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创新创业导向下该课程教学改革及成效进行总结。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程内容主要围绕材料结构、性能及其关系展开,该课程知识面广、知识点复杂,教学难度较大。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本课程将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授课方式和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改革意识,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培养计划和课程衔接关系方面剖析了造成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专业基础素养较为薄弱的深层次原因。通过与工程认证专家反馈意见的对比,较好地佐证了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提升专业课程教学起点、健全学分制淘汰机制和改革毕业设计考评制度等举措来提高学生对基础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所学基础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毕业要求,对照“电路设计与仿真技术”教学大纲的课程目标,以八路抢答器实验项目为例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项目开发与实践的教学尝试,阐述了该课程培养学生电路设计和软件操作能力形成过程及其评价过程,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规范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电路设计与仿真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使该课程教学的能力形成过程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为该课程的能力形成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DSP原理及应用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应用课程。传统的DSP教学以简单控制系统为设计案例,体现不出DSP技术适合构建智能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不适应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培养目标的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以嵌入式语音命令词识别为研究案例的项目贯穿式教学改革,根据项目开发所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重新进行课程规划,对教学内容和创新实验项目重新组织和设计。教改实践初步表明,项目贯穿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环境,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交通运输专业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程序管制课程教学出现了理论教学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缺乏与管制运行需求相跟进的情况,在专业类课程中日趋边缘化。本文从CDIO工程教育理念出发,分析该课程自身及与其它管制专业课程间的联动关系,将教师被动讲授逐步发展为学生主动自学,将固定场景教学逐步发展为分组课程设计,充分发挥专业性课程间的联动性和产学研间的联动性,创建联动教学机制、研究实践教学方法。对建立一个培养目标明确、适用性强且有利于专业未来发展的联动性实践教学平台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民航院校的交通运输专业飞行运行管理方向的飞行计划实践课程,基于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理念和方法,提出了以案例为导引,"多目标-多层次-多效果"的教学模式,重点阐述了基于CDIO模式的飞行计划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应用。教学实践证明:该项研究对深化民航院校的教学改革,更新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析测试中心现有设备及条件,构建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围绕材料组织结构观察与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物理特性测试与分析等仪器模块开展"专业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确定工程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专业硕士培养试点表明:学生执行标准、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规范管理的意识得到加强,学生综合理解和运用分析测试设备的能力得到强化,学生利用所学课程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以教师及其课程为中心,忽视学生自身是教育的核心,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足.本文对国内外工程教育的发展和问题进行分析,引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TOPCARES-CDIO教育理念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定位,细化能力指标,并运用TOPCARES-CDIO教育理念构建工程管理专业...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课程过程化改革成为我国高校教改的主要研究方向。《航空维修工程学》是民航机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授课过程主要以原理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授课方法,突出民航专业特色,兼顾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为学生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机电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及现状,从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团队和网络课程四个方面总结了课程改革中的探索和经验。结果表明,合理选择教材和内容,出版新教材;以学生为本,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多方合作,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加强沟通和反馈是课程改革的方向。文中最后指出,加强课堂教学和企业培训之间的衔接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专业基础教育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对《空气动力学》课程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民航专业建设特色,从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化扩充教学内容、接轨国际化教育、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综合改革。主要改革内容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开发三维动态仿真软件进行课内辅助教学、努力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充分利用"四个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双语教学等。  相似文献   

12.
模具CAD/CAM课程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与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优势。本文针对模具CAD/CAM课程内容的特点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开展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模块化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方式的优化,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度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改革与实践,模具CAD/CAM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为其他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以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人才需求为导向,结合课程基本情况,从教学模式、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3个方面分析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课程建设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更新教材内容和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多角度评价等改进措施。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培养学生解决民航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突出培养学生能够解决民航实际问题的工程应用能力,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教学模式,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对高等院校培养质量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开设新课程、调整原课程内容,以及强化实践环节等措施的实施,使无损检测专业的学生在检测、标准、计量、质量管理,以及质量认证等几个重要方面的质量知识更加系统、完整,质量工程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高,以适应新形势下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经过几年的教学证实:通过系统讲授质量知识,可以有效提升无损检测技术人才的质量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实现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指出了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在课程思政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学生动机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顶层设计、践行"人才+人文"创新培养模式,以及重视和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等理论措施.结合课程改革,建立了疫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民航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企业对航空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多家院校的航空服务岗位群专业开设了手语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及专业技能,适应岗位需求。基于民航岗位的手语训练课程应该紧贴行业,以真实性、应用性为目标,建立符合岗位需求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客舱模拟实训是空中乘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很有益处。我校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还未开设这门课程。本就我校开设客舱实训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教学组织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模拟飞行系列课程20余年建设过程,讨论模拟飞行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以及在一流课程建设和工程认证背景下,通过模拟飞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的建设提高两性一度和教学效果。对未来如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核心胜任力,加强课程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持续改进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机务电子专业实验实践课程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对原有基础实验、专业实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补充,以及对原有实验教学运行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方式进行系列改革创新情况.通过大量购置机务维修专业的实验实践设备,积极开展新办机务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改革、创新机务电子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体系,修订、更新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促使机务电子专业毕业学生同时达到教育部以及民航总局相关法规规定的基本技能实践培训与考试教学环节要求。教学改革成果表明我校机务电子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结合当前工程教育和民用航空新技术发展趋势,针对目前机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应用到《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的课程改革与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程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