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钟是地球上的生物为适应环境周期性变化经历长期演化而来的内在机制.在分子水平上受生物钟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调节;在组织水平上,生物钟由主生物钟和外周生物钟组成.生物钟对于各种生物的生理、认知和行为等具有重要功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决定因素之一.空间环境下的微重力、辐射、光照条件、社会性因素等与地面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因素均可能导致节律紊乱,影响生物的生理及环境适应性.因此,对地外生命的研究也应该考虑生物钟因素.对航天员而言,节律紊乱可引起睡眠障碍,并且对骨肌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人的认知和工效水平下降.在未来空间生命探索以及航天员健康保障研究中,生物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迈克尔·杨     
正迈克尔·杨博士的研究对象是昼夜节律钟,这是一种内源性机制,能够记录和调节在大多数生物体上观察到的日常活动。杨的研究描述特定基因及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单个细胞中制造分子振荡的情况。这些细胞生物钟在大多数动物组织中表现活跃,并且在生理机能和行为上形成了明显的昼夜节律。杨博士的发现对于研究睡眠和情绪紊乱,以及  相似文献   

3.
揭秘生物钟     
正地球上的生命适应我们星球的旋转。多年来,我们知道,生物体,包括人类,都有一个内部的生物钟,可以帮助自身预测和适应当今的正常节奏。但这个时钟实际上如何工作?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窥探到了我们的生物钟,并阐明其内部机制。他们的发现解释了植物、动物和人类如何适应自身的生物节奏,使其与地球的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杨,以奖励他们发现的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昼夜节律由内部生物钟驱动,这个微生物钟能预期昼夜循环以优化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生物体能够在生理和行为上适应昼夜节律的时间,这一发现已经很久了,但内生昼夜节律钟的存在一直到20世纪之后才最终确定下来。1971年,  相似文献   

5.
延续生命     
美国西南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年轻科学家迈克·韦斯特和他的同事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控制细胞生死的机制———生物钟。这东西叫端粒,是染色体两端的染色粒,其作用是防止正常的染色体之间发生融合,人们常把它比为起保护作用的鞋带塑料头。每次细胞分裂及染色体中的DNA复制,端粒便变短一些,当它减短到某一长度时,细胞便停止分裂,进入所谓开始衰老阶段。这时,细胞开始丧失机能,其包含的基因信息开始分解。当足够多的细胞经历了这一过程时,疾病便来了。这样看来,端粒的减短显然成了细胞死亡的制造者。他们还发现患早衰症的儿…  相似文献   

6.
龙夫 《飞碟探索》2004,(5):31-32
网络本身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数字动物,我们将谨慎地设计这种动物,让它帮助人类而不是危害人类。  相似文献   

7.
李齐 《飞碟探索》2011,(11):52-52
现今的动物实验,研究人员多回避使用雌性动物。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教授苏克与神经生物学家毕里认为,要实行严格的措施,才能有效遏止这种偏见行为。  相似文献   

8.
重造渡渡鸟     
波波马是曾经生活在毛里求斯的一种可爱的鸟儿,但它却因为可爱而招来灭顶之灾。问世纪来到毛里求斯的欧洲殖民者一眼便看上了这种巨大笨重、性情温良、肉味鲜美、不会飞不会跑、对暴力毫无反抗能力的乌,它们成为这些殖民者猎杀的对象。可怜的波波马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关味。这使渡渡身成为第一种困人类行为而灭绝的动物,这也是生物史上一个悲惨时代开端的标志。现在,牛津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正试图重造波及乌。当然,让已经灭绝的动物复活是不太可能的,科学家只希望能利用波波马的DNA,对现有的鸟儿进行基因改造,培育出与波波马相似…  相似文献   

9.
你是否觉得在等待的时候时间仿佛静止一般?是否随年龄的增长觉得时光从指尖飞逝?身处科技产品的包围中,我们几乎可以获得一切所需之物,因此,我们的生物钟和时间感很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0.
钟基因     
王亮 《飞碟探索》2003,(2):15-15
钟基因是一种计时基因,可规范每日不同的活动,如睡眠、进食和其他新陈代谢的基本功能。科学家早已发现三种钟基因,基因内的蛋白浓度每日24小时循环升降;2001年五月,科学家第一次从哺乳动物(老鼠)身上发现钟基因,这种基因,和从水果苍蝇发现的一种钟基因(称per)很相似,2001年9月份在人类身体内找到钟基因。这些发现证明了钟基因是自古保存下来的。2001年12月,科学家亦发现,除了在水果苍蝇的脑里,在其他纤维也可找到称per的钟基因。钟基因相信是用来调整生物一天的节奏的,科学家希望透过对生物节奏的研究,能…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2007,(11):5-5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一项新的基因研究发现,一种普通的基因似乎既能加强大脑中的一种关键的思维回路,也可能增加发生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也就是说,这种使我们聪明的基因也可能使我们疯狂。  相似文献   

12.
失落环节     
纪舟 《飞碟探索》2012,(11):16-18
生活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动物·学家和今日的学者一样,都很想了解何种动物的血缘与智人最接近。达尔文在他的名著从类传衍》一书中曾提出一个假说,认为人类与有毛猿类的共同祖先可能来自非洲,科学家也一致认为黑猩猩与大猩猩的血缘在所有动物中与人类最接近。一般人在直觉上都赞同这种看法,也觉得没有必要做任何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一般来说,人们常习惯性地把UFO叫做飞碟。其实,UFO应该是不明飞行物,所以说,这种物体不仅仅有碟形的,还有三角形的、球形的甚至还有圆筒形的。这种圆筒形的飞行物体远看时有时似一根香烟,有时像一个水桶,有时又可能像一节烟囱。在这里就介绍圆筒形飞行物的事件。  相似文献   

14.
北辰 《飞碟探索》2008,(3):20-21
在埃及文化中,他们认为,宇宙是由两条蛇控制的,一条象征着正义,一条象征着邪恶,白天和黑夜就是它们之问相互斗争呈现给我们的景观。在非洲东海岸,也有一个民族树立了相似的宇宙观,它们认为宇宙就是一条蛇围绕的世界,人就住在这个世界里面。其实,很多民族的宇宙观都紧密地跟蛇联系在一起,这种既是邪恶的、也是高尚的动物总是让人感到十分敬畏,它主宰着宇宙的命运,它也同时代表着宇宙的神秘:  相似文献   

15.
@李鹏3.动物体结构方面的证据四足动物多为五趾和五指。但这五趾和五指绝不是没有缘由的偶然创造。同前述植物的叶裂与整体的分枝对应的情况相同,正是因为人和其他四足动物主要是五分枝的:两个前肢,两个后肢,一个头,共五分枝。所以,分枝的末端亦呈现了整体在这里的全息...  相似文献   

16.
一般电路的暂态输出时间相对不是很长 ,而且电路的输入触发信号时间应小于输出时间的长度 ,这种电路设计思想有时满足不了某些场合的实际工程需要。为此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需要给出了利用FPGA设计超周期延时功能模块 ,该模块能准确的进行时序控制 ,可以不修改硬件满足时序要求。  相似文献   

17.
欧阳 《飞碟探索》2008,(11):26-26
俄罗斯生物学家弗拉基米尔·维塔利耶夫认为人类胚胎的照片就跟外星人的形象一模一样。他是所谓逆向进化理论的鼓吹者,认为人不是由动物进化而来,而是恰恰相反,动物是由人进化而来,这样才能对人的肚子里发生的怪异现象做出解释。这种怪异现象就是指人的胚胎在成长过程中先变成软体动物,后变成蝌蚪、有鳃的鱼、蜥蜴、有鳍的海豚,变成有拱嘴和卷尾巴的小猪,变成全身长毛的猴子。维塔利耶夫甚至认为宇宙深处存在这种条件:那里婴儿的坐胎期为地球的9个~10个星期。婴儿出生后.发育成小矮个、大光头、大眼睛的类人动物。这就是说,外星人实际上是不足月出生的人。 不过,本刊特约作者陈跃先生对此则有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基因的影响     
基因是优秀的程序编制者,它们为本身的存在而编制程序。生活为它们的生存机器带来种种艰难险阻,在对付这一切艰难险阻时这个程序能够取得多大的成功就是判定这些基因优劣的根据。这种判断是冷酷无情的,  相似文献   

19.
碧声 《飞碟探索》2005,(6):50-51
雄性果蝇那复杂而精巧的求偶行为,似乎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这个Fru基因决定着果蝇是情场高手还是不解风情的蠢汉,甚至决定着它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9):5-5
基因决定命运? 最新研究指出,基因对我们性格的成形。具有比我们原本想象的更大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自我控制、决策能力和社交能力。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在对超过800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后发现,遗传因子对我们性格塑形的影响,比生长环境还来的重要。研究人员发现,基因会影响一个人建立明确的目标、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以及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