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铜合金热处理机理的分析,论述了锡青铜制件通过冷加工强化的机理及其热处理特点,强调了金属内部组织结构是影响金属机械性能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2.
加热工艺是高温合金锻造生产的重要工序。加热工艺不正确,将导致锻件大量报废。对于高温合金精密锻造说来,不解决加热过程中的氧化问题,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我们根据国内外资料和对生产经验的总结,对高温合金锻造前的加热进行较系统的讨论。一、加热时的污染加热时对高温合金塑性危害最大的是炉气中的硫。高温下硫与镍形成低熔点(797℃)的  相似文献   

3.
新型铜合金衬套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敏 《飞机设计》2005,(2):31-36
铝青铜合金衬套主要用在飞机起落架部位,衬套的质量问题也会影响飞行的安全。和国内现有的同种材料的铜合金衬套相比,新型铜合金衬套提高了自身的强度及耐磨性能,可减少起落架装置的故障,满足了军机的使用需求。本文介绍了这种衬套的结构特点、材质分析、制造工艺和摩擦系数测量及规定寿命试验的试验过程。  相似文献   

4.
锻造毛坯的加热是保证锻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单位采用的重油炉及火焰炉(煤气火焰炉、煤粉火焰炉等)加热锻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锻件的质量,并阻碍了锻造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对某些航空产品或特殊需要产品,往往达不到工艺技术上的要求。锻造毛坯电加热方法很多,其中感应加热及接触加热应用较多。有色金属大多采用电阻炉加热。感应加热技术具有效率高,加热速度快,锻坯氧化少,产品质量高,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操作,生产成本低,无污染,劳动条件好等优点。所以,这项技术已在广泛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5.
俄国等温锻造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俄国等温锻造专用设备、加热装置和模具材料等简况,以及钛合金叶片、压气机盘、飞机结构件和高温合金涡轮盘等零件等温锻造工艺研究、试制和生产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6.
从铜合金的特性分析入手 ,有针对性地采取前处理和电镀铬工艺措施 ,可有效保证铜合金零件电镀铬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39.2MN液压螺旋压力机模锻TC4钛合金气瓶模锻件不同成形工艺,并对β锻造和(α+β)两相锻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加热锻造状态的模锻件机械性能接近,均能满足设计要求。而断裂韧性值K_(1c),β锻造的高于(α+β)锻造的,所需的锻造能力比(α+β)锻造的小25%,锻件精度比(α+β)锻造的高,锻件淬火变形比(α+β)锻造的小,锻件厚度比(α+β)锻造的薄2mm,既节省材料又减少机加工时。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膨胀高温合金GH2909锻造及热处理后锻件持久性能不合格问题,确定合适的热加工工艺参数及合理的工艺方 法,改善其锻件缺口持久敏感性,对该合金采用不同的锻造工艺和热处理制度进行试验,观察显微组织和检测室温及高温性能。 结果表明:控制锻件热料回炉不低于900 ℃,模具预热;锻件预热时间系数控制在0.6~0.8 min/mm 范围,加热时间系数控制在 0.4~0.6 min/mm范围;当第一步锻造和最后一步锻造的加热温度分别为1050 ℃和1000 ℃时,变形量增加可使GH2909 合金的显 微组织细小且分布均匀;2次固溶+2段式时效热处理制度对GH2909 合金组织析出物有明显影响,并使室温和高温拉伸强度提高。 锻件合格率由6.25%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三、在宇航系统σ_b≤1450MP_a的钢零件、铜和铜合金零件上的镀镉 1. 应用范围 非耐蚀钢零件的抗蚀。 耐蚀钢(铁素体、马氏体或奥氏体)以及铜和铜合金与其它金属产生的接触腐蚀(耐蚀钢镀镉前应先予镀镍)。为了提高铜和铜合金  相似文献   

10.
TA15钛合金支臂是某机承力构件,采用近等温锻造工艺,将近等温锻造成形技术应用于TA15钛合金支臂难变形合金外形复杂锻件生产,通过控制模具温度在坯料加热温度以下某一范围内,避免锻造过程中温升并使坯料处在较高塑性区,有效降低材料流动抗力,提高锻件组织均匀性、一致性,生产出组织性能合格锻件.  相似文献   

11.
电镦法     
一、简述电镦法是现代航空锻造的先进工艺,它不仅适用于航空锻件的局部镦粗和模锻,尤其对于各类带有榫头叶片的镦锻工艺更为先进合理。电镦法是利用电流通过棒料使头部加热到锻造温度,并在加热的同时头部在棒料上镦锻成形。电镦法的镦锻长度不限,而且可连续进行镦锻。但在一般的镦锻机上镦锻,当镦锻长度L超过棒料直径的三倍时(见图1)就有产生弯曲的危险,因此,常常需要若干个工序进  相似文献   

12.
GB594—65,A100010阀门是一种专用于航海船只的阀门,由于承受的压力大(100kg/cm~2),所以阀体毛坯由锻造而成。锻造工艺中规定,始锻温度为1150℃,终锻温度为900℃。在830℃以下缓慢加热,830℃以上快速加热,锻后成堆空冷。多年来,这种阀体一直在400kg空气锤上制坯,模锻件在300吨的摩擦压力机上锻制质量比较稳定。但是,1983年所买的一批φ50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目前国内航空锻造企业的调研针对航空锻造企业知识管理的需求,对航空锻造知识进行分类总结,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了航空锻造模型。在VS2008的软件平台上提出了一种基于.NET平台的航空锻造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并以某一航空锻造企业为例开发了航空锻造知识管理系统,具有知识信息结构化、知识管理流程化、知识检索快捷化等特点,并实现了和CAPP系统集成,实现了锻造知识资源的共享,初步实现了锻造工艺的智能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利用ЭП866合金制造出组织和性能都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零件,对ЭП866合金的锻造工艺与组织和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加热温度、不同变形程度对合金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确定出较佳的合金锻造工艺参数,并按此工艺生产出合格的典型零件.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利用ЗП866合金制造出组织和性能都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零件,对ЗП866合金的锻造工艺与组织和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加热温度、不同变形程度对合金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确定出较佳的合金锻造工艺参数,并按此工艺生产出合格的典型零件。  相似文献   

16.
钛合金精锻防护润滑剂是涂复在钛锻件毛坯上随炉加热的一种高温涂料。它在加热时,能防止毛坯氧化和渗气;并能防止出炉后的二次氧化和减少毛坯的温降;在锻造变形过程中还能起到理想的润滑和脱模作用。为了适应航空科研和生产试制的需要,由北京玻璃研究所、西安化工研究所、六二一所、一七○厂、四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单向模锻工艺,只能在两个方向加压,分模面少,锻件形状受到限制,因而锻件毛坯肥头大耳,妨碍了锻件精化。从六十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研究了多向锻造技术,并相继用于了生产,证明可以锻造带凸缘凸耳之类的空心锻件,可以对活塞杆类锻件用细料中间局部镦粗成型,可以加工其他锻压设备上无法完成的复杂而精度很高的零件。一、多向锻造的工作原理它综合了模锻和挤压的特点,零件在多分模面的封闭式模型内成型,如图1所示。当阴  相似文献   

18.
我厂锻造的空心涡轮轴在加热过程中报废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在加热过程中,40CrNiMoA的轴锻件有严重的表面氧化和脱碳现象,在1200℃保温一小时时,氧化和脱碳深度在1.5~2.0毫米以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大力协助下,我们采用涂料保护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及试生产,经过两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能达到脱碳深度不超过0.4毫米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适应范围我们所采用的202涂料是一种常温的硅酸盐涂层,在锻件加热时能对其表面起保护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摩擦试验机(UMT-200)和表面形貌仪(Talysurf CCI 2000)表征了炭/炭复合材料,铜合金和带有MoS2涂层的铜合金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铜合金的摩擦系数保持在0.65左右,而带有MoS2涂层的铜合金的摩擦系数为0.25~0.3,线性磨损率为铜合金的1/3,但随着试验时间的增加,MoS2涂层被破坏,其摩擦系数会增加至0.35左右。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一直保持在0.12~0.13,线性磨损率为铜合金的1/6,且表现出良好的耐磨自润滑特性。  相似文献   

20.
锻造毛坯在加热过程中,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炉膛气氛将对加热金属表面造成氧化、脱碳、污染或合金元素的烧损,给锻件的组织性能和表面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并加快了模具的不均匀磨损,降低锻件的尺寸精度。炉膛气氛对加热金属表面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合金,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形式: (1) 钢锻件毛坯加热,主要表现为氧化和脱碳。钢中的铁元素,在高温下与炉膛中的O_2、CO_2、SO_2作用,由表向里形成Fe_2O_3、Fe_3O_4、FeO三种铁的氧化物,并以氧化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