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火箭动力系统试验中,需要实时监测、显示和传输地面工艺系统和箭上状态参数.主要阐述了采用上下位机控制模式设计的工艺参数监视系统,介绍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上位机硬件包括工控机和采集板卡,以LabVIEW语言开发软件设计,构建工艺状态总图;下位机采用PXI控制系统,加载采集板卡信息,通过光纤以太网与上位机进行通信.该系统监测参数达到300路,数据每100 ms更新一次,在多次型号动力试验中得到验证,能够准确地实现试验状态参数远距离采集、传输和显示,提高了试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ANSYS软件平台,建立了发动机高模试验系统传动轴强度和疲劳数值仿真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与分析计算,研究了传动轴强度和疲劳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传动轴设计准则.通过对发动机高模试验系统扩压器与氮气破空设备的研究、分析与计算,得出了储能气缸和氮气破空环管的设计准则.采用该设计准则设计的发动机高模试验系统解决了发动机试验启动过程压力过高、回火严重、发动机喷管变形等问题,试验系统满足发动机设计对高模试验的要求.通过该试验系统考核的发动机已成功应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系统.  相似文献   

3.
大型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系统测控软件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大型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测控系统软件开发模式现状的分析,提出采用Rational统一过程"4+1"视图法,结合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对测控系统软件进行建模,构建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面向对象测控系统软件设计模型,为解决现在大型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测控系统软件开发普遍低效、问题反复和难维护等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火箭高密度发射常态化现状,结合发动机设计自身特点,从提高效率、标准化和可靠性等出发,建立了发动机数字化集成设计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涡轮泵设计分析模型和应用进行封装,对设计方法、程序、参数及软件进行封装,实现了设计全流程数字化、模块化及流程化。通过详述涡轮泵设计流程的设计过程,实现了高集成化、模块化、多学科、高效及可靠的集成设计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丁一个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的微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重点叙述了硬、软件的组成、系统功能模块的原理与指标、系统的功能与特点、以及系统精度、可靠性、实时入机方式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220 tf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设计用于重型运载火箭。通过多方案对比论证,优化确定了发动机采用单富氢预燃室并联驱动氢氧主涡轮泵、推力室与喷管串联冷却的系统方案。梳理了强耦合系统控制、高压大流量燃烧装置、高效大功率涡轮泵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开展了从缩尺到全尺、从组件到分系统的大量攻关试验研究,并最终成功实现了发动机半系统试...  相似文献   

7.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二次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工程论证需求,分别采用缩比和全尺寸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利用地面直连试验系统,开展了壅塞式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试验研究,采用燃烧效率和试验比冲作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燃气发生器进气方式与喷嘴结构、空燃比、燃气流驻留时间、尺寸效应等因素对发动机二次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的一次进气发动机能够实现高效燃烧;在测试范围内,空燃比增大发动机燃烧效率降低;延长燃气驻留时间,提高了发动机二次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8.
液体火箭发动机诊断知识挖掘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试验与故障诊断现状分析,设计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故障诊断知识挖掘系统DKMS,以实现试车数据的全面管理和故障诊断知识的高效提取。该系统采用C/S结构,分为数据采集子系统、试车数据管理子系统和诊断知识挖掘子系统三大部分。DKMS系统的设计为克服发动机故障诊断知识获取的瓶颈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开发平台,建立了冲压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TLC将仿真模型自动转化成C代码,提高仿真速度。并利用Real—Time Windows Target实现了仿真软件的实时运行。利用该仿真软件,实现了冲压发动机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对冲压发动机的供油控制规律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所采用的控制规律、控制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冲压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燃油调节器、电子控制器以实物形式接入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将控制回路另外部分包括对象发动机和导弹的动态特性在数字仿真器上实现。数字仿真器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冲压发动机的控制器进行联接,从而搭建了冲压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通过一系列半实物仿真试验表明,构建的平台可以实现考核控制系统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液氧/煤油补燃火箭发动机氧路低频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体火箭发动机氧路系统低频动特性研究是进行运载火箭POGO振动分析和判别的必要工作。以某型液氧/煤油补燃循环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动机氧路系统线性小偏差的传递矩阵模型,分别对发动机氧路系统和试车台氧化剂输送系统动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并对比分析了试车数据和仿真结果。研究表明,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正确性;熵波对系统的低频动特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志武 《火箭推进》2007,33(4):52-55
为了对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运用LabVIEW7.0软件开发环境,开发了一套液氧/煤油发动机数据分析与故障检测系统。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能够大幅提高试验数据分析的效率,并对发动机试验过程的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取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POGO稳定性分析及液体火箭发动机动力学研究等所必需的发动机泵动力学传递函数,进行了以常温水为试验介质、全尺寸降转速液氧/煤油补燃循环发动机氧泵的动态特性水力试验,对试验原理、试验模拟准则、隔离贮箱设计、激励系统设计、控制和测量分析系统设计、试验内容及数据分析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试验成功地识别出泵的POGO动特性参数及参数的规律特点,为其他水力试验和真实介质试验储备经验。  相似文献   

14.
针对液体推进系统的联合仿真演示需求,基于模块化建模思想,根据守恒方程和状态方程,应用AMESim开发了通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组件模块库并建立了推进系统仿真模型,利用Simulink和LabVIEW开发了仿真控制模块和视景仿真模型,搭建了全系统联合仿真环境与平台.结合某型火星环绕器推进系统的任务要求以及具体构成,实现了该火星...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和探索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推力室脉动压力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介绍了火箭发动机试验中脉动压力测量系统的组成和参数的测量方法;分析了引压导管的动态特性及其对脉动压力参数测量的影响;采用齐平安装的方式,按照所述方法建立脉动压力参数测量系统;结合推力室多个振动测点的数据,分别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小波包分解两种方法对脉动压力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推断发动机在径向和切向产生了不稳定燃烧。对探索和推广脉动压力测量技术在火箭发动机试验和其他组合件试验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RBCC)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和特点,结合某吸气式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载器所提出的动力需求,分析了采用RBCC组合循环发动机作为该运载器动力方案的可行性和动力系统指标,设计并计算了RBCC组合循环发动机在各个工作模态下的性能参数.针对相同的运载器使用要求,采用相同的总体和气动力参数,通过飞行弹道仿真,计算和比较了采用RBCC发动机和纯火箭发动机两种动力方案的天地往返运载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纯火箭动力,采用RBCC动力能明显减小运载器的燃料消耗,并增大其航程.  相似文献   

17.
小推力推进系统起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小推力推进系统各部件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此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燃烧时滞较大时,该系统响应较慢,发动机参数的超调量较大,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较长;轨控发动机与姿控发动机共用同一个供应系统时,姿控发动机受燃烧时滞的影响更大。减小燃烧时滞有利于提高发动机在起动过程的响应能力和稳定性。在起动阶段,高室压推进系统比低室压推进系统响应快,高室压轨控发动机的参数能较快地稳定下来,但其超调量较大;高室压姿控发动机虽然响应快,但其超调量大,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长于低室压姿控发动机。本文所得结论为提高小推力推进系统在起动过程的响应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火星着陆巡视器工作过程,其着陆发动机需要在相对火星大气高速迎风运动中可靠点火。由于巡视器着陆时发动机喷管出口气流与火星稀薄气流方向相反,目前无法通过理论计算准确获得着陆过程的动态流场对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影响量值。为验证火星着陆环境下发动机点火的适应性,需要建立发动机的火星大气来流试验环境模拟条件。为模拟发动机在火星大气条件下的相对运动,在真空舱内发动机保持固定,前端设置环形来流形成装置,该装置在发动机喷管周围形成一定速度的逆向来流包络。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结合试验验证方法,在火星着陆器巡视器主发动机性能考核试验中,针对来流的形成装置开展了设计研究工作。来流模拟试验测试数据表明:在确保贮箱供应压力稳定的条件下,来流模拟系统能够形成100~200 m/s速度的稳定来流,发动机在来流下能稳定启动工作,真空舱压力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液氧/煤油发动机试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伟民 《火箭推进》2005,31(6):50-56
设计并建立了液氧/煤油发动机发生器-涡轮泵联动装置和整机试验系统。详细介绍了推进剂供应系统、煤油回流系统、试验工艺辅助系统、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试验能力,重点论述了关键试验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启动技术、增压技术、试车工艺、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