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进行疲劳试验评定结构寿命时,为了能真实模拟实际结构形式和传载情况,模拟试件往往设计成多细节试件,进行不完全疲劳寿命试验,必须由多细节试件寿命推断单细节寿命.针对工程上常用的两种寿命分布形式:对数正态分布和双参数Weibull分布,以结构串联失效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由相同独立多细节结构疲劳寿命分布确定单细节寿命分布的统计标定方法.当多细节试件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时,可近似认为单细节寿命也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单细节寿命分布参数与多细节试件寿命分布参数间存在确定关系,并且单细节寿命数学期望和标准差均高于多细节试件相应参数;当多细节寿命服从双参数Weibull分布时,单细节寿命也服从双参数Weibull分布,其斜率不变,但位置参数按比例放大.最后给出了一个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2.
邹珊珊 《飞碟探索》2009,(12):18-20
催眠专家应当中立、客观,并且乐于探索真相,这一点足至关重要的。必须谨记的是.询问是面谈的过程而不是审问的过程。在询问过程中应避免任何不恰当的建议.并且使用开放式的问题,避免提及遭遇者先前未曾提到的具体细节。若遭遇者肯定了具体细节,接下来的询问才能更加具体.要注意谨慎地组织问题以免偏见。  相似文献   

3.
巴西军方捕获地外生物谭敬文1997年1月20日巴西军方捕获了两个活着的地外生物,这两个地外生物是在巴西中部的美那斯格里斯山的瓦格哈市的一片居民区被捕获的。这次事件不仅在巴西乃至在全世界都有重大的意义,军方当局一直都在保密着这次行动的全部细节,但是在U...  相似文献   

4.
针对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尺度区域权重的方法,获得既具有良好视觉效果又能保留和继承特征细节的融合结果。首先,通过改变平滑滤波的参数构建多尺度分解,获得一系列具有不同细节的双波段图层;其次,基于每一图层生成区域权重图,实现双波段图层融合;最后,利用适当的系数对融合后的图层进行合成,获得最终的融合结果。通过对比实验结果的主客观评价分析,证明本文方法能够产生最佳视觉效果的融合图像,能保留和突出原始双波段图像中的细节与特征,并能获得最佳的客观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幽游 《太空探索》2006,(2):38-39
最近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观测到超新星1987A周围亮环的一些新的细节,观测数据使我们对这颗死亡的恒星在其爆发之前的一些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发现预期的光不增亮过程也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6.
张生 《飞碟探索》2012,(6):19-21
一般来说,飞碟报告的历史总是“鱼龙混杂”。很多时候,研究人员过于渴望有一个重要发现,使他们能够参与到一个“重大”案件中,但是他们却往往忽视了一些重要的细节而且证据也缺乏可信度。这里最好的例子便是弗兰克·斯库利飞碟案(上文《阿兹台克UFO事件》)。受一些飞碟坠毁事件启发,斯库利没有仔细检查信息来源,这一错误使得他最后饱受困扰。而《旧金山纪事报》的卡恩也没有对斯库利的信息来源仔细核对,于是他们两个人后来都被认为是骗子。实际上,斯库利是骗局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7.
北辰 《飞碟探索》2008,(3):20-21
在埃及文化中,他们认为,宇宙是由两条蛇控制的,一条象征着正义,一条象征着邪恶,白天和黑夜就是它们之问相互斗争呈现给我们的景观。在非洲东海岸,也有一个民族树立了相似的宇宙观,它们认为宇宙就是一条蛇围绕的世界,人就住在这个世界里面。其实,很多民族的宇宙观都紧密地跟蛇联系在一起,这种既是邪恶的、也是高尚的动物总是让人感到十分敬畏,它主宰着宇宙的命运,它也同时代表着宇宙的神秘: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卫星应用领域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实时传输与存储的要求,针对该类图像特征,提出基于空间域四叉树数据结构的图像数据亚采样与多模式自适应预测编码相结合的压缩算法。该算法使用四叉树数据结构与三种预测编码模式,针对图像块纹理差别,自适应地选取相应的亚采样与量化编码方式,通过采样方式与量化方式的变化,达到保存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细节与小目标绝不丢失的要求,实现了对遥感图像中目标边缘和变化剧烈的细节的高保真效果,同JPEG相比,恢复图像峰值信噪更高、图像纹理细节保持能力更强。利用具有可编程序门阵列器件物理实现上述算法,获得高速图像压缩专用芯片,该芯片数据处理速度达到288Mbit/s,功耗低于1W。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十分复杂的。天气预报之所以获得成功,是由于牢牢抓住了大气能量锋带的踪迹,摒弃了其它一些细节的纠缠。地震预报也必须牢牢抓住地震能量锋带的踪迹,摒弃一些细枝末节,才可以能达到预报目的。天气预报员每天都要关注着高空槽线和地面冷锋的动态,来做出每天的天气预报。由于高空槽线和地面冷锋是处于冷、暖湿气团的交界面上,沿交界面过渡带内具有较大水平温差。在气象学上,称之为"大气能量锋带",而大气能量锋带正是天气变化的制造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空间站的全面建成,我国航天员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也越来越多,许多人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航天员们在火箭升空时及在飞船返回中,总会穿着一种很特别的衣服,它外表蓝白相间,全身还有一些管线。这种特别的衣服,就是航天员们的生命守护者——压力服。  相似文献   

11.
刘茜 《太空探索》2006,(4):62-64
这个漩涡星系是哈勃空间望远镜最近拍摄到的天体之一,看起来像是一具正要在微风下开始转动的纸风车,照片中编号为NGC 1309的星系细节极为清楚。  相似文献   

12.
2003年8月中山科学院爆发泄秘案,可能遭泄密的各项极机密资料中,最引人注意的,也是外界所知最少的就是“元龙计划”。虽然媒体报道这是中山院自行研究的鱼雷计划,但相关细节并未有太多着墨,甚至还有很多错误报道,如指称这项鱼雷研发计划根本未开始或已停止。其实不能怪媒体未尽查证之责,因为水下兵器研发一直是中山科学院最神秘的一环,外界所知有限。本文将以有限的资料,为读者揭开台湾水下兵器研发重镇中山科学院“万象馆”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3.
<正>V-2导弹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鼻祖,而从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的发展史上来看,将人类真正带入航天时代的,当属苏联的R-7弹道导弹/运载火箭家族。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第一次月球探测、第一次行星探测都与这个导弹家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个导弹/运载火箭家族中的年轻一代为国际空间站的维护做着贡献。R-7导弹家族身上有着太多传奇,而其设计细节也有太多值得我们现在的导弹和火箭设计师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正>1引言相信大家不会对火星取样返回(MSR)这个词感到陌生。除了中国已正式宣布火星取样返回探测计划之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航天局(ESA)也宣布了火星取样返回探测计划,并公布了该计划的执行细节。尽管国内外有了火星取样返回计划,但毕竟还都没有实现,国内对这方面的报道也比较少。本文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介绍,主要涉及一些基本问题,如:为什么要取样返回?取样返回的科学目标是什么?到火星的什么地方选取样品等。  相似文献   

15.
尽管空间社会学家对于有关载人航天的细节问题各持异议,但为了载人航天计划的延续,他们能够团结一致。正因如此,多数社会学家支持空间站计划,因为他们感到取消空间站计划将导致整个美国载人航天的中止。他们反对将空间站资金再分配给其它国内计划项目。美俄最近签署的协议,无论是目的还是范围都使以前的国际空间合作协议大为逊色。有关和平号、阿尔法号空间站及其运输技术的合作,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两国载人航天的大繁荣。本次合作主要基于空间政策、预算政策以及外交政策等。从俄罗斯人的设计操作哲学中,可以了解其空间政策;合…  相似文献   

16.
康尔 《飞碟探索》2010,(6):30-30
1971年2月12日,科西嘉岛,法国。 这两张照片是一户人家在拍摄他们新家的时候抓拍到的,当时,一个不明的东西出现并且闯入了他们的镜头,第一张照片非常清晰,放大成第二张照片后,可以看到照片的细节部分。  相似文献   

17.
橙红色,围绕在火山口、山巅、山丘、和峡谷中的,是无处不在的橙红色,甚至悬浮于大气层中的尘埃也是橙红色。火星就是一个红色的星球,它干燥而寒冷,放眼望去都是大大小小的岩石,似乎宣告着它就是一个矿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遥感图像融合的目的是融合高光谱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MS)图像和高空间分辨率、低光谱分辨率的全色(PAN)图像,得到高光谱分辨率与高空间分辨率的融合图像。遥感图像的注入模型中如何确定注入细节及注入系数是该技术研究的关键。针对注入细节优化,先通过模拟MS传感器的特性来定义一种多尺度高斯滤波器,再用该滤波器卷积PAN图像以提取细节,得到与MS图像高度相关的细节。针对注入系数优化,综合考虑光谱信息与细节信息提出一种自适应的注入量系数。为更好地保留边缘信息,提出一种新的边缘保持权重矩阵,实现光谱信息与空间的双保真。将优化后的注入系数与注入细节相乘注入到上采样后的MS图像中,得到融合结果。对所提方法进行性能分析,并在各卫星数据集上进行大量测试,与一些先进的遥感图像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主观与综合客观指标上都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9.
冉浩 《飞碟探索》2014,(1):18-19
宇宙到现在为止可能已经有137亿年的历史了。按照现在的主流观点,宇宙很可能是在一次爆炸中产生的,在爆炸中,产生了物质、时空以及法则。灼热的宇宙在膨胀中渐渐冷却,形成了今天的宇宙。但是,宇宙形成之初经历了哪些细节我们却不清楚,而这正是科学家极力探寻的。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1月8日,晋中市第二中学宽阔的操场上,显得格外的喧闹,绿绿的塑胶草坪上矗立着两个大型的长征二号F火箭模型和1:1仿真神舟五号飞船模型以及各种不同型号火箭和飞船的模型,它们仿佛是一夜间突然降临的天外来客,深深吸引着众多孩子和观众的目光,同时也向人们展示着我国航天的辉煌成果和航天技术的无穷魅力。这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8所与山西省晋中市委宣传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