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天简讯     
苏联回收-生物卫星 1987年10月12日,苏联回收一枚称为“宇宙1887”号的生物卫星。该卫星在太空飞行了14天,其上装有两只猴子、12只鼠、一些鱼及昆虫标本。卫星在偏离目标区域很远的地方降落,花了一天时间才找到。卫星着落地点温度为-5°F。为了防止星上生物冻死,回收工作者在找到卫星后立即在回收舱上支了一个帐蓬,并马上打开了回收舱和解剖试验鼠,以便保存细胞组织的微重力效应。回收后的两只猴子情况良好。解剖后制成的试验鼠组织标本被送到莫斯科,在那里的苏联、匈牙利、美国、法国、东德的科学家将对标本进行全面的化验  相似文献   

2.
瑞典空间公司8月份开始组装弗列加(Freja)科学卫星,卫星将于1992年7月1日或10月31日搭载在中国主卫星——军用侦察卫星FSW-1上,用长征2C火箭从酒泉(41°N,100°E)发射场发射进入地球轨道。为了经济起见,瑞典只制造一颗地面鉴定和飞行用卫星。该卫星的空间环模试验在欧洲进行,结构鉴定试验4月份在北京进行,之后,运回瑞典重新组装这颗卫星。  相似文献   

3.
美国首颗新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登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晶晶 《国际太空》2016,(12):29-35
2016年11月19日,美国新一代“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GOES)的首颗星—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R搭载宇宙神-5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在到达预定轨道后被命名为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16,在加入“地球静止环境业务卫星”星座后提供西半球天气以及空间气象监测。  相似文献   

4.
一、静止卫星轨道静止卫星轨道处于地球赤道面上,距地面三万六千公里。这个轨道上的卫星,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并且是以同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在轨道上运行的。所以看上去卫星好象是停止在一点上。这样的卫星即所谓静止卫星。静止卫星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地球表面的广大区域内不间断地提供各地点之间的通信业务。由于存在着这种巨大的利益,而造成许多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位于赤道平面内,轨道的日周期和与地球的旋转周期相一致,三个卫星就可以实现接近全球覆盖,从而成功地广泛用于通信和电视转播领域。但这种卫星的轨道高度高,路径损失大,信号有较大的时间延迟,也难于实现完全的全球覆盖。卫星星座是按一定规律布置在地球中、低轨道上的一群卫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的发展,非地球静止  相似文献   

6.
阿里安5第二次试飞只获部分成功1997年10月30日,比原计划已拖期17个月的阿里安5重型火箭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进行第二次试验飞行。火箭未能把一颗称为MaqsatH的模拟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模拟卫星目前停留在远地点为27000km的椭圆轨道上...  相似文献   

7.
美国"水"卫星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月4日,美国发射了EOS计划中的“水”(Aqua)卫星,这是颗多功能地球观测卫星,原名EOS-PM 1(下午星),是对应EOS-AM 1(上午星)而言的。于1999年12月18日发射的EOS-AM 1后改名为“土”(Terra)卫星,它也是一颗多功能地球观测卫星。Aqua、Terra是拉丁语,意思分  相似文献   

8.
美国空军于1990年12月1日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颗属于国防气象卫星计划(DMSP)的新气象卫星。据美国空军官员说,这颗价值1.49亿美元的DMSP卫星将为美国驻海湾地区的武装部队提供情报,并已在轨道上与另外两颗DMSP卫星联网。这颗卫星的轨道经过地球两极,一天两次覆盖全地球。位于科罗拉多州彼得森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控制DMSP卫星与其他军事卫星。两颗原有的DMSP卫星位于太阳同步轨道上,分别于1987年6月与1988年2月发射。其中一颗总是停留在与地球处于黎明和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1月22日23点2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刺破夜幕,将我国第四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4星送入太空。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天链一号04星是我国第四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与天链一号01星、02星、03星实现全球组网运行,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卫星磁试验的必要性(一)磁场对卫星工作的影响地球象一块大磁体,地球的磁场不但在地面上存在而且伸向空间,离地球越远地磁场强度越小,卫星在轨道运行期间。磁场对卫星会产生如下影响。1.地磁场对卫星姿态控制的影响卫星在轨道上,卫星的磁矩同地磁场相互作用会产生干扰力矩,影响卫星的姿态。磁干扰力矩表示为  相似文献   

11.
一、卫星工作原理美国 Starfind 公司最近推出一种新颖的小型化导航定位卫星。这种卫星重量极轻,最多不超过400磅,设置在地球静止轨道上,只需要一颗卫星就可以确定舰船和车辆的位置。这种卫星可能成为 Geostar 定位卫星的有力竞争者。Geostar 卫星应用传统的多颗卫星三角测量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两颗卫星到目标的距离来确定目标的位置。而新式卫星的独到之处是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测量原理,因而可以实现单星定位。Starfind 公司卫星的工作原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5年11月4日,加拿大自行研制的第一颗雷达卫星由美国德尔它2号火箭送入太空,它是继俄罗斯“钻石”卫星、日本地球资源卫星和欧洲遥感卫星后的又一颗载有合成孔径雷达的新型对地观测民用卫星,必将对全球资源监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到2001年3月4日,资源一号卫星已经正式交付使用一年了,一年来,资源一号卫星日夜不停地运行在太空轨道上,卫星上的遥感器不停地丈量地球,服务人类,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也许不少读者会问,我们看到的卫星中都足两个翅膀(太阳能帆板),为什么资源一号卫星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4.
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我国于5月25日成功发射的第3颗北斗-1导航定位卫星,于北京时间6月3日5时零分成功定点,顺利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北斗-1卫星发射升空后,成功进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按计划运行了220h,在此期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中心遥控模式,组织所属地面测控站对卫星进行了持续跟踪与精确控制,使卫星完成了地球捕获、太阳能帆板展开和星上发动机多次点火、调姿变轨等数十个动作,准确地进入了地球准同步轨道。之后,又经过位置保持等多项复杂测量控制,最终成功定点于地球赤道上空。 北斗-1导航卫星定点后,西安卫星…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解读:北斗三号卫星星座是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组成。  相似文献   

16.
5月20日黎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位于印度的东海岸,马德里以北)成功地将一颗重106公斤的加长罗希尼卫星送入低地球轨道。卫星上装有探测γ射线猝发的仪器和工作一年的研究大气试验的设备。1987年和1988年,印度两次发射罗希尼卫星均告失败,在改进了运载火箭的稳定性和控制系统后,这次发射成功了。  相似文献   

17.
最新消息     
美航宇局面临预算削减考验 4月12日是航天飞机首次飞行后的15周年,但由于预算削减,一些人担心航天飞机不会顺利进入21世纪。汤加计划同俄罗斯合作建造和发射两颗卫星 这个太平洋岛国4年前申请登记在亚洲上空占领16个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位置,后经谈判同意只占...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1月14日,捷克自行设计并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从苏联10月28日发射的国际宇宙-18地球物理卫星上弹射,进入地球轨道。第一颗捷克卫星的任务是研究磁层和电离层。轨道参数是:772×404公里,倾角82.9度,周期93.6分。重量15公斤。  相似文献   

19.
吴研 《国际太空》2003,(10):14-17
□□2003年1月13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美国航宇局(NASA)用美国波音公司的德尔他-2(Delta-2)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激光高度计试验卫星”(ICESat)卫星。这是一颗试验型激光高度计卫星,星上装载一台地球科学激光高度计系统(GLAS)。ICESat卫星是“地球观测系统”(EO  相似文献   

20.
航天简讯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成功在轨运行3周年 □□至2002年10月14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已成功在轨运行3周年。该星设计寿命为2年,现已超期服役1年。根据数据分析,目前卫星上各系统性能稳定,技术指标正常,仍可继续工作。 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在轨运行3周年报告会”上获悉,3年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的数据产品,在我国和巴西的经济、科技、军事、外交以及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并以其运行的稳定性和高可靠性,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于1999年10月14日发射升空,并于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