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重返月球的先期工作正在进行中,NASA规划者为“战神”V(Ares V)火箭尝试性地增加了一个发动机,还增加了航天飞机衍生型固体火箭助推器的长度,以便安装一个更大的液氢贮箱。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24日,NASA及工程人员在美国陆军亚利桑那犹马靶场成功完成“战神”I火箭(AresI)减速伞首次空投试验。  相似文献   

3.
航天动态     
美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前全部退役 7月7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航天飞机还要飞行10次,至2010年2月、4月和5月,3架现役航天飞机将分别上演谢幕飞行。航天飞机退役之后,美国将启用新一代的战神火箭和奥赖恩载人飞船,承担美国人重返月球等载人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4.
液体火箭推进系统健康监控技术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按照液体火箭推进系统对健康监控的需求,考虑现代科技进展所提供的现实可能,叙述了液体火箭推进系统健康监控技术的演变。阐明了故障检测与诊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对系统框架、故障模式、故障检测与诊断等法、控制措施、传感器技术等作了扼要的介绍。还论述了液体火箭推进系统健康监控技术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5.
郭峰  朱剑锋  尤延铖  邢菲 《航空学报》2021,42(7):124755-124755
基于高斯伪谱航迹优化方法,建立了"火箭辅助型涡轮基组合动力"的飞行器/推进系统匹配分析方法,针对地面水平起降、以马赫数5巡航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以巡航航程最远为目标,完成了涡轮基组合动力(TBCC)与火箭的耦合特性分析及匹配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可行的TBCC方案(起飞推重比为1.0),引入合适推力的火箭有助于提升加速爬升段的总效率并降低质量消耗,且对巡航航程有着一定的提升(4%起飞重量推力火箭可增加航程0.97%);对于不可行的TBCC方案(起飞推重比为0.8),引入火箭不仅可实现推进系统方案的收敛,且其巡航航程相比可行的TBCC方案最多可增加7.9%。考虑到TBCC较大的"死重"和较低的单位迎面推力对巡航性能的不利影响,结构质量占比为25%的巡航型飞行器建议采用"13%起飞重量推力火箭辅助起飞推重比为0.7的TBCC "推进系统。相比之下,结构质量占比为55%的加速型飞行器建议采用" 5%起飞重量推力火箭辅助起飞推重比为0.98的TBCC"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6.
根据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对测量与控制的要求,设计了一套用于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数据采集与控制的便携式测控系统.测控系统硬件基于NI(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的USB(universal serial BUS)数据采集与控制设备开发,集测量与控制功能于一体,便携性好,通用性强;软件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采用LabVIEW编程环境开发,人机交互界面友好,通用性强,可扩展性好.该测控系统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多次发动机地面试验,能满足多种类型的火箭发动机试验对测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火箭助推器的伞降回收稳定减速阶段,开展了助推器回收系统各部分受力分析,建立了多体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组和约束方程组;同时搭建了火箭助推器回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模拟了火箭助推器回收系统开始工作直至翼伞开伞前的整个过程。仿真结果表明:稳定伞和减速伞对火箭助推器起到了稳定姿态和减速作用,为翼伞开伞提供了条件;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火箭助推器回收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满足DO-178C规定的需求开发阶段的目标,且在工程上更有效率地进行开发,介绍了在进入软件需求开发阶段前所需要掌握的预备知识以及人员需求;面向需求开发团队给出了一套完整的需求开发方法及每个步骤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分析了需求评审中常见问题,针对问题介绍了一种合理的评审方法,并通过建立工作指导文件的形式规范需求评审过程;最后对双向需求追踪的要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某型号火箭级间分离的相关技术难题、获得最佳的级间分离设计方案,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试验方法:利用爆炸激波管进行火箭级间段的强度考核和级间分离试验。对试验系统、试验件、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等进行了详细论述。试验揭示了级间段内腔非定常压力的变化规律,考核了正式级间段壳体的承压能力,获得了级间分离压力和分离行程曲线等。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传统的地面火箭发动机"三合一"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利用爆炸激波管进行火箭级间段的强度考核和级间分离试验在理论上是合理的,试验结果与"三合一"试验吻合较好,为类似试验提供了一种周期短、成本低、可重复性好的新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10.
火箭基组合推进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9,自引:15,他引:4  
秦飞  吕翔  刘佩进  何国强 《推进技术》2010,31(6):660-665
对国内外火箭基组合推进系统(RBCC)的研究动态和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不同时期火箭基组合推进研究计划的重点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火箭基组合推进系统涉及的多项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论述了火箭基组合推进在两级入轨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系统、临近空间及空天飞行器和单级入轨方面的应用前景,并对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导航与控制》2020,(1):138-138
惯性导航系统作为飞行器的基本导航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平台式和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较好地满足了诸如导弹、火箭等飞行器自主导航的需求。但随着新一代飞行器对高精度、高可靠、智能化等更加严苛的要求,惯性导航系统在应对这些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长航时高精度需求一方面要抑制导航误差的随机漂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补偿系统性误差来实现;长时间热待机需求则对系统稳定性和漂移规律的认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飞行器智能化需求从控制系统总体角度出发在线优化轨迹以获得对惯性导航系统的最佳激励或误差规避。这些应用需求的牵引必将给高精度惯性导航系统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大推力核热火箭发动机的背景要求,论证提出了一种百吨推力闭式循环核热火箭发动机系统方案,完成了系统参数的分析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堆出口推进剂温度显著影响发动机比冲,当反应堆出口温度在2500 K~3000 K范围时,发动机真空比冲为8000 N·s/kg~8800 N·s/kg。在此基础上,针对航天运输主动力火箭方案,对比分析了核热火箭与化学火箭的差异,评估了核热火箭弹道仿真及运载能力,结果表明,核动力火箭由于其高比冲的特性,运载系数远高于传统动力火箭。  相似文献   

13.
火箭射流对RBCC进气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大  李博  黄国平 《推进技术》2010,31(2):153-160
火箭基组合循环(RBCC)推进系统在引射模态时存在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的共同工作,为了分析引射模态时进气道的性能和流场特征,根据RBCC的特点,设计了一种RBCC用二元式进气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飞行高度、马赫数和掺混段反压下火箭射流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火箭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决定了火箭射流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当火箭发动机工作在过膨胀状态时,火箭射流的引射抽吸作用明显提高了推进系统的抗反压能力,但并不改善进气道的起动能力;当火箭发动机工作在欠膨胀状态时,火箭射流的压力扰动会使进气道扩压段产生结尾激波,进气道性能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4.
泵压式固液火箭发动机系统仿真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以高质量分数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泵压式固液火箭发动机的系统仿真和优化设计方法.利用高质量分数过氧化氢易催化分解的特点,建立了采用泵压式输送系统的固液火箭发动机系统仿真模型,并应用遗传算法分别对采用挤压式和泵压式两种输送系统的固液火箭发动机开展优化设计.结果显示:虽然增加了管路系统的复杂性,但在总冲相同时,泵压式固液火箭发动机在质量、体积、比冲等性能上均优于挤压式固液火箭发动机,因此具有更大的工程应用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火箭橇系统是一种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沿地面固定轨道高速飞行的地面试 验设备,在试验过程中,其外界激励复杂,所提供的力学环境条件较为恶劣,因此在试 验前对火箭橇结构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在火箭橇结构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针对某 火箭橇减振结构平台进行动力学分析, 利用ANSYS 的动力响应分析系统对典型火箭橇 减振结构系统进行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瞬态响应分析以及谱分析的仿真分析,并与 实验室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解决火箭橇减振设计中的振动分析问 题,并对结构的减振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系统工程在大型客机运行支持系统研制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骏  彭焕春 《航空学报》2019,40(1):522376-522376
将商用飞机系统思想应用于产品运行支持系统研制过程中,从利益攸关方需要定义、功能分析、需求定义和适航约束限制、系统架构定义、接口定义、设计综合、验证确认到运行评审,完整地分析了产品运行支持系统研制的全过程,并给出产品运行支持系统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模型与定义。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将大型客机产品运行顶层需求分解至产品研制和运行支持系统研制需求中,并且通过过程集成以及技术集成将运行支持系统研制与飞机研制相结合,从而保证大型客机在满足适航型号合格审定(TC)和航空器评审(AEG)要求的同时,能够满足客户实际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需求。  相似文献   

17.
固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靠性设计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但长期以来这些工作主要依靠多个设计人员共同完成。为了实现固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设计自动化,本文首先结合固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设计的工程实际,提出了软件系统的主要功能,然后在总结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可靠性分配、预计、评估等方法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各模块的计算模型,最后采用C++Builder等软件开发工具,开发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可靠性设计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易于操作,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检漏技术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前,必须进行完整性试验。完整性试验包括对推进剂和其它液体系统的泄漏检测。建立一个能实现推进剂泄漏故障自动检测的系统是很必要的。本文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泄漏故障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已用于或可能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检漏的技术进行分类和详细评述,指出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检漏技术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赵培林 《国际航空》2003,(10):26-27
"枭龙"/FC-1飞机采用了国产新型舱盖微爆索破裂系统和第三代TY5B火箭弹射座椅组成的微爆索穿盖弹射救生系统,它大大提高了低空不利姿态下的救生能力.  相似文献   

20.
图片消息     
《国际航空》2010,(1):4-4,6,8,10
<正> "枭龙"战斗机通过设计鉴定评审 2009年1 2月18-20日,FC-1"枭龙"战斗机通过了设计评审鉴定,为其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 2004年,原中航一航根据巴基斯坦的需求启动了小批8架"枭龙"的研制和领先试用,并于2007-2008年如期交付。2009年,中巴双方又签订了42架飞机的批生产合同,目前正在按计划进行生产与交付。"枭龙"总设计师杨伟表示,从巴基斯坦空军的评价和飞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表现可以得出结论,"枭龙"是作战效能优良的第三代战斗机。(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