中频。  相似文献   

12.
经典空间谱估计算法的两个适用假设是远场平面波和窄带信号。文章利用7单元均匀线列阵仿真分析了短波波段内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的窄带假设上限带宽。可以发现:对于短波信号,50kHz的带宽所带来的测向误差不超过O.08°。这就意味着,对于短波通信信号的侦察测向完全可以采用经典空间谱估计算法,比如MUSIC算法,而不需要为窄带假设来付出代价,这便为设计高精度的短波通信实时测向系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基于FPGA的多通道数字信号下变频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无线通信接收机中。经A/D转换后到基带处理前的中频信号的下变频处理。提出了用FPGA实现多通道数字信号下变频的新设想。通过分析CIC滤波器、HB滤波器和多相滤波器的特点和性能,将它们与抽取器相结合.对MD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抽取,降低了信号采样率,减轻了后续DSP处理基带信号的压力。结合一个具体的多信道信号.通过软件仿真和在FPGA器件的实现,证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此设计方案集CIC滤波器、HB滤波器和多相滤波器的优点于一身。使设计出的数字信号下变频器能够处理更高频率的信号。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如何将声发射技术应用于航空铝合金的高速铣削过程监测,介绍了监测装置硬件系统和信号数据采集平台的构成,最后运用小波分析进行信号分解,计算分解后的各频段能量,并从频段的能量对比中发现,信号能量可以作为刀具磨损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5.
张宇  闫云聚  余龙  王建强 《航空学报》2014,35(3):780-787
阵列信号处理中的空间谱估计可以对信号源进行辨别和定位,于是通过采集在结构上布置的阵列传感器Lamb波信号用来检测损伤发生的位置。通常,大多数空间谱估计方法均以窄带信号为假定,在很多基于Lamb波的结构损伤检测中,为了减小频散特性的影响,大多数研究以Lamb波为窄带信号进行分析,但无限窄的激励信号是物理不可实现的。因此,其在多数情况下Lamb波信号并不符合窄带信号假定,更应被认为是一种宽带信号来进行处理。进而利用空间谱估计中宽带信号非相干子空间处理方法(Incoherent Signal Subspace Method,ISM)中阵列接收的宽带Lamb波信号进行处理,检测出结构发生单一损伤时的损伤位置。随后,当结构损伤与边界反射波有叠加时会引起损伤信号相干,采用宽带信号相干子空间方法(Coherent Signal Subspace Method,CSM)对损伤位置进行检测,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载图像传输系统的特殊性,结合机载设备现状,提出了一种图像传输方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正交频分复用进行了分析,并对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参数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ASL3000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检定方法.通过分析该测试设备的特性,对线性信号、数字信号、混合信号、射频信号、基带信号模块的检定,采用自带通用仪表和检定程序实现;对于自带仪表的检定,则通过定期送检,溯源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短波信道数字传输脉冲成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短波窄带信道上的数据传输,要求将信号的带宽限制在3kHz语音频带内,当系统带宽小于数据信息所需的奈奎斯特最小带宽时,脉冲时域范围的扩展产生的码间串扰会降低系统的误差性能。文章阐明了脉冲成形技术可以压缩信号的频谱,分析了恰当选择的平方根升余弦脉冲成形滤波器可以明显提高短波信道数据传输的误差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I/Q调制的快速频率合成方法比目前采用的频率合成方法更易调试,而且使用灵活。其思路是将信号先通过单边带调制,将较低频率调制到需要的频率范围;然后采用对基带信号的数字预补偿方法来抑制镜像频率和载波泄漏,从而达到应用的目的。文章中还给出一种基于输出信号包络信息的补偿系数调整算法,其仿真结果说明该新补偿算法可以有效抑制镜像频率和载波泄漏。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国内频谱资源有限性、稀缺性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多种业务共用频段已是必然。通过试验和仿真分析方法研究机载调频无线电高度表对雷达脉冲信号的敏感特性,期望实现二者的同频段共用。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同一频段的雷达脉冲信号会对机载调频无线电高度表产生有害干扰,雷达脉冲信号会影响高度表指示,使高度表示值不断增大直至满刻度,从而危及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