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俄专家透露,俄打算研制与2011年11月发射后报废的"火卫一-土壤"探测器类似的新探测器,名称暂定为"火卫一-土壤"2,计划在2018年将其送往火卫一卫星。据专家预测,届时俄航天工业水平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小朱 《飞碟探索》2010,(7):38-39
俄罗斯曾于2009年初宣布,最早将在2009年10月向火星的卫星(简称“火卫”)福波斯发射“福波斯一土壤”飞船,飞船将登陆福波斯,并提取这颗火卫的一些表面样本带回地球。这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天文学家称“福波斯一土壤”计划是有史以来“最大胆的无人太空探测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2004,(1):F003
科学家分析美国阿波罗登月航天员和苏联“月球”号探测器带回的月球土壤,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总量达1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4.
当代有些科学家认为,在地球海洋深处的某些地方可能生活着一些智力高度发达的生命体——海底人。近几十年来,地球各大洋水域都曾出现过不明潜水物,它们为海底人的假想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5.
冻土带的土壤因季节变化产生的冻结一融化循环,使土壤在冬季由于冰冻膨胀而隆起,到冰融化土壤因收缩而塌陷,由此产生巨大的力,使埋入土壤的石油管道破裂,大量石油流失。由美国航天计划发展起来时为冷却星上电子仪器的热管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长达1277公  相似文献   

6.
《飞碟探索》2008,(8):56-56
火星的土壤藏着哪些惊奇呢?为了找出答案。来自“凤凰”号着陆·器附近的第一勺火星土壤,刚被放进“凤凰”号的排气热分析仪内。在上面影像中,装着土壤的勺子正往分析仪的八座炉子之一靠近。在进入炉子后,土壤将经过烘烤,而所排放的气体将用质谱仪加以分析。勺子中的白色物质,应和着陆器支脚附近的白色物质相似.并且有可能就是水冰。“凤凰”号在接下来的3个月之中,  相似文献   

7.
亚洲航天大国印度对月球早已虎视眈眈。印度原打算2008年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球初航1号,后来为了与中国竞争而提前到2007年。在斯玛特1号成功击中月球表面预定位置后,印度现在也准备进行撞月探测,其科学家正在设计一个重30千克的撞击器,它搭载在月球初航一号上一起升空,然后撞击月球,激起月球土壤,获取矿物质和水的科学数据。所以,其发射计划有可能推迟到2008年。  相似文献   

8.
阿碧 《太空探索》2007,(1):38-39
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小说家设想外星球中由于缺乏大气,这些外星的表面难以出现生命,然而,如果有外星生命.它们可以存在于外星的土壤中.现在,这样的科学幻想即将实现.美国科学家声称未来人们可以利用外星土壤进行自如地呼吸.因为他们已经从火山灰中分解出氧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拉沃奇金科研生产联合体主任兼总设计师波利斯楚克称,俄正在为2015年前的两项火星无人探测任务做准备。第一项任务定于2009年10月开始进行,其中包括一个火星轨道探测器和一个降落到火卫一表面上的漫游车。漫游车将在火卫一上工作3年,以采集土壤样品,并送回地球。第二项任务不晚于2015年开始进行,具体日期待定,将向火星发射一个着陆器,  相似文献   

10.
第二节 中国绿豆在太空发芽 1982年3月,第三次试飞的美国航天飞机带了一个小小的温室,里面培育了许多种子和幼苗,进行植物能不能在太空生长的试验。其中有中国特产的绿豆。航天飞机的座舱里面地方小,不允许你带上许多土壤、肥料和水等等东西,而绿豆,大家知道,它是一种容易生根、发芽的植物,所以被选中,  相似文献   

11.
郭华 《飞碟探索》2001,(6):28-30
飞碟的电现象飞碟的自身带电现象,被研究证实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现象。例如,1982年在法国一个地方,一个卵形飞碟着陆于亨利先生的院内,飞碟飞走后,调查人员赶到现场调查而得出了这样一种结论,证明当时的不明飞行物飞走时曾有一个强大的电场。因为只有在强电场的电离作用时,亨利先生院内的那些草和植物才会产生向上挺拔的现象并引起植物的枯萎,该调查通过实验室的实验而得到了证实。1981年的某月,一个巨大的透镜状不明飞行物降落在法国普罗旺斯的一条山区小道上,通过对飞碟着陆点的土壤、植物做化验证实,那些土壤和植物当时…  相似文献   

12.
张扬眉 《国际太空》2011,(12):18-24
俄罗斯时间2011年11月9日00:16,搭载有我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1的俄罗斯“火卫一-土壤”火星探测器(Phobos Grunt),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俄罗斯天顶-2SB(Zenit-2S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升空后由于“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在地球轨道运行时出现故障,未能按计划实现变轨,萤火-1无法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有可能在2012年1月坠入地球大气层。 “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是俄罗斯自1996年火星-96发射失败以后的第一个火星探测项目。该任务的主要目的是采集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并返回地球进行研究,同时对火卫一、火星和火星环境进行科学探测。“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搭载了两项火星探测项目,即中国的萤火-1探测器和美国的“微生物行星际飞行生存能力实验”(LIFE)生物舱。芬兰火星“气象网”(MetNet)先遣任务原本也计划搭裁“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但后来由于研制进度滞后和“火卫一-土壤”探测器发射质量限制等原因被取消。整个“火卫一-土壤”项目耗资达50亿卢布(约10.5亿人民币)。  相似文献   

13.
地表反照率是影响地–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因子,而准确描述地表反照率是改进陆面模型水热模拟能力的关键。当前Noah-MP (the Noah land surface model with Multiple Parameterizations)土壤反照率估算主要依赖于查找表方法,该方法基于土壤颜色获得不同土壤类型的反照率,但在区域尺度上土壤颜色等级尚未得到有效率定,直接影响了区域反照率模拟水平。此外,裸土反照率的计算还高度依赖于土壤水分。针对这一问题,以同化得到的土壤水分数据作为输入,计算得到不同土壤颜色等级对应的反照率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以MODIS反照率为参照,同时排除高植被覆盖和积雪的影响,逐步筛选得到青藏高原区域0.25°格点尺度下最优的土壤颜色等级。评估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土壤颜色等级空间分布规律符合土壤质地与反照率之间的物理规律,且改进了研究区域70%空间网格内的Noah-MP模型反照率估计。  相似文献   

14.
宗河 《国际太空》2005,(3):21-21
美国“星系演化探测器”观测到了宇宙中数十个诞生不久的大型年轻星系。这些星系在形成的过程中放射出了大量紫外线,因此被“星系演化探测器”发现。美国专家认为,新发现的星系现在可能已发展成熟,年轻星系的出现意味着宇宙中的某些地方仍在产生新的星系。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认为,星系形成的高峰时段开始于宇宙大爆炸发生后数十亿年。  相似文献   

15.
扑朔迷离的玛雅文化 毫无疑问,古玛雅文明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的印第安诸多文化中独占鳌头。所有古代伟大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就像众所周知的那样,都发生在江河流域,这些地方得天独厚,每年的河水泛滥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中国。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重庆都市经济圈网格化深浅层土壤及评价样品的调查分析,阐述重金属Cd区域上的分布现状,并绘制土壤Cd元素环境质量分级图.研究区浅层土壤Cd背景平均值0.27μg/g,深层0.13μg/g.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区内土壤进行统计分类,区内浅层土壤Cd元素Ⅱ类土及以上土类面积为83.97%.土壤Cd高含量值主要分布在金刀峡镇北、含谷—白市驿、木耳—王家和玉峰山镇等区域.含谷—白市驿、木耳—王家、西彭北等区域的高Cd含量受人类活动影响比较明显,其中含谷—白市驿区Cd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排污底泥和降尘,而金刀峡镇北的高Cd含量属自然背景变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松软土壤环境下月球车动力学与控制的仿真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一种月球车三维可视化动力学与控制的仿真工具。该工具融合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车轮-土壤交互动力学以及运动控制系统模型,可以模拟松软土壤与复杂地形等环境,评估月球车在这些环境下的运动状况,并研究如爬越松软土壤的大角度坡面等关键工况下的运动控制方法及其优化。最后给出月球车在该仿真工具上运动控制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最新消息     
凤凰号发现火星土壤中可能含有高氯酸盐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2008年8月5日透露的。假如能进一步确认高氯酸盐存在,就表明火星环境可能比之前认为的要严酷得多。不过,美国科学家表示,火星表面有毒化学物质的惊人发现并未排除这颗红色星球上存在微生物的可能性,同时希望媒体和公众保持耐心,他们将进一步对火星土壤样本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的空间计划实际上没有得到政府的真正支持,二三年后俄罗斯的空间计划也许将不复存在。俄罗斯1994年的空间计划实际投资只占1989年的20%。仅军用计划费用就减少了90%。1993年第一季度工业界收到的经费只有预算计划的20%~30%。因而不得不向商业银行贷款。这以后从国家所得经费中的70%被用来偿还贷款。另外,人才严重流失。工业界人员流失了50%以上,这几年有11.5万技术人员和9万多职员离开了空间部门。有的企业如NPOEnergoMach公司(负责生产发动机)和NPOLavotchkine…  相似文献   

20.
日月 《太空探索》2010,(5):56-57
1972年4月16日至27日,37岁的查尔斯理·杜克成为"阿波罗"16号飞船登月舱驾驶员,与约翰·扬和托马斯·马丁利一起,圆满地实现了第5次登月,这位第十位踏上月面的佼佼者在月面停留了71小时14分钟,采集了96.7千克的月球岩石和土壤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