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11月,国际油价维持高位振荡走势,并两度创出99美元的历史高位,OPEC拒绝增产和北美地区冬季取暖用油大幅增长,导致原油市场持续紧张,同时随着美国次级债危机扩大到金融领域,以及联储降息,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助推了国际油价。国际主要股市大幅振荡,全球主要金融机构次级债损失加大,打击投资者信心,处于对美国经济未来放缓的担忧,美联储10月、12月连续降息0.2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进入6月,国际原油价格在美元弱势推动下.再次创出145美元/桶的历史新高.同比涨幅高达120%.给全球航空业带来巨大压力。展望后市,油价仍不容乐观。由于美国经济目前仍受困于次级债危机.增长乏力.升息短期基本没有可能.弱势美元政策仍将是下半年美联储的政策主线。同时原油供给方面增长仍有限.OPEC对增产分歧导致短期内对缓解高油价作用有限.唯一对缓解高油价作用的是需求方面.在北美、欧洲、日本原油消费下滑的背景下.中国、印度两国需求增速变动对国际油价有巨大影响力。短期看.为准备灾后重建以及奥运.中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口将维持高位.三季度之后.政策有所调整.对国际油价影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进入10月.国际原油价格基本维持在56-60美元一线.国际能源机构(IEA)调低了2006-2007年全球原油消费需求增速.预测2006-2007年仅分别增长1.2%和1.7%.同时欧佩克于10月19日宣布减产120万桶原油以维持原油价格.10月整体油价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美国股市在油价下跌和良好经济数据支持下.主要股指维持近期涨势并创出2000年以来历史新高.公布的三季度GDP大幅下滑到1.6%被市场认为是暂时性经济放缓.预期在油价下跌和升息周期结束的刺激下.美国经济最困难时期已过.投资者对美国未来经济的良好预期成为推动美国主要股指创出历史新高的主要动力。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12108.43.上涨2.03%.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389.72.上涨3.21%。  相似文献   

4.
进入2月,随着美国冬季降温的到来以及欧佩克新的减产计划的实施,国际原油价格维持在57-62美元一线,同比年初上涨10%,在经历了一月下旬原油价格快速上涨之后,当前国际原油价格维持60美元高位,对航空公司盈利能力构成一定压力。展望后市,受需求支撑影响,2007年国际油价难以大幅度回落,航空业仍将面临高油价的考验。国内航空业,2月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不变,但升值速度同比1月有所放缓,截至2007年3月9日,人民币汇率兑美元7.7436,年内累计升值达到1.27%,2007年汇率变动一大特点是,人民币兑西方主要国家货币均出现升值,强势特征明显,对外债额较高的…  相似文献   

5.
进入3月.次级债引发的经济动荡继续推进.不利的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面对不利经济环境和担心金融机构因次级债危机导致破产.美联储3月进行了年内第三次大幅度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2.25%.年内三次降幅累计达到200个基点,为缓解经济放缓和信贷紧缩,联储采取的极为激进而大胆的策略。国际原油价格受美元贬值和库存意外下降影响+维持历史高位.并创出112.21美元/桶新高,进入2008年.美元对主要货币大幅贬值直接刺激大量对冲基金进入原油期货市场,推高国际油价。  相似文献   

6.
进入10月,国际油价连创历史新高,夏季旺季消费的结束并未缓解原油市场的紧张局面,在世界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速背景下,原油消费需求预期仍较为乐观,11月1日开始执行的OPEC增产计划并未缓解市场对冬季燃油消费旺季即将到来的担忧,同时受美国次级债市场影响,近期外汇市场上美元快速贬值也有利地支撑了油价上涨,国际油价从月初80美元连创历史新高,迅速上涨到95美元,逼近100美元。  相似文献   

7.
进入6月,随着美国夏季出行高峰到来,以及尼日利亚武装袭击事件的发生,国际原油价格一举突破70美元大关,达到72美元水平,地缘政治紧张和行业季节性消费增长,以及美国炼油厂产能利用率低于市场预期,加上国际对冲基金的再次大举介入,成为推动本轮国际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但同比去年同期上半年均价61.4美元/桶,下降7.75%。  相似文献   

8.
进入8月国际原油价格在美元汇率升值和全球经济放缓日益明显作用下,延续7月下滑趋势,日益逼近100美元心理大关,短短两个月国际油价跌幅达到30%,航空业高油价压力暂时得到一定缓解,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航空市场需求不振对行业运营压力逐步上升到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进入11月,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维持55-60美元一线,冬季原油消费旺季的到来在原油供应面改善的情况下,油价上升空间受到限制。宏观经济基本面,12月初美国商务部公布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折合年增长率达到4.3%,一、二、三季度分别为3.8%、3.3%和4.3%,预期美国2005年和2006年经济增长率仍将达到3.6%,显示美国经济基本面仍运行良好。同时就业市场也表现乐观,11月非农支薪人数创今年7月以来新高,失业率仍保持在5%水平。良好的经济数据有力地支持了股票市场,主要股指创出近期新高,道琼斯工业指数收于10778.58,上涨1.30%,纳斯达克指数收于2256.73,上…  相似文献   

10.
进入五月,随着原油消费旺季的到来,国际原油价格加速上涨,连续创出历史新高,6月初达到139美元历史新高,月度涨幅超过20%,近期原油价格加速上涨与美元贬值。新兴市场需求增速未受到高油价影响,以及投机资金推动的结果。近期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扬,加重了全球通货膨胀预期,并给部分国家带来金融动荡和危机。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上半年显示的种种迹象表明,全球航空运输业已经走上了复苏的轨道,但进入下半年后却意想不到地遭到接二连三的打击。首先,国际油价的一路飙升促使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节节升高,吞噬了航空公司的利润空间,尽管今年航班的客流量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但客票收入的增长远不足以弥补成本的增加。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油价超过每桶60美元以后,收入增长将完全被燃油成本的上升所抵消,更何况现在的油价已经冲到了每桶近70美元,有人预计全球航空运输业今年的亏损将可能达到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疯狂上涨到140多美元一桶的国际油价,终于降到了现在的60美元左右,曾经压得国际航空界喘不过气来的油价梦靥暂时离去了。然而,航空业连长出一口气的时间都  相似文献   

13.
一、近期世界石油市场概况 (一)近期世界石油价格变化2007年9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开始呈加速上升趋势,进入2008年更是直线飙升。2008年1~7月,国际油价在美元贬值、机构炒作和国际地缘政治形势不稳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屡创新高,依次攻克了100美元/桶、110美元/桶、120美元/桶、130美元/桶大关、140美元/桶和145美元/桶大关。  相似文献   

14.
《国际航空》2008,(7):1-1
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在震荡中不断走高,到7月初已达到140美元以上,较年初的110美元涨幅近30%。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经济受美元贬值和次贷危机等因素影响,航空乘客数量减少,这两项累加给一些刚刚开始盈利的航空公司带来了沉重打击。为此,国际民航组织已经调低了2008年对其成员航空公司的行业利润预期。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暴涨暴跌、急剧动荡。为了探究石油价格的波动之源,文章首先将石油价格的波动放在三大汇率体系下进行考察,发现油价在浮动汇率制下的波动频率和幅度要远远大于固定汇率制下;以美元计价石油更是使得国际油价波动加剧。其次在“货币信用-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视角下进行考察发现,由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信用体系和浮动汇率制所引发的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石油价格暴涨暴跌的本质(制度性)原因,虚拟经济严重背离并扭曲实体经济。要想避免石油价格的巨幅波动,需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浮动汇率制等制度安排,短期对策是构筑中国石油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进入8月,由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有逐步扩大趋势,次债市场危机逐步扩大的信贷市场,引发对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被次级债危机拖入衰退的担心,全球主要股市大幅度振荡,主要股指冲高回落。国际油价月初受次债危机引发需求放缓影响,油价大幅度回落到69美元一线,月底随着需求扩大和担心天气,有所反弹,于市场预计OPEC不会在9月11日会议上提高原油产量,也进一步支持油价反弹,短期看原油供给不会扩大,油价下跌寄希望于旺季结束后需求下降。  相似文献   

17.
进入2月,全球股市低迷依旧,多重不利经济数据加剧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可能划入衰退的担忧,月初美国劳工部发布的2月份非农就业岗位出人意料的减少了63万人,显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同期受美元加速贬值影响,国际油价连创历史新高,达到1.9美元,2008年以来国际石油均价达到95.36美元,同比上涨50%,石油价格高涨和美国经济放缓,对全球航空业盈利能力构成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今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高价位上波动,一度突破每桶75美元。而10年前只有22美元/桶左右。油价持续上涨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油价持续保持高价位也势必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据预测,2006年高油价可能令亚洲经济整体增长速度减缓至少0.6%。造成高昂油价的原因一是受中东动荡形势的影响。例如,伊拉克目前日均石油出口量约为100万桶,远不及战前260万桶的水平。伊朗原油日产量约占世界原油日产量的5.4%,但紧张局势已使其减少了产量。在旺盛的需求和紧张的供给驱使下,油价必然会长期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2006…  相似文献   

19.
进入7月,国际原油在月初创出147.90美元历史新高之后.出现大幅下滑,短短一个月跌幅达到20%,油价中期顶部基本确立。近期油价大幅度下挫.核心原因是美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力日益扩展到欧洲、日本.以及作为上半年油价大幅度上涨重要支撑的新兴发展中国家。进入三季度全球经济放缓的迹象越发明显.直接导致原油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转变.高油价对原油需求的抑制影响逐步显现,同时欧洲、日本经济的下滑也刺激了近期美元汇率的大幅上涨,助推了国际原油价格下跌。  相似文献   

20.
油价快速下跌推动航空股创两年新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12月,国际油价受美国经济放缓和暖冬天气影响,出现大幅度下滑,短短一个月从月初65美元跌到1月初的51.88美元,下跌幅度达到20.2%,同期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跌破7.80关口,下跌幅度达到0.5%,机构投资者对航空业中期发展趋势更趋乐观,推动航空股持续上扬,航空指数涨幅高达33.62%。进入12月,周边股市和香港股市纷纷创出历史新高,国内股市也在金融、地产持续上涨中突破2800,创股市创立以来新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2007、2008年利润增长仍相当乐观。进入2007年航空业中期发展趋势日趋明朗,在2006年3季度行业盈利达到42.5亿元之后,行业盈利拐点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