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等效刚度矩阵的复合材料机翼盒段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刚度矩阵转换,将复合材料层合板等效成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板,并采用beam单元模拟加筋桁条。将机翼盒段的蒙皮厚度和加筋桁条面积作为设计变量,机翼盒段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运用多岛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对多变量、多约束条件下的大展弦比复合材料机翼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算例分析,机翼的复合材料结构质量下降了9.55%,优化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楔形杆单元刚度矩阵,计算出特殊变截面构件每一点处的内力,然后根据控制内力进行截面配筋计算。该方法在计算内力时,考虑了截面变化的影响,因此,较其余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更能反映实际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3.
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在汽车中有广泛的应用.目前,汽车钢板弹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共同曲率法和集中载荷法,但用这些方法计算副簧为变截面簧片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时,适应性不好、精度不高.本文建立了具有该结构形式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普遍适用的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计算分析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刚度特性的曲率-载荷混合法,通过对某型铃木汽车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刚度的实例计算及与实验值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曲率-载荷混合法简便易行且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有限元素法中刚度矩阵与质量矩阵的形成,分析了应用这二矩阵决定杆和梁的固有特性所产生的误差及其主要原因。然后从运动方程出发推导了杆元素和梁元素的动刚度矩阵。应用动刚度矩阵可以求得杆和梁各阶固有特性的精确解。今后,我们将陆续介绍关于这些动刚度矩阵在变截面梁和平面构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Euler梁理论和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带轴力项的Euler梁单元的刚度矩阵。结合弹性地基梁理论与坐标转换矩阵得到了在整体坐标系下的弹性地基梁的刚度矩阵。据此编制了ABAQUS用户单元子程序,进行了算例验算,结果表明:所编写的弹性地基梁单元精度高,可以用于工程实际计算。  相似文献   

6.
基于压弯刚度匹配论则的复合材料加筋板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评估加筋板承载效率的量化方法,用于初步实现复合材料加筋板中加强筋布局与尺寸的优化.讨论了不同压缩与弯曲刚度的匹配模式对于复合材料加筋板临界失稳载荷的影响.将全局失稳载荷、局部失稳载荷与静载荷的接近程度作为评判结构承载效率的指标,构建了一种以压缩、弯曲刚度系数作为设计变量并反映结构效率的代理模型,避免了局部最优点的出现,更利于数值寻优.通过一种典型复合材料加筋板的有限元分析验证,发现压-弯刚度匹配模式与结构效率之间存在明显关系.优化后壁板的临界失稳载荷与所施加的静载荷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基于承载效率以及结构总体刚度匹配关系的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的疲劳剩余刚度分布数据是FRP结构疲劳可靠性评估的基础数据之一。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剩余刚度概率模型。该模型的中值曲线为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的组合,且在给定归一化寿命下的剩余刚度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完成了两种铺层的玻璃纤维和碳纤维试件静载及疲劳试验,得到两种材料不同载荷下的剩余刚度变化曲线。通过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断裂力学理论,采用应变能释放率的方法得到具有两条裂纹的转轴在受到两垂直剪力作用下的附加柔度矩阵和刚度矩阵,分析了转轴上裂纹的张开程度、裂纹深度、裂纹夹角等参数的变化对其在两剪力方向上的刚度及耦合刚度的影响。以具有两条不同裂纹夹角的转子系统为例,介绍了转轴刚度矩阵在裂纹转子故障诊断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不同裂纹参数下的转轴刚度矩阵精度较高,将其应用到转子的故障诊断中可以清晰的反映出转子的故障特征,从而有效的实现转子裂纹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
箭状矩阵的广义特征值反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实对称箭状矩阵(除对角元及最后一行、最后一列元素外,其余位置元素全为零)的广义特征值反问题,它可以用来描述星形弹簧质量系统的振动问题,即给出系统的振动频率如何来确定质点的质量或弹簧的刚度。通过对箭状矩阵特征多项式性质的研究,运用部分分式理论,证明了给定正定箭状矩阵B,实数{λi}i=1^n,{μi}i=1^n-1,满足λ1<μ1<…<μn-1<λn,存在箭状矩阵A,使广义特征值问题Ax-λBx有解{λi}i=1^n,而广义特征值问题A(n-1)x=λB(n-1)x有解{μi}i=1^n-1,其中A(n-1),B(n-1)分别表示A,B的n-1级主子矩阵。  相似文献   

10.
战术导弹连接刚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导弹连接刚度的分析和识别,对战术导弹的连接刚度进行研究。阐述了连接刚度对战术导弹结构振动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进行分析,然后以某展品弹连接刚度的识别说明该问题在直径较小、舱段较多的战术导弹上是普遍存在的,它在战术导弹振动特性计算中是不可忽视的。最后指出,连接刚度识别方法应推广和应用到战术导弹各型号的弹体和翼面的特征值计算中,可使战术导弹振动计算工作大大前进一步,为型号工作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结构振动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