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改善压痕法测试断裂韧性过程中测量标准不同和精度不足的问题,基于临界压痕能量(Critical indentation energy, CIE)法,提出了基于Berkovich压痕应变能量密度(Strain energy density, SED)评估钢材断裂韧性的方法。同时考虑弹性和塑性能量并修正临界总压深,评价了9种钢材的韧性。结果表明,发现仅考虑塑性能量所测量韧性的相对误差在5%~20%,而本文同时考虑弹性和塑性能量所测量韧性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同时,确定临界总压深的拟合范围需要避开材料近表面弹性模量上升的区域,改善了基于CIE法使用Berkovich压头评估钢材断裂韧性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多向层合板刚度和热弹性的分析,给出了适于测量复合材料多向层间Ⅲ型分层断裂韧性的试样铺层;改进了裂口悬臂梁测试方法的试验夹具,使其简单可靠且易于操作。实验研究了S2/648玻璃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多向层间(0/θ)的Ⅲ型分层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复合材料,其单向层间的Ⅲ型分层断裂有纤维架桥效应,断裂韧性G(ⅢC)先随裂纹扩展线性增加,而后趋于常值;而多向层间(0/θ)的Ⅲ型分层断裂韧性则没有明显的纤维架桥效应,且断裂韧性G 的测试值与层间参数θ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用山形缺口试样测量30CrMnSiNi2A钢和Al-7Si-0.45Mg铸造合金的断裂韧性,与标准测量方法测量的断裂韧性值进行比较,分析山形缺口试样测试的结果与标准断裂韧性试样测量结果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柔度法和面积法的基础上 ,采用角度法对多向层合板层间分层断裂韧性进行了测试。该方法通过测量载荷与试验加载点处两子梁的夹角 ,不需要测量裂纹长度。同时对传统的柔度法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柔度法可以用来测量两子梁刚度不等的 DCB试样。采用柔度法和角度法同时测试了碳纤维增强两种不同基体层合板 0 /θ(θ=0 ,30 ,6 0和 90°)层间分层断裂韧性 ,得出了分层断裂韧性随 θ的变化规律。这两种层合板分别为碳纤维增强脆性基体的 T30 0 / 4 2 1 1和碳纤维增强韧性基体的T30 0 / 32 6 1。结果发现 ,多向层合板层间分层断裂韧性与基体性能和分层界面处的铺层角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脆性材料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传播速度相关,考虑氧化铝陶瓷动态断裂韧性与静态断裂韧性的差异,采用新的裂纹扩展破坏判据对分枝裂纹阵模型进行改进。在SHPB(分离式Hopkinson压杆)上进行了单轴应力和单轴应变实验,所测得的实验结果与改进的分枝裂纹阵模型计算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夹芯复合材料在受到弯曲、剪切和冲击等载荷作用下易发生脱层损伤。脱层损伤程度与Ⅰ、Ⅱ型断裂韧性密切相关。起圈织物由于在其厚度方向引入环状纤维束,增强了与芯层的结合能力,使其在抗分层方面性能优良。本文主要研究起圈织物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的Ⅰ/Ⅱ型界面断裂韧性。根据试验标准分别制作了平纹织物泡沫夹芯复合材料和起圈织物泡沫夹芯复合材料。采用双悬臂梁试验(Double cantilever beam, DCB)和末端缺口挠曲试验(End notch flexure, ENF)对上述试验件的增韧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环状纤维束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界面性能。起圈结构相较于平纹结构的Ⅰ型断裂韧性GⅠC提高了434%,Ⅱ型断裂韧性GⅡC提高了400%。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内聚力模型来描述裂纹的扩展,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新兴的体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光场单相机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Single-Camera Light-Fiel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LF-PIV)能够仅用单个相机获得三维速度场,其结果已在许多复杂三维流动测量中得到验证。LF-PIV的优势主要在于其紧凑简便的硬件设备以及对光学窗口较宽松的要求。应用LF-PIV技术对一个自相似的逆压湍流边界层(Adverse Pressure Gradient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APG-TBL)进行测量,该实验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航空航天与燃烧湍流研究实验室(Laboratory for Turbulence Research in Aerospace and Combustion,LTRAC)水洞中完成。实验对远、近壁面测量所得到的各600组瞬态三维流场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并与相同工况下的2D-PIV实验结果对比,证明基于DRT-MART重构技术的LF-PIV能够进行基本的湍流边界层测量。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用拉曼显微镜测试 Si C/ Al2 O3纳米复合材料表层 V氏压痕周围残余应力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 ,其荧光光谱 R曲线峰频率随离压痕中心的距离大小而变化 ,压头施加在材料上的载荷的大小 ,严重影响 R曲线频率的变化。文中假定应力张量横向各向同性 ,并以加压之前材料的荧光光谱作为基值 ,确定压痕周围的残余应力。最后 ,采用等静应力解释并比较了压痕周围残余应力与压痕载荷、离压痕中心距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激光-超声旋涡测量技术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两种实用测量技术(超声脉冲信号法和超声连续信号法),并给出了细长三角翼和函道风扇流场的应用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0.
激光法测量两相流是近年来开发的一项新技术,测量过程中需要存在合适的粒子。本文研究了用三维粒子动态分析仪(PDA)测量气固两相湍流流场时固体粒子的选择问题。试验过程中,运用几种不同的粒子作为煤粉粒子的模拟粒子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1)粒子的特性参数是影响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2)测最气固两相湍流流场中粒子的运动特征时,应尽可能选择形状较规则、折射率大、尺寸分布合理、不易粘结且易于收集同时接近所要模拟的粒子性能的固体粒子,必要的时侯应结合粒子性能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断裂力学模型,通过应用Abaqus大型商用软件,建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断裂实验的模型,计算了该模型的断裂韧性J积分,研究了用J积分来表征碳纤维增强树脂基断裂韧性特征,其结果表明了使用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LaNbO4粉末,并通过热压法制备了LaNbO4-MoS i2复合陶瓷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进行试样显微组织结构和断裂特征分析,测试了其显微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LaNbO4粉末有少量未反应的La2O3剩余,固相反应前原料粉的高能球磨使得反应后LaNbO4结构由单斜相变成以四方相为主。LaNbO4-MoS i2复合试样与单相MoS i2相比,其晶粒明显细化,致密性提高,强度、硬度和断裂韧性均有较大提高。采用具有畴切换增韧特性的LaNbO4颗粒作为一种新的增强剂对MoS i2基陶瓷进行复合改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JR阻力曲线的测定办法,并对不同热处理合金钢进行了实测。应用所得JR阻力曲线对合金钢的断裂韧度的评定表明了热处理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用爆炸冲击加载装置,对带裂纹韧性材料三点弯曲试件,进行了裂纹修补后的动态断裂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强冲击载荷作用下,带裂纹试件修补后的抗断强度可提高2-3倍。因而证明,裂方修补技术用于韧性材料的强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防断裂问题有意义的。也是可行的。同时本文运用全塑性应力分析,给出了修补后试件纹启裂时的材料动态裂韧性CTOD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将表面裂纹断裂分析的线弹簧模型法与重要抽样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可进行焊接结构断裂可靠性分析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典型焊接平板的断裂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材料特性、外载荷、焊接残余应力、裂纹尺寸等参数的不确定性,给出了结构的失效概率以及各随机变量的可靠性灵敏度,算例表明,断裂韧度KIC对结构可靠性影响最大,外...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ZrO2-Al2O3二元复相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烧结行为和增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ZrO2-Al2O3复相陶瓷可以在体积分数为lO%~30%的纳米ZrO2含量范围内都保持较高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ZrO2颗粒的存在能够有效抑制晶界运动从而达到促进材料致密化、改善显微结构的目的。在ZrO2-Al2O3复相陶瓷中相变增韧和裂纹偏转是主要的增韧机制。此外,ZrO2纳米颗粒使位错钉扎或堆积,起到了分散阻碍裂纹的作用,达到强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颗粒增强低熔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和断裂特性,扩大锌合金的应用范围,本项工作采用流变铸造法制备了SiCp/Zn,Al2O3p/Zn基复合材料,对该材料进行了冲击韧性、弯曲强度、压缩强度等性能测试,观察了其断口形貌,分析了其断裂特性,提出了此类复合材料的断裂模式。文中还讨论了增强颗粒的表面处理、粒子含量、粒径大小、粒于种类、基体合金种类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Laves相NbCr2合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aves相NbCr2合金具有作为新型高温高强结构材料的应用潜力。本文对Laves相NbCr2合金的结构、变形机制、制备工艺及断裂韧性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其高温抗氧化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断裂力学在推进剂贮箱安全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断裂力学在火箭推进剂贮箱安全评定中的应用。首先对贮箱进行了应力分析。然后,通过对贮箱结构的合理简化,将线弹簧模型应用到其中未穿透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最后,介绍了一种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数值和试验结果表明,方法是简便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