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航天器工程》2012,21(2):39-39
据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网站2012年2月6日报道,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司令威廉姆·谢尔顿宣布:作战快速响应太空-1卫星(ORS-1)已于2012年1月初获得最终运行能力。至此,美国第一、第七太空运行中队及其任务伙伴取得重大里程碑成果。这个里程碑代表了三个相互关联的系统——ORS-1卫星、地面系统体系(即多任务卫星运行中心MMSOC),以及任务规划系统,实现了全面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2.
天兵 《航天》2011,(6):28-31
据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网站2011年3月14日报道,经过5个多月的在轨试验与评估,美国空军最近已把首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卫星的控翩权移交给了位于施里弗空军基地的第50作战大队第1太空作战中队。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是美国为提高空间目标和活动监视能力,完全掌握空间战场态势研制的天军武器系统。该卫星投入正式运行后,能按照美国联合太空运行中心的需求与空军的地面太空监视系统(由光学望远镜、雷达组成)整合共同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 :美国空军已为一项天基雷达监视与瞄准系统制定计划 ,使该系统跨过在轨验证阶段 ,直接进入实用卫星星座的组建。此项计划已获美国五角大楼领导的批准。根据这项新的计划 ,这个用于跟踪地面移动目标的卫星星座的卫星数量将少于 10颗 ,计划从 2 0 0 8年开始发射星座卫星。据称每颗卫星的估算成本大约为 1.6亿美元。美国空军相信 ,过去一年中 ,在有关发射实用星座前不必进行太空试验的技术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五角大楼先前的天基雷达计划研究由 2 4颗侦察卫星组成星座 2 4小时全天候跟踪地面移动目标的可行性。每颗工作卫星的成…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进入关键发展期。2020年,欧洲将完成伽利略系统的部署,投入全面运行;俄罗斯将基本完成GLONASS系统现代化改造,几乎全部由GLONASS-K卫星构成的星座和现代化的地面控制段将投入运行;日本准天顶卫星系统、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将初步或全面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美国GPS现代化计划进入冲刺阶段,2025年全部由GPS-3卫星构成的星座和现代化的地面控制段将全面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5.
《航天电子对抗》2010,(3):54-54
美国空军正计划竞标采购第二颗“天基太空监视卫星”(SBSS),并于2014年底或2015财年第一季度发射升空。征询书称,这颗卫星必须与第一颗SBSS卫星即SBSS Block 10的地面系统兼容。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09,(6):36-36
据美国spaccnews网站2009年10月报道,随着现有监视太空气象系统的退役,美国空军正在考虑获取此类信息的候选方案,包括专用卫星和搭载于商业卫星上的政府遥感器。数年来,美国空军都依靠“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星座上的一套遥感器,关注电磁干扰,它会影响无线电和地面雷达等军事设备。最新一颗DMSP卫星预计在2017年退役。  相似文献   

7.
《卫星应用》2010,(3):8-8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上市公司,是专业从事小卫星及微小卫星研制、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级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的航天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卫星在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及设备制造方面,拥有地面站系统集成、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信息传输与图像处理五大领域多类产品;在卫星运营服务方面,具备提供广播电视高清信号传输、移动位置服务、数据采集等多项运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建成了完备的陆地观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体系在资源一号卫星发射的同时,为保证卫星数据的应用,我国建立了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联合全国各系统、各方面的遥感力量,经过必要的配套、改造、建设和优化组合,建立起一个我国长期稳定运行的资源卫星应用体系,系统建设、运行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体系由数据接收、数据预处理、应用示范及分析模型、数据模拟和评价、资料分发及用户服务等五大分系统组成,在北京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0,(3):27-27
据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网站2010年5月10日报道,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系统(NSG)近期宣布,第二颗天基红外系统(SBIRS)高椭圆轨道卫星-2(HEO-2)的载荷及其地面系统已通过技术情报(TI)任务运行许可。管理NSG的国家地理情报局对SBIRS满足TI任务所需的精确、及时、可靠和明确的TI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洋卫星2009年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度,我国海洋卫星工程取得重要进展,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业务运行良好,海洋卫星应用工作得到进一步推广。海洋一号B(HY-1B)卫星在轨稳定运行,海洋卫星地面应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是首个多星、多任务地面处理系统,能够处理我国所有陆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具有支持5颗卫星同时在轨运行的能力,可以处理可见光、红外、高光谱和雷达等多种类型遥感器从2.36米到250米各种分辨率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美国空军2006年12月16日发射了战术卫星-2(TacSat-2),作为卫星快速生产、发射、运行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正>一、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地面系统作为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与卡特总统签署的中美科学技术合作协议项目,1986年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运行翻开了中  相似文献   

14.
MSV-ATC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最新技术——辅助地面组件(ATC)。ATC技术主要由美国移动卫星风险公司(MSV)研发,它是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系列新技术的集合,代表了卫星移动通信的最新发展方向。采用了ATC技术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为密集城市和室内用户提供通信服务,从而实现卫星移动通信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覆盖。文章主要从发展历史、系统原理和关键技术三方面对ATC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国将研制“近太空”侦察飞行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空军希望将未来作战空域扩展到大气层上的“近太空”空域。“近太空”高度在20~100km之间。 这一高度处于一般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轨道卫星的最低运行高度之间。 美国空军参谋长约翰·江珀说,空军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准备让侦察飞行器在近太空空域飞行。这种 飞行器可在空中停留数月,以密切关注某些热点地区的情况。由于对持续侦察要求不断增加,现有距地面 300km范围内的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卫星难以满足要求,而近太空飞行器可以做到这一点。 近太空飞行器可能使用轻于空气的浮空器作为通信链路和传感器平台。与价值数千万美元的无人机…  相似文献   

16.
《航天器工程》2010,(4):73-73
据人民网2010年7月5日报道,美国空军近日透露将发射一颗“太空监测卫星”,以便做到全天候地将所有在轨运行的人造卫星和太空碎片(垃圾)纳入美军的监控体系。目前,美国空军主要通过一套陆基雷达系统和光学望远镜来监控约1000颗现役人造卫星和2万多块太空垃圾。美联社报道,  相似文献   

17.
面向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应用,提出建设基于北斗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平台(BeidouCORS),该平台具有多种工作模式,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重要的地面应用和有效补充。给出了平台的总体框架结构和通信链路的设计方案,论述了RTK,RTD和PPP等多种服务模式下的系统工作流程,介绍了参考站、控制与数据中心和数据处理算法等关键部分的建设。基于提出的平台建设框架,结合上海区域特点,给出了上海北斗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综合服务平台的示范应用,并设想了平台未来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航天器工程》2012,21(3):60-60
据美国空军网站2012年5月1日消息,美国空军和ATK公司宣布终止战术卫星-3(TacSat-3)任务。该卫星2009年5月发射,在2010年成功进入运行状态,现已脱离轨道,在地球大气层燃尽。TacSat-3的实际运行时间不仅超出了设计寿命周期20个月,还超出了预计任务要求和目标。2012年2月,该卫星停止运行并转交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接管。此后,ATK公司为空军研究实验室升级了飞行软件,  相似文献   

19.
蒙涛  郁发新  金仲和  韩柯 《宇航学报》2007,28(5):1156-1160
卫星姿态确定与控制系统(ADCS)半实物仿真是地面模拟卫星在轨运行情况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于检验系统方案以及性能指标。针对皮卫星的特点提出一种可行的姿态控制系统地面半实物仿真方案,利用MATLAB对卫星动力学、卫星运动学进行仿真建模,并模拟输出卫星轨道环境姿态参考矢量(太阳和磁场)供卫星姿态敏感器采集。结合硬件系统完成对皮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方案验证。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半实物仿真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解决了皮卫星地面仿真的困难。这种低成本、易实现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可广泛用于其它小卫星ADCS系统的检验。  相似文献   

20.
雨丝 《航天》2011,(6):43-43
据称,美国计划发射新型红外导弹识别卫星,虽然这已经比预期落后了近十年,且预算超过114亿美元,但其技术将大大超过现有技术。美国空军计划发射4颗天基红外系统,首颗卫星于5月发射升空,进入太空轨道运行。卫星上的红外传感器更加敏感,能够尽快发现并识别难以看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