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研究中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的测量需求以及暂冲式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台架试验中的应用难点,开发了适用于瞬态燃烧场温度测量的单脉冲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反射(CARS)系统及CARS光谱计算和温度反演软件CARSCF。采用USED相位匹配方式来降低湍流影响,结合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来实现CARS光谱降噪处理,提高信噪比。在暂冲式脉冲燃烧风洞上开展了来流马赫数2.6条件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测量试验,获取了超声速来流(冷态)建立、H2点火加热空气、建立超声速燃烧流场直至试验结束过程中的燃烧室出口温度,以及煤油/空气燃烧时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分布。结果显示,超声速冷流时温度处于低温(约205K)状态,随着H2点火加热来流空气,来流温度上升至853K;随着煤油/Air点火,温度急剧上升,稳定燃烧状态下燃烧流场温度为1970K±144K。燃烧室出口截面温度场分布测量结果显示,高温区位于燃烧室出口截面上侧区域,而燃烧室出口截面上中间区域的温度低于上下两侧。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CARS测量结果与火焰自发光成像结果一致,表明单脉冲CARS技术用于瞬态燃烧流场温度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某型高温升全环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改进优化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燃气分析法和热电偶法2种测量方法测量出口温度场。燃气分析法通过2支5点非混合式取样器随旋转机构旋转1 80°,采集燃烧室出口600点样气,测量CO_2和CO_2种组分的体积分数进而计算燃气温度。在油气比0.03状态下,燃气分析法与热电偶法测量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基本一致,在油气比0.037状态下,燃气分析法测到的热点温度达到2285 K,经误差分析得出CO_2和燃料热值的测量偏差对燃气分析法的温度测量影响较大,采用的燃气分析法测温系统总误差在1%以内。研究结果表明:燃气分析法是1种具有较高测试精度、可靠的高温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3.
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综合性能的测试需求,从取样探针、系统管路及附件选型、测控方案等角度设计了一套六点暂冲式燃气取样系统,成功实现了燃气发生器出口2.0 s和发动机燃烧室出口1.4 s取样。分别测量了燃气发生器出口测量截面Ⅰ和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测量截面Ⅱ的O_2、CO、CO_2含量,并采用理论温升法推算燃烧室出口温度约为2 121 K。基于暂冲式燃气取样分析,为评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性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整机环境下折流燃烧室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整机试验的方法,对某型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从低转速到高转速状态下的燃烧室出口温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折流燃烧室在发动机低转速下性能较差,但各项性能参数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上升.在发动机设计点状态下,该折流燃烧室各项指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其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小于0.31,燃烧效率可达98.1%.   相似文献   

5.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温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燃气热点和沿径向的温度分布,会对涡轮导向器叶片和转子叶片的寿命带来明显影响。为探寻某型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针对燃烧室出口与涡轮进口处空间狭窄和结构复杂的特点,设计了结构简单的测温探针,并将Ⅰ导机匣改装成独立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测量试验段,成功地录取了燃烧室200点出口温度场数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TDLAS技术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燃烧流场测量领域的适用性,以自主设计的高温升模型燃烧室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光路正交布网的测量方法,对燃烧室出口的燃气温度进行测量,并利用层析算法实现测量截面的二维分布重建,同时采用固定的温度探针进行测量与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采用TDLAS结合层析重建的方法,基本能获得具有时间分辨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的主要特征,可以区分高温区和低温区,但单线测量和场分布重建精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进一步优化该系统,可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和组分浓度分布测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整机条件下主燃烧室的性能参数测量问题,运用现阶段改装手段和试验设备,提出了1种适合在整机上进行主燃烧室参数测量的方法,得到了主燃烧室进、出口及内外环等位置上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数据。结果表明: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数值呈减小趋势,压力损失呈增大趋势;内、外环腔的压力、温度逐渐升高,但分别小于进口压力、大于进口温度。该方法未对发动机产生不良影响,测量参数基本准确,能够反映主燃烧室在整机条件下的工作状态,可用于完善主燃烧室部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以全环回流燃烧室验件为平台,试验研究了吞水量对燃烧室进口温度、燃烧效率、燃烧室当量温升、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燃烧室出口径向温度分布系数(RTDF)等燃烧室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不同的工作状态,在吞水量为燃烧室进口空气流量5%的范围内,随着燃烧室吞水量的增加,燃烧室进口温度、燃烧效率、总压损失和当量温升均会降低,地面慢车燃烧效率从99.3%下降到97.2%;燃烧出口温度场品质变差,设计点状态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值由0.23升高到0.28;地面慢车燃烧室熄火油气比由0.004 5升高到0.006 5,熄火边界缩小。  相似文献   

9.
双旋流器燃烧室NOx生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进口油气比与温度以及主燃孔布局变化对双旋流模型燃烧室两相燃烧整体流场、出口温度丁以及污染物NOx排放的影响.采用二维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量燃烧室内热态流场,用多点温度耙和取样管测量燃烧室出口温度T与NOx在非结构网格体系下,采用Fluent商业软件对燃烧室三维两相燃烧流场和NOx分布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表明不同油气比、进气温度和主燃孔布局变化对模型燃烧室两相燃烧整体流场、出口温度T与NOx排放都有一定的影响,并随着油气比与进气温度增加,燃烧室出口温度T与NOx排放也相应地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多点喷射扇形燃烧室出口温度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的环形燃烧室试验器的高压试验台上完成了多点喷射燃烧室出口温场试验与调试.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头部燃油喷射点的开关来控制多点喷射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这种控制方式对出口温度分布系数的影响增大,对径向温度分布系数的影响减小.多点喷射燃烧室效率和传统燃烧室效率相当一致,表明多点喷射燃烧室的应用是可行的.试验结果对相关燃烧室的设计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工作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结果。采用修正的k-ε双方程紊流模型计算了燃烧室在慢车、最大、中间、最大热负荷和高空小平飞下的三维流场、温度场和熄火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某型机燃烧室熄火的余气系数α随压力增加有一定的增加,熄火速度亦提高;主燃区温场热区决定出口温场热区,其位置具有一定游动性;从慢车加速至各工作状态,热点指标δa变差,且由余气系数α决定,因此过急地推油门会造成火焰筒某些扇面热点过高,并产生故障。  相似文献   

12.
张均锋  穆丹  卞祥德 《航空动力学报》2013,28(11):2401-2407
通过建立流固耦合传热模型,对不同尺寸冷却通道的主动冷却薄壁燃烧室结构瞬态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主动冷却燃烧室的瞬态温度场分布及其演化.再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燃烧室的热应力和应变,从而揭示了冷却通道几何参数及内部煤油体积流量对燃烧室薄壁结构最高温度和热应力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充分发挥煤油冷却效果前提下,冷却通道距离燃烧室内壁距离越近,所需煤油体积流量越大,而燃烧室结构热应力在10s左右达到最大值,设计时应着重考虑这段时间内的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13.
某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由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利用数学模拟的方法来计算其温度场,预测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对减小燃烧室研制费用,缩短研制周期具有重要意义.采用fluent软件对某型航空发动机环型燃烧室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反应环形燃烧室温度场的特点,对预测环形燃烧室的出口温度分布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微型固体脉冲推力器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祥法  张平 《推进技术》1999,20(6):28-31
对用于飞行姿态控制和弹道修正的微型固体脉冲推力器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动静态有限元分析, 考虑了脉冲推力器的结构设计特点和加工工艺, 模拟其台架静压试验和实际工作的载荷历程。数值分析结果表明, 当静态台架试验内压采用动压峰值时, 计算所得的结构应力、变形及其分布与模拟推力器实际工作过程的动态峰值应力、变形及分布具有较好的比拟性; 燃烧室壳壁沿平行其轴线方向的破裂以及燃烧室与点火器壳体螺纹连接处退刀槽根部的开裂是推力器结构强度的主要破坏形式。计算预示与台架试验出现的相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一维非定常守恒方程出发,用Richtmyer-Lax-Wendroff格式研究了夹膜方式,夹膜位置,破膜压力和破膜延时对激波引射高温燃气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激波风洞组合设备中,用引燃激波管模拟亚燃室开展双燃式煤油超燃研究的方案是可行的,引燃激波管布置的建议方案是;单膜片,膜片位于管子右端出口处,破膜压力尽可能低、破膜延时尽可能小。  相似文献   

16.
带主动冷却的超声速燃烧室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仲峰泉  范学军  俞刚 《推进技术》2009,30(5):513-517,532
介绍了流体、固体传热耦合的一维分析方法,对带主动冷却系统的马赫数2.5超声速燃烧室进行了传热分析。该分析以实验测量的燃烧室壁面静压以及超临界煤油换热特性数据为基础,考虑了燃气的高温离解效应,燃烧特性以及碳氢燃料的高温热物理特性,对不同燃烧状态、冷却条件下的主动冷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燃烧时壁面热流可高达1MW/m2以上,是无燃烧时的2~3倍。当煤油流量较小时(当量比为0.45),冷却后的壁面温度仍偏高,而且冷却壁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随着煤油流量的增加,冷却效果明显提高,冷却壁内温度分布趋于均匀;并且煤油的出口温度也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化学反应模型对煤油超声速燃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步不可逆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同时结合离散液滴模型、概率密度函数紊流燃烧模型的混合分数平衡化学反应模型,对煤油在双模态燃烧室内的燃烧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比较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说明计算所采用的模型是有效的。在给定的计算条件下,与单步不可逆有限速率化学反应模型相比,结合了离散液滴模型的混合分数化学反应模型更能准确地预测煤油在双模态燃烧室内的喷雾燃烧,并且集燃料喷射、混合及火焰稳定为一体的凹槽火焰稳定器增强了燃料的混合和燃烧,使燃烧效率在燃烧室出口达0.880 6。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JP-10高密度燃油在某型弹用涡喷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燃烧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原燃油RP-3燃烧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与RP-3燃烧相同的空气进口质量流量情况下,JP-10在该涡喷发动机内能正常燃烧,且供油时间比之RP-3要增加20%左右。使用JP-10,火焰筒内部高温区范围有所减少,降低了燃烧室结构的热负荷。保证燃油流量相同条件下使用JP-10,火焰筒出口处温度分布系数比采用RP-3的要小。  相似文献   

19.
以一种低内阻光滑通道煤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为应用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燃烧室超声速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流项采用3阶WENO(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格式,湍流模型为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 k-ω模型,煤油(C12H23)/空气反应模型采用单步化学动力学模型.将燃烧室中沿侧壁的壁面静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符合良好,说明该算法适用于煤油超燃燃烧室计算. 研究了燃烧室来流静温、燃料/空气当量比和射流位置对煤油超声速流动与燃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燃烧集中在安装喷嘴一侧的壁面边界层附近,点火位置对当地静温非常敏感.随着来流静温降低、燃料/空气当量比减小和燃烧室扩张角增大,燃烧效率降低,燃烧性能下降,点火位置逐渐向燃烧室出口移动,燃烧放热形成的激波串结构消失.在燃烧室上、下壁面交错布置燃料喷嘴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基于此,初步获得了光滑通道燃烧室内煤油点火燃烧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出口宽高比及旋流角对基于真实排气混合器构型的双涵道S弯喷管内/外流场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圆转方弯曲构型的作用下,波瓣混合器及尾锥诱导产生的流向涡在第二弯通道及等直段内部卷吸着热流冲击S弯喷管壁面形成"热斑".在完全遮挡高温部件准则的约束下,随着出口宽高比的增加,S弯喷管壁面的"热斑"温度先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