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明廉  路精保  冯亚昌 《航空学报》1988,10(12):542-548
 本文介绍了美国航天飞机的概貌,并指出第二代航天飞机的主要特征是水平起降,要实现水平起降,除了要解决动力装置这个关键问题外,必须采用新的控制技术。本文着重分析新控制技术在实现第二代航天飞机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可大大减轻航天飞机的自重。  相似文献   

2.
任新民 《推进技术》1988,9(1):1-11,90
本文是任新民同志1987年9月在航天部推进专业会议上的讲话,主要介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飞机计划、航天飞机Shuttle 2的设想以及美国对研制大运载系统及动力装置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国内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重点介绍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导弹武器、运载火箭、卫星和航天飞机等航天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并对国产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航空航天部十三情报网 8131会议(航天飞机材料应用研讨会)于1988年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召开。有17个单位的24名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交流论文24篇。 会议由航空航天部十三情报网网长703所杨铬本副所长致开幕词。有14篇论文作了大会交流。代表们对世界各国的航天飞机及其运载火箭所用防热材料和结构材料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对国外航天飞机和运载火箭及其所用材料的反复比较,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发展我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前苏联N-1火箭,美国土星系列,航天飞机以及法尔肯9运载火箭动力冗余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N-1火箭四次发射失利以及最终的事故原因,从现役运载火箭可靠性评估结果、运载火箭飞行故障统计结果和运载火箭动力冗余和非冗余可靠性的关系三个方面论证了动力冗余的必要性;提出了变推力方式和发动机贮备方式两种动力冗余方式,并分析了它们对运载火箭整体性能以及各系统的影响,最后梳理出实现动力冗余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朱森元 《推进技术》1987,8(1):51-53
本文提出了以氢为燃料的冲压火箭组合发动机作为航天飞机动力装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调研了国外运载火箭液体发动机推力调节能力,重点介绍了俄罗斯RD-180发动机和美国SSME发动机分别在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中的应用情况,以2500 kN推力量级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为基础级核心动力,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构建了包含四种构型的系列运载火箭,并以系列构型火箭总体性能最优为目的,开展了发动机推力调节能力对运载火箭运载能力、落区调整、减载设计等总体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工作,最后提出了我国2500 kN推力量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推力调节需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航天飞机退役时间的迫近,NASA正在全力发展作为替代方案的新一代航天运载器--载人运载火箭(CLV),并希望缩减研制费用和实现新老系统之间的平稳转换.按照NASA的设想,将用CLV和"载人探测飞船"(CEV)的组合代替过去的航天飞机执行载人航天任务.  相似文献   

9.
先进钎焊技术在航天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惠中 《宇航材料工艺》2000,30(3):11-13,37
简略地介绍了先进钎焊技术在航天器部件,例如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和涡轮转子,人造卫星的钛导管,空发动机喷注器和波导器件,载人飞船的反射器,导管和蜂窝壁板,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喷管和预燃以脑空间站的管路系统等的广泛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王绍卿  林国华 《推进技术》1988,9(1):54-58,93
本文论证了高M_α数亚燃冲压发动机用于航天飞机的可能性。并对用液氢、甲烷、丙烷等作为燃料的冲压发动机特性作了详细的计算分析。讨论了冲压发动机的工作菱形区、发动机特性及各截面的协调关系等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在M_α=2~6及H=0~40km范围内,亚燃冲压发动机能满足航天飞机对动力装置的要求。在一定的条件下,液氢、甲烷和丙烷均可以被选为航天飞机用的冲压发动机的燃料。  相似文献   

11.
张德雄 《推进技术》1987,8(1):43-50
固体火箭助推器是航天飞机动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当今各国在发展航天飞机时所选的通用助推方案.美、日、西欧都已发展了或正在发展航天飞机用的大型固体助推器.本文重点介绍美国航天飞机固体助推器性能及其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世界垂直起降动力装置的演进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垂直起降动力装置发展的概况,阐述了垂直起降动力装置的类型、演进情况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航天贮箱材料及其焊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贮箱材料、材料的焊接性及大型贮箱选材方案的发展。Al-Mg系合金焊接性能较好,但力学性能较低;Al-Cu-Mg-Si合金力学性能较好,但焊接性能较差,贮箱焊接技术较复杂。Al-Cu-Mn合金综合性能较好,近代已用于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的大型贮箱和密封舱体。  相似文献   

14.
新一代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体系架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回顾,简要介绍了长征运载火箭电气系统近年来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国外主流运载火箭的导航系统、总线体制以及冗余设计方案。随后分析了美欧新一代运载火箭在电气系统设计方案上的主要特点,重点对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从总线体制、冗余体制、分布式控制、IMA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这些方面可以看作这一时期火箭电气系统的主要特征;并且对比了中型运载火箭与Ares/SLS火箭在这些方面的区别。最后对我国未来重型运载火箭电气系统的发展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克珩 《推进技术》1989,10(1):35-35
由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动力专业组、中国宇航学会固体推进专业委员会、液体推进专业委员会,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和航天部动力装置情报网(三网)联合召开的“航天与导弹动力装置联合会议,”于1988年10月10日~15日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出席代表174人,会议共收到论文238篇,在会上宣读交流164篇,内容涉及航天飞机,战略、战术导弹用各种动  相似文献   

16.
辅助动力装置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辅助动力装置(APU)是装在飞机上的一套不依赖机外任何能源、自成体系的小型发动机。本文介绍了辅助动力装置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先进辅助动力装置的技术特征,总结了可靠性不断提高、循环参数逐步提高、APU与EPU组合和综合、注重低噪声和低排放的环保要求等发展趋势,对发展辅助动力装置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竹青 《国际航空》2010,(12):37-38
<正> 美国空军考虑在下一代航天飞机的远期方案中,将可重复使用的火箭系统(RBS)组合上面级的轨道飞行器(航天飞机)方案,替代现在一次性使用的火箭系统组合上面级方案。美国航天飞机现在均由一次性的运载火箭垂直发射升空,完成任务后由驾驶员操作返回发射场跑道。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助推系统的一次性使用带来的高发射成本。为此,美国空军一直在考虑由无人驾驶的航天飞机直接从发射场跑道上起飞着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推进技术》1987,8(6):93-96
$】m — —航天飞机动力装置专辑—— 航天飞机动力系统方案探讨…………………………………·。…………………·楼东堡(2) 空气喷气发动机在空间运输系统中的应用………·二……………………………张克勋(9) 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航天技术中的应用…………………………………阮崇智 张德雄(16) 美国航天飞机主发动机(SSME)研制概况………………·,…………………·王克昌(24) 航天飞机轨道机动发动机方案探讨………。……………………………………··丁丰年(29) 航天飞机液体推进剂的选择问题…………·二……………………………………·…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修订了“重返月球计划”,强调采用通用性更好的乘员探索飞行器(CEV)与乘员运载火箭(CLV)。NASA不再为这2种飞行器分别研制上面级火箭发动机,而将采用“阿波罗”时代J-2发动机的衍生型号。此前NASA曾计划采用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作为乘员运载火箭的上面级发动机。  相似文献   

20.
去年全球共进行了 85次航天发射,其中 4次发射失败。在成功的81次发射中有7次载人航天飞行,并将32人次由航天飞机送入低地球轨道执行国际空间站任务。此外,运载火箭的研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