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矩形截面的S形弯曲管道中气流的三元紊流数学分析和对不可压缩情况进行的数字解结果。研究中将三元粘性紊流看作半抛物线形式,通过压力场来考虑气流的椭圆性质影响。在所取的正交曲线坐标下进行数字计算时,能将方程式方便地从S形管道第一弯段的气流转换到第二弯段。因而可使每次迭代从S管道的进口算到出口。本文中应用了两微分方程的紊流模型,即紊流动能与它的耗散率。计算得到的壁面静压分布及出口截面的静压和三向速度分布与实验数据作了比较,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近年发展起来的有限分析方法(Finite Analytic Method)用于曲线坐标系上紊流N-S方程的数值计算。计算了来流雷诺数为2.0×10~5,气流攻角分别为0°,10°,-10°三种情况的二维粘性紊流串列叶栅流场。文中用k—ε紊流模型模化紊流,以壁面函数方法处理近壁区流动参数。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较,吻合程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直升机红外抑制器椭圆截面喷管排气的辐射热流进行数值分析,并预估排气温度分布速度和燃气成分分布对辐射热流的影响。为了正确计算辐射热流,本文采用六热流辐射模型来考虑尾焰对周围环境传热的影响。紊流模型采用修正的双方程k—ε模型。由于喷管出口截面为椭圆形,因此排气为三元自由射流,控制方程为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可采用前进积分求解。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射流-横流干涉所形成的涡在附面层控制中的应用,对垂直射流与横流相干涉的流动,用不可压全三元N-S解,配之以两方程紊流模型作了数值计算。所用方法是基于压力修正原理求解压力扬和使速度满足连续方程的SIMPLE方法。计算是在微机上进行的。得到了流场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等详细数据。与实验结果相比,结果令人满意。所得结果有助于今后分析流场结构和成涡机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数值方法初步研究气流参数(速度、温度、余气系数)对管内紊流火焰扩张的影响。所用的计算模型有两个:一个是修改的EBU模型,假设系数C_(EBU)随来流参数而变化。另外一个是混合长度模型,假设当紊流强度很低时混合长度系数取一固定值,而当紊流强度较大时混合长度系数在一定范围内变化(随来流温度和油气比而变)。 在这个假设下计算结果表明:ⅰ)当来流紊流强度较大时,火焰扩张随来流参数而变,这与文献[2]实验数据基本相符;ⅱ)当来流紊流强度较小时,气流参数对火焰扩张基本无影响,这与文献[1]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6.
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了雷诺平均 Navier-Stoke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了 Osher逆风格式 ,紊流模型采用了两方程模型 ,并对绕 NACA0 0 1 2翼型及双椭球外型的紊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求解紊流流动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非定常数值法研究了钝体燃烧器后的紊流参数分布和能量逆转,并对Boussinesq的雷诺应力模式和双方程k-ε紊流模型提出了改进方案。这样不仅计算出了能量逆转区,而且紊流参数分布也与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8.
、1才 1几︸!了、者专题综述有限元素法在解空气动力学非线性方程中的应用 及其前景关于紊流附面层差分解若干问题横侧向动态飞行品质概述现代直升机的先进技术直升机全机振动分析与控制杨昨生 曹起鹅(1) 谭振华(1)王适存、张晓谷、郭士龙(3) 张令弥(3) 理论与试脸研究侧滑绕流的小扰动渐近展开的内外解衔接法亚音速侧滑薄翼气动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跨音速流动中翼型抖振边界的确定用网格法计算任意平面形状超、亚音速机翼阻力有限基本解法中所用到的不可压涡计算亚音速定常流中偏转付翼时机翼—机身 组合体气动特性的涡格镜象法亚音速风洞三…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了两个不同S形亚音速进气管道模型的实验性能,模型A是一个平面S形扩压器,即其中心线仅在水平面内有偏距。模型B则是一个空间S形扩压器,它的中心线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有相同的偏距。所比较的性能包括沿流程的静压分布,出口截面总压场和旋流特性以及在大迎角下分离区再附点附近气流的功率频谱密度。结果表明,模型B中气流的特性比模型A要差,尤其在大迎角时,空间S形扩压器性能恶化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0.
第二部份:三元亚音速机翼举力面理论的电模拟 在第一部分中,已经阐述了应用电场模拟法解决二元机翼(翼型)的绕流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两种平面形状的平板机翼和一种平面形状的有相对扭转的机翼的实验研究,进一步阐述电场模拟法在解决三元亚音速机翼绕流问题方面的应用。同时为了估价实验数据的精确度,还引证了按举力面理论数值计算的结果与之比较。  相似文献   

11.
边界条件对三维空腔流动振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隐式无分裂方法,数值求解三维非定常雷诺平均的N av ier-S tokes方程,紊流模型采用修正的B-L代数模型。运用此方法,本文数值模拟了三维开式空腔的超声速、跨声速、亚声速流动。研究了空腔口处剪切层的非定常运动现象,着重探讨了入口边界条件对三维空腔流自持性振荡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层流速度型相比,入口条件为紊流速度型和特征边界型得到的结果能够吻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参考文[1]编制了一个火焰扩张角的计算程序,采用数值解计算方法研究气流参数(温度、速度、余气系数和紊流度)对管内火焰扩张的影响。为了考察计算方法和程序的合理性与可靠程度,计算以文[2]的实验为依据。计算结果表明,1.来流紊流度较小时,紊流度对火焰扩张角基本无影响;当来流紊流度较大时,火焰扩张角随来流紊流度增加而加大,这与文[4]的实验基本一致。2.火焰扩张角随来流温度增加、余气系数减小而加大,变化趋势与文[15]基本相符。3.来流速度不太高时,气流速度增加,火焰扩张角也相应减小;但来流速度较大时火焰扩张角不随来流速度变化而变化,这一趋势也与文[4]实验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煤粉锅炉钝体燃烧器中回流流动的数值计算结果。为了简化,把直流式煤粉燃烧器中一次风看作为二元紊流自由射流。在研究楔形物体后回流流动中,本文还提出一种处理楔形物体斜壁面的方法。在本计算中,采用控制容积法离散二元椭圆型微分方程,紊流动能k和紊流动能消耗率ε的紊流模型。为了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本文还用热线风速仪和荧光丝法测定回流区长度,把所得的实验数据与计算值加以比较,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具有典型飞机进气道比例的S形管道在不同攻角下,压力分布和旋流的实验结果。为了减小大攻角下的旋流,研究了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扰流板改变管道内气流的压力分布,二是通过辅助进气门引入自由流空气,向分离流补充能量。结果表明,在低攻角下旋流很弱并呈现为典型的反向旋转对涡二次流动,而在高攻角下则为一个很强的单涡旋转流动。至于反旋流措施,扰流板的效果最好,通过变化其尺寸不仅能改变旋流方向,而且还可完全消除旋流。本文建议用一个旋流系数,SC_(60),来描述名义发动机进口处的旋流。其值对原设计模型在30°攻角时为0.188,而通过辅助进气门引入自由流空气向分离流补充能量后为0.068,当采用一个0.15倍喉道宽度的扰流板时,旋流系数变为-0.039。本研究使S形进气道中旋流的产生、发展和性质得到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吸力比拟原理,结合基本解的数值计算方法,用来计算航天飞机机翼从小迎角到大迎角(a=0°~30°)的亚音速纵向气动特性;而对零升阻力和机身气动特性,则用工程估算方法计算。由于目前的航天飞机,一般为下单翼的复杂外形翼-身组合体,根据文[9]的原理,可忽略翼-身干扰对纵向气动特性的影响。 本文导得可以计及涡效应的任意平面形状边条机翼的亚音速气动特性的计算公式,亦可计算尖梢机翼的展向升力分布。公式中所需的位流系数可采用涡格面元法进行数值计算来获得,压缩性效应则通过位流系数来计及。 本文计算了多种机翼和航天飞机的气动特性。与实验数据比较表明,本方法具有方法简便、计算快速和计算结果具有设计精度的优点,是计算航天飞机亚音速气动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供航天飞机初步设计使用,亦可作为航天飞机气动优化设计系统中的子系统。经过适当推导,本方法可推广应用于亚音速前缘的超音速情况。  相似文献   

16.
燃烧室冷态流场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对环形燃烧室三维冷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偏微分方程法和区域法生成三维贴体网格,紊流模型采用标准k-ε模型和重整化群k-(εRNGk-ε)模型,在非交错网格坐标系中采用SIMPLE算法求解。数值分析两种紊流模型对火焰筒内气流流动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与标准k-ε模型相比,RNGk-ε模型更适用于模拟紊流流动。  相似文献   

17.
区域法数值模拟短突扩压器流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一般曲线坐标下对环形燃烧室突扩压器和其内外环通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紊流特征有用工程上常用的κ-ε双方程模型来描述,使用壁面函数法处理曲线壁面边界,采用非交错网格系统和SIMPLE算法求解各守恒方程。为了计算方便,利用区域法对复杂的流道进行分块处理,计算所得的速度和压力分布较为合理,表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超声速流中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修正的B/L湍流模型以及多块结构化网格求解了二维N-S方程。分别对超声速流和高超声速流中的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进行了数值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进口马赫数为2.96的超声速流。计算结果准确预测了入射斜激波在平直壁面引起湍流附面层分离的流动特征:分离点的反射激波、分离包引起的膨胀扇以及再附点的反射激波。计算的壁面压力分布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计算的分离区长度与实验值比较有一定误差。本文还对进口马赫数为9.22的高超声速流中压缩角引起的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关于气流紊流度对碟形抛物面模型气动力特性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结果。实验是在1.2m×0.8m开口低速风洞中进行的。用更换格栅的方法改变气流的紊流度,通过应变式五分量天平测量了作用在模型上不同俯仰角和偏转角时的阻力、横侧力、俯仰力矩、偏转力矩和倾侧力矩。实验结果表明:气流的紊流度增大会使模型上的气动力和力矩增大,特别是在高紊流度时(ε>10%)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气氢亚燃冲压燃烧室三维流场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模拟气氢冲压模型燃烧室流场。文中采用к-ε模型描述紊流特性,Magnussen的EDC模型估算化学反应速率,六通量辐射模型考虑热辐射对燃烧过程的影响,采用非均匀交错网格系统,控制容积法和混合差分格式,离散控制方程,并应用SIMPLE算法求解。在冷热态流场计算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来流空气和燃料氢各气流参数以及喷氢孔直径,孔数和孔间距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温升效率以及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